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数码单反相机新趋势

时间:2022-08-06 07:33:28

入门数码单反相机新趋势

在几年之前,如果你想拍摄数码照片,那么答案非常简单,专业人士会建议你去购买一部“价格昂贵”的数码相机。今天的情况显然不同往昔,数码相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数码相机产品极大丰富、产品线也分得越来越细,而得益于价格的不断下滑,数码单反已取代消费相机成为市场的新热点,数码相机厂商纷纷加强在入门单反领域产品的攻势,新技术快速引入,产品的更新换代也颇为活跃。在今年1月31日拉斯维加斯召开的PMA2008大展(2008年度美国国际影像器材展览会)中,我们就看到大量新产品的出现,在此我们将对2008年度入门级数码单反产品的关键技术特点作全面的介绍。

入门数码单反相机的简要发展

第一款入门级数码单反当属佳能在2003午8月份推出的EOS 300D,它的出台将数码单反拉下了神坛,并直接威胁到高端消费相机的地位――与消费相机相比,即便是入门级的数码单反也能够提供更优秀的成像品质,而且数码单反的使用方式也更为灵活,能够获得与专业单反类似的拍摄体验,比消费机型具有更高的实用性,许多消费相机用户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单反领域。鉴于EOS 300D不俗的销售业绩,佳能在后来相继带来350D、400D等后续型号,而在今年2月则推出最新的EOS 450D。

当佳能在入门级数码单反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作为其死对头的尼康也迅速作出响应,并在2003年底和2005初年先后推出D70、D70S两款产品,而在2006年,尼康一口气推出D40、D50和D80三个不同档次的产品,对入门单反市场作了进一步地细分。索尼公司在收购美能达后,也在2006年推出α100踏足入门单反市场,尽管α100未能在市场上对佳能和尼康构成有效威胁,但索尼在数码单反市场积累了经验,而凭借在CCD影像感光器件和影像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索尼目前已经成为单反市场中的强势力量。除此之外,奥林巴斯、松下、宾得、三星等厂商也在2004-2006年间推出自己的数码单反产品,这些产品也大多定位于入门级市场,加入这一场数码单反大战。

进入2008年后,入门级数码单反市场开始新一轮的升级狂潮。佳能EOS 450D,索尼一口气带来α200、α300和α350三款重量级新品,尼康也推出了小幅度升级的D60,加上宾得的K200D,入门单反市场开始新一轮的角逐。在这些新品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一些常规指标的提升,而且也看到不少原来只在中高端机型中出现的技术被纷纷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入门数码单反产品对于消费用户的吸引力。

感光器件挺进千万像素

千万像素感光器件是新一代入门单反的标准特征,事实上,千万像素已成为起步的标准,佳能EOS 450D拥有1220万像素的CMOS,索尼α200和α300同为1020万像素,但α350则拥有1450万像素,成为入门单反的新标杆!但像素的多寡并不能说明感光器件的素质如何,感光器件自身所属的技术体系、感光器件尺寸以及影像处理器都会影响成像品质,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感光器件在技术上的差异。

EOS 450D采用1220万像素的CMOS感光器件,感光器件为APS-C画幅,尺寸为22.2×14.8 mm。不难看出,相比上一代产品,450D的感光器件尺寸并没有变化,但是像素提升了许多――尽管像素数提升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画质,但它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更好满足大尺寸照片冲印的要求。另外,该款CMOS实现了ISO100-1600的感光度设定和优异的动态范围,可以令暗部和高光部分细节更为出色。从理论上讲,CMOS感光器件具有低成本的优点,它比CCD更容易制造,良品率也更好控制,但CMOS感光器件较难控制噪点,也就是画面输出的纯净度比不上CCD――但这些理论都已经过时,佳能在CMOS领域投入大量的精力,并成功地克服了CMOS感光器件噪点抑制较难的不足,从而获得与CCD相当的影像品质。我们可以看到,佳能的全部数码单反产品均采用CMOS感光器件,无论是低端的450D、中端的30D还是面向顶级市场的EOS 5D均是如此。在影像处理器方面,佳能的DIGIC芯片升级到第三代,它采用14位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可以高速、高质量地处理数据,高位数转换可使得数字图像最大限度保持原貌,同时DIGIC Ⅲ在后期优化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譬如可以减少暗光线下的色彩错误和噪点。

