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秘密“书城”(上)

时间:2022-08-06 08:00:45

清统治者上承汉唐以来王室收藏典籍的传统,广征天下藏书。既有广泛征集,更有专项搜采,多是配合书籍编纂而展开的。至乾隆朝,清宫大内、皇家园囿、行宫等处的藏书已呈星罗棋布之势。凡是皇帝处理政务、日常起居、读书休闲等处,太子、后妃的活动场所,以及修书各馆等,都是图书文献的收藏之所。盛期的藏书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涵盖了当时各个知识门类,还有各式各样的版本,在清帝典学、图书编纂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皇史

皇史座落在北京南池子大街,明嘉靖十五年(1563)建成,距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占地八千四百六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平方米。它集中了历代藏书保护的多种功能,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清皇家藏书处。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正殿外景

正殿全部用砖石垒砌,无一钉一木,是谓“石室”,可防火。大殿顶部覆以黄琉璃瓦,檐下深柱斗拱,油饰彩画,视如木结构。大殿墙厚六尺多,设券门五座,东西山墙各有一窗,门窗均为整块汉白玉制成。整座建筑坐于1.42米高的石基上,四周以汉白玉雕栏环护,殿前有宽阔的丹陛,可曝晾书籍。

皇史“金匮”

殿内地面筑有石台,台上还摆放外包铜皮鎏金雕龙的樟木柜,即所谓“金匮”。收贮《实录》、《圣训》和《玉牒》。柜体硕大沉重,开启时樟香四溢。

皇史正殿内景

殿内东西宽十二丈七尺七寸(42.5米),南北进深三丈二尺六寸五分(10.8米),穹顶为石砌拱形。殿内冬暖夏凉,温差变化小;东西辟窗可使空气对流,潮气可以及时排出;高台可防地下湿气侵蚀;樟木柜可防虫蠹。

皇史排架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内府写绘本

明代的皇史贮历朝《实录》、《宝训》和《永乐大典》副本。清沿明制,将《实录》、《圣训》、《玉牒》等重要文献奉为“致治之权舆,万年之鸿宝”,敬谨遵藏。图中显示“金匮”内各书摆放的情形。

皇史藏大、小《玉牒》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宗人府纂 清内府抄本

大本纵90厘米 横51厘米

小本纵48厘米 横31厘米

《玉牒》是皇帝家族之谱册。唐代已有,沿及明清。清代每十年续修一次。以帝系为统,长幼有序。生者朱书,逝者墨书。宗室记于黄册,觉罗记于红册,并各有满、汉文本。男女分记,各记有宗支、房次、封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婚嫁时间、配偶姓氏等。

大红绫本汉文《清实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实录馆臣纂 清内府朱丝栏写本

《清实录》是清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太祖至穆宗十朝《实录》从未刻印,只缮写满、汉文本各五部,蒙文抄本各四部。按装潢和开本,五部汉文本包括小黄绫本一部、大红绫本二部、小红绫本二部,分藏于内阁实录库、皇史、盛京皇宫和乾清宫。

天禄琳琅

“天禄琳琅”是清廷著名的善本藏室,位于乾清宫之东的昭仁殿,清乾隆九年初建。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昭仁殿“天禄琳琅”藏书延遭焚毁。次年重建。

昭仁殿内景

乾隆帝依汉代宫中藏书天禄阁故事之意,亲题匾额“天禄琳琅”悬于殿内。此处收藏的宋、元、明善本,装帧、玺印划一。

《昭仁殿陈设档案》

清内务府编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内府抄本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二十卷/(清)彭元瑞等编

清嘉庆三年(1798)

内府朱丝栏精抄本

版框纵20.7厘米 横13.6.厘米

收录火灾后重汇的“天禄琳琅”藏书,计有宋、辽、金、元、明五朝善本六百五十九部,较《前编》为富。内有宋版书二百四十一部,乾隆皇帝曾为其中的七部撰写了御题诗。

“天禄琳琅”藏书:《春秋诸传会通》

二十四卷/(元)李廉辑

元至正十一年(1351)

虞氏明复斋刻本

版框纵20厘米 横13.6.厘米

《春秋》诸传各本,以此本为最精,世传极少。书中辑宋代春秋学诸名家传注,以按语列出作者本人的见解,以供世人参考。各册前后钤有乾隆诸玺。此书曾一度为临清徐氏所有,后回归宫中。

