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时间:2022-08-06 11:19:42

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选取本科60例颅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间歇气压治疗。结果 气压治疗可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 间歇气压治疗是一种物理性、非侵入性治疗方式,简单方便,而且患者感觉舒适,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间歇气压治疗;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因病情所致需要长期卧床,而且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因而极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气压治疗是一种序贯地从踝、小腿、大腿加压的装置,通过气压治疗可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和凝血因子对血管内膜的粘附,从而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外科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间歇气压治疗,无一例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颅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6.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叩背。患者卧床期间下肢抬高15~30°,且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1]。给予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及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同时注意抗凝药物的应用剂量、方法及效果,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于清醒患者可多与其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

1.2.2 试验组 给予对照组护理方法以外,采取间歇气压治疗,一般2次/d,每次每侧肢体30 min。

2 评价方法

每日观察患者下肢颜色、温度以及有无肿胀、疼痛,同时测量双侧小腿、足踝周径,如发现患者肢体周径>正常3 cm时即应行静脉彩超,了解下肢静脉血流及有无血栓产生。

3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双下肢周径比较结果见表1。

4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是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为0.8%[2]。气压治疗(SCD EXPRESS压力系统: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其主要是运用环状间歇压力,通过套筒气囊的反复膨胀和收缩作用,对肢体的远端脚踝部到小腿、大腿根部进行均匀有次序的挤压,达到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及肢体水肿的作用。气压治疗适用于深静脉血栓症及肺部栓塞的预防,但对于腿部存在皮炎、坏疽、静脉结扎或刚做完皮肤移植手术者以及腿部有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大范围水肿或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的肺部水肿、腿部严重畸形等患者应禁止使用,存在下肢血栓时绝对禁用[3]。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腿部压力为45 mm Hg,在缠绕腿套时应将裤子整理平整,由下肢足踝开始包绕,自下向上,松紧以容纳一示指为宜,粘扣放在腿侧面,将套内与关节处对应的空隙留好,利于加压充气。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及颜色,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并且缩短治疗时间,以免回心血量剧增,心脏负荷过重而导致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4]。

5 小结

间歇气压治疗是一种物理性、非侵入性治疗方式,长期卧床患者通过间歇气压治疗,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该治疗患者感觉舒适,无不良反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黎华珍.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0-41.

[2] 王金杏,刘学敏.抗血栓压力泵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与探讨,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27.

[3] 段伟生,田树文,张胞生等.低分子肝素结合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高龄患者髋周围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125-126.

[4] 徐媛媛,赵梅珍.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现代临床护理.2010,9(9):34-35.

上一篇:婴儿急性化脓性关节头骨骺骨髓炎手术治疗的护... 下一篇:关于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