与佳能不同,其他的单反厂商都采用CCD感光器件。作为CCD感光器件的发明者,索尼在该领域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绝大多数数码相机厂商都在核心器件方面受制于索尼。索尼新推出的α200和α300机型采用的都是APS-C画幅的CCD感光器件,不过它的尺寸为23.6×15.8mm,略大于佳能EOS 450D所采用的CMOSt同时像素数为1020万个,在理论上说,CCD感光器件和较大的尺寸有利于降低噪点,输出更为纯净的画面,但数码单反的素质并不仅决定于这一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直接通过感光器件的对比就得出产品优劣的决定。索尼的CCD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EXVIEW HAD”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之前无法利用到的近红外线信息也转换为影像资料,使得可见光的范围扩充到红外线光谱,让CCD的感光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即便在黑暗的环境下,也可以得到高亮度的画面输出;其次,索尼的CCD均采用四色滤光技术来取代传统的RGB三原色滤光――四色滤光标准规则被称为RGBE,相对RGB而言,全新的E被索尼认为是一种亮蓝色标准,这里的E就是英文祖母绿单词Emeraid的缩写(看上去应是青绿色)。索尼认为这种四色滤光技术将更接近于人眼自然色彩识别标准,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色彩还原。在实际使用中,四色CCD表现出色,它也成为今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与四色CCD配合,索尼在α200和α300上配备了改进型Bionz影像处理器,该处理器通过优化分组电路来对每张图像进行高效率的降噪处理,以输出更为纯净的画面。

除了索尼的α200和α300外,尼康和宾得的产品也采用这块CCD,但各家厂商都采用自行设计的影像处理器,加上镜头的区别,这就导致输出效果的明显差异。整体来说,影像感光器件虽然是数码单反的核心器件,但它无法单独决定画面的品质,对于用户而言,单纯比较感光器件的尺寸或像素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事实上你可以认为它们并不存在本质性的区别。

成为2008年入门单反像素桂冠的当属索尼α350,α350与α300采用相同的机身和影像处理器,但它的CCD感光器件拥有高达1420万像素,创下入门单反新纪录,对于很多入门用户来说,高像素数拥有非常直接的吸引力,索尼在入门市场的强势对于佳能、尼康等传统大厂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尼康的入门单反一直都不具备除尘功能,不过新近推出的D60终结了此项历史。D60采用气流防尘和感光器件除尘双重措施,前者可将反光镜盒中的空气导向底座附近的小管中,令灰尘远离影像感应器;而后者则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振动来降低感应器附近的积尘――与奥林巴斯首创的超声波除尘技术不同,尼康D60的抖动除尘并非开机时就自动清洁,而是定期自动激活或由拍摄人员手动激活,另外它只是通过感光器件抖动来除尘,实际效果如伺还未经实践的检验。

索尼在2006年推出的a100单反中也带来了除尘系统,现行的α200、α300和α350等入门新品都延续了这一体系。索尼的防尘方案与尼康类似,都是拥有防尘和除尘两个手段,不过具体实现完全不同。防尘方面,索尼首先在CCD前增加了一层低通滤镜,又在低通滤镜前面添加了一块非常坚硬的铟锡氧化物,最后在铟锡氧化物表面还有抗静电涂层。如此严密的保护使得灰尘沾染CCD的几率大幅度降低。其次,索尼利用原先柯美机身防抖技术中CCD可移动的特点,开发出CCD高频振动的除尘技术――每当开关机或处于除尘模式下,我们就可以感觉到机身内在进行除尘工作。