“天禄琳琅”藏书:《通鉴总类》

二十卷/(宋)沈枢辑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

吴郡庠刻本

版框纵25.1厘米 横17.9.厘米

是书取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事迹,仿《册府元龟》之例,内容分为二百七十一门,各以事迹标题,略依时代为序,间采司马光议论附之。此书的南宋刻本今已不传,此本曾经康熙朝大臣揆叙收藏,后进献宫中,各册钤乾隆诸玺,是流传有序的罕见善本。

战国时期韩“亳百涅”

“亳百涅”大型锐角布,通长71 毫米,肩宽42 毫米,重17 克;体大厚重,品相锈色甚佳,早年出土于河南新郑一带。战国时期韩铸币,属大型锐角布,俗称异形布、有耳布。

其面文“亳”,古地名,地望有南、北、西三处。南亳在今河南商丘东南,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北,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根据锐角布多为韩铸币来判断,此乃战国时属韩地的西亳所铸。

据史料载:韩在战国七雄中是个弱小的国家,其疆域甚为狭小,且夹在秦、魏、楚三大强国之间。韩哀侯三年(前375 年),韩灭郑后将国都由阳翟(今河南禹县)迁于郑(今河南新郑)。韩昭侯八年(前351 年)任用郑国人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国内以治”(《史记・韩世家》)。申不害采取一系列改革,使韩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政局安定,国势大增,商品经济亦随之得到发展。

前337 年,申不害卒。同年秦惠文王初立,六国中只有楚、韩、赵派使臣去朝贺;次年,“天子贺。行钱”(《史记・六国年表》);两年后,秦惠文王年满二十,行冠礼,遂发兵拔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打开通往中原门户。韩昭侯死后,形势发生变化;其子宣惠王立,没过几年,始改称君号为王,但韩国势日衰,每况愈下。前319 年,秦又来攻取韩地鄢(今河南鄢陵西北)。韩无力单独抗衡强秦,遂于次年联合赵、魏、燕、齐及匈奴共同伐秦;结果在修鱼(今河南获嘉东南)一战,秦虏韩将申差,打败韩太子、赵公子渴率领的军队,斩首八万余众,五国联军大败而归。

前293 年,韩王使公孙喜会同西周、魏兵马一道攻秦,秦名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败联军,斩首二十余万,俘虏主帅公孙喜,连拔五城。此后,韩元气大伤,没两年又相继失去宛(今河南南阳)城等重地。韩桓惠王十一年(前262 年),秦白起攻韩,取野王(今河南沁阳),韩迫于无奈,献上党郡求和。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连年不断丢城失地。

“亳”又有释“皋”者,皋即成皋,古邑名,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春秋时为郑国之虎牢,战国时属韩地,其地形险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前249 年,秦派大将蒙骜伐韩夺其地。前230 年,秦虏韩王安,尽并其地,设颖川郡;韩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战国时期,韩铸行货币的城邑较多,其货币形态主要表现在平首方足布方面,从币文地名上看,许多重要的城邑都有铸造,如宜阳、屯留、阳城、尹阳、宅阳等。除此外,韩铸币中尚有平首锐角布存在;其共同点亦为平首、平肩、方足,只是布首两端各有一突出锐角,故名。锐角布又分为大小两种,形制上也存有小差异,小型布为尖裆,常见者有公、垂两种;近有学者认为此是魏、卫铸币。其“公”字布正背两侧有从首至足的竖线,币文“公”字上部两条竖折犹如竖线至首,背面中间有一条竖线至裆。“垂”字布正面两侧无竖线,背面中间无竖线,惟两侧有从首至足的竖线。大型布为平裆,品种则有百涅、卢氏百涅、洮百涅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亳百涅;除“亳百涅”外,其正面均有一条从首及裆的竖线,背面两侧和中间各有竖线至足裆。韩铸币形态的多样化体现,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还是比较繁荣。

方足布中有同文“涅”字存在,此为古地名,涅水经此,地望在今山西武乡,战国时先韩后赵。“百涅”旧释“涅金”,或为“金涅”。对于“金”字,有学者根据币文意义与出土器物及古玺印文字改释为“百”字,与魏铸币“梁新百当”、“梁正币百当”中的“百”字义同;“涅”字在此不作地名,作转化之义解。

今又有学者释其为“百”者,读为“百盈”,《集韵》:“,通流也”。其布文用之,取货币流通之义。

战国时期赵“三孔布”

战国时期赵铸币,三孔布是由圆首圆肩圆足布发展演化而来,因其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之为“三孔布”,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古泉名珍之一。对于三孔布的铸造国别,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主要有赵铸、中山铸、秦铸三说;根据其出土区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证,目前泉界大多倾向于赵铸说较确。