LiveView实时LCD取景蔚然成风

数码单反一直都采用传统的光学取景方式,拍摄人员通过取景器直接观察外部图像进行取景,而消费相机则普遍采用LCD取景,用户在拍摄时不需将眼睛靠近取景窗口,而只要观察LCD屏幕即可――屏幕所显示的画面便是感光器件所能捕获的画面。LCD取景方便且易于使用,而光学取景对于使用要求较高,基本没有多大的随意性,且在低位置或特殊角度拍摄时,取景的难度极大(比如低角度拍摄时,人要趴在地上)。遗憾的是,受到数码单反特殊结构的先天限制,要同时做到光学取景和LCD实时取景的难度极大,业界一度认为数码单反拥有LED实时取景功能是不可实现的事情。

奥林巴斯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在2006年初,奥林巴斯推出一款型号为E-330的入门级数码单反,首度将LCD实时取景带入现实。E-330机身拥有两块感光器件,其中750万像素的“Live MOS器件”负责影像的捕获(Live MOS是一种集CMOS的低功耗和CCD的高感光率两者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感光元件,由奥林巴斯和美国CYPRESS公司合作开发),另一枚较小的CCD器件专门用于LCD取景。在拍摄模式下,由镜头传入的光线首先抵达Live MOS,然后经过内部多次折反射由取景CCD接收,该枚CCD就将捕获的画面实时传递到LCD屏幕上显示。E-330成功地实现了LCD实时取景,加上它的LCD屏为可翻转设计,非常适合用于低角度的拍摄。

LCD实时取景技术推出之后,佳能、尼康等传统单反大厂也未能迅速跟进,虽然高端机型后来也引入该技术,但入门机型迟迟未能配备LCD取景功能。佳能直到最近推出的EOS 450D机型才支持LCD取景,它的实现方式也是借助两枚感光器件。索尼的α300和α350同样通过两枚CCD来获得LCD取景功能,不过索尼的两款新品在进行LCD取景和自动对焦时无需升降反光板,有效消除了电子取景状态下的对焦延迟,真正实现LCD取景与光学取景的同步。与奥林巴斯的E-330类似,索尼α300和α350均采用可翻转LCD设计,利于低角度的取景;佳能EOS 450D则为固定的LCD显示屏,尼康新推出的D60干脆就不支持LCD实时取景,成为2008年新款入门单反家族中规格最寒碜的产品。

总结

新技术的引入让入门级数码单反变得越来越强大,来自高端单反的功能也不断引入,入门单反市场则持续进行着细分化,许多消费用户都将购机或换机的首选锁定在价格合适的入门级数码单反,这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光就功能上来看,我们会发现入门数码单反与高端单反的差别越来越小,不过两者在拍摄品质上的区别依然非常明显――高端单反往往配备素质更高的镜头,而镜头的优劣对于成像品质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价格高出数千元的中端单反与入门单反使用的是相同的感光器件,但它们的拍摄品质却有鲜明的差异,其中很大程度的因素就是镜头差异。当然,佳能EOS 5D、尼康D3之类的专业产品拥有全画幅的感光器件和奢侈的镜头,拍摄品质远非入门级单反可以比拟。但对绝大多数消费用户而言,入门数码单反已经可以提供足够优越的成像品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们也将越来越受欢迎。

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许多新用户也会感到一些困惑――与消费相机不同,数码单反具有镜头的负累,基本上你只要选择一个牌子,那么以后就无更换其他牌子的可能(除非你打算扔掉已有的镜头),在这些品牌中,佳能产品以真实的色彩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著称,尼康的产品则拥有锐利的成像以及同样优越的色彩,但它的配置相对寒碜。作为新来者的索尼则在产品规格和售价方面非常慷慨,目前已上市的α200成像品质优良,市场销售极为火爆,同样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对象。除此之外,奥林巴斯、宾得、松下、三星等品牌的产品也都各具特色,用户或许只能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决定,多参考网络和杂志上的专业评测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上一篇:BitLocker使用揭秘 下一篇:智能电网/电表芯片成创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