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除存世罕见外,主要是采用“朱(铢)两制”纪重。三孔布分大小二等币值,大者一两,小者十二朱(铢)。据出土报道资料载:1983 年,在山西朔县北旺庄露天煤矿工地八号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枚“宋子”小型三孔布,其背文“十二朱”,首部有数字“一”;通长55 毫米,重6.8 克。宋子:古邑名,战国时为赵地,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从现存文献资料上看,这枚宋子三孔布,是目前唯一有准确考古出土记载的实物,其意义重大,弥足珍贵。

留存至今的出土“三孔布”中,有一枚“武阳”三孔布,通长74 毫米,腰宽35 毫米,重15.5 克。属于大型布,为老生坑传世品,早年出土于河北石家庄地区。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圆形穿孔不太规范;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稍有溢铜存在,铸造尚属精美。其通体留有硬绿老锈,局部有少许白碱锈,剔后可见结晶红斑。面文“武阳”两字上下书写,“阳”字左右两边分距较大,与“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势;背首穿孔上铸有数字“十五”,背文“一两”字体稍倾斜。

据不完全统计,三孔布自清季始入谱录以来,目前发现的大概有三十余种;实物除博物馆藏品外,大多流散海外,现今每有新出土或新品种面世,定会引起轰动。2001 年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邮政明信片《金泉钱币博物馆藏珍》一套10 枚,“武阳”大型三孔布编号为2001 秦yzp0118(10-1),曾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众多泉家关注。

据史料载,赵惠文王在位时,国力尚强,与各国诸侯时而结盟,时而争战,称雄一时。前265 年,赵惠文王卒,传位于太子丹,是为赵孝成王,以平原君赵胜为相。是时,秦因五年前与韩相攻时,赵派大将赵奢击秦,败秦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县)。秦见赵王新立,太后主事,遂伐赵,拔三城。赵求救于齐国,齐必以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出兵。龙(触)说赵太后之典故,讲的就是此时故事。

前262 年,秦攻取韩战略要地野王(今河南沁阳),韩纳上党郡于秦,郡守冯亭不愿降秦,欲将十七座城邑归赵。时平阳君赵豹分析利弊后,认为受之不妥;赵孝成王听信平原君赵胜等人“此大利,不可失也”(《史记・赵世家》)之说,发兵取上党;后来导致“长平之战”发生,秦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随后,秦进兵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携毛遂至楚请救;及魏公子无忌使如姬盗兵符、杀晋鄙夺兵权,乃解邯郸之围。至此,赵国力大衰,每况愈下。前248 年,秦遣大将蒙骜攻赵,连拔榆次(今山西榆次北)等三十七城,初置太原郡。

在先秦货币中,三孔布币文之地名多为赵地,故殆为赵铸币。从“ 武阳”三孔布地名上考究,见著于史料的有: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 年),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其地。”(《史记・赵世家》)《集解》徐广曰:“故秦将降赵也。”按:郑安平原为魏国人,助范睢入秦,秦昭襄王任用范睢为相。前259 年,郑安平被范睢推荐为将军,在攻打赵都邯郸时被围,结果率二万人降赵,被封为武阳君,死后其封地被收回。如是说无误,武阳君郑安平的封地似应为赵地。

据《史记・赵世家》载:孝成王“十九年(前247 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从史料上看,武阳古邑,原属燕国领地,为燕下都,分东西两城,规模相当宏大;燕昭王曾在此设“黄金台”招徕天下贤士。是时,赵孝成王与燕交换土地后,武阳归属赵国,其地望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另外两地葛(今河北高阳县西北)与平舒(今山西广灵县西北),均同时入赵境内,今分属冀晋两省。《正义》引《括地志》:“故葛城又名西河城,在瀛洲高阳县西北五十里。”“平舒故城在蔚州灵丘县北九十三里也。” 这枚面文为“武阳”古地名的大型三孔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孤品,其学术价值极高,对于佐证史料、研讨三孔布铸期以及考究衡制演变和地理位置变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是品“武阳”三孔布自早年首次出现后,一度辗转于坊间,历经多位泉家之手,最后归入金泉馆藏。在此之前,曾被人以此作范模翻铸过数枚仿品流于世,故遇有与此形制、文字、纪数乃至缺陷位置完全相同者当审慎之。

上一篇:苗绣:把苗家绣在锦上 下一篇:浅析纪录片类型及其摄影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