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语言描写

时间:2022-08-06 06:26:47

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语言描写

摘要:《水浒传》是一步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一百单八将,其中至少四十人写的有血有肉,读来令人回味悠长。而表现人物最主要的方式是语言描写。我认为语言运用最好的就是林冲这个人物。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那里的有关林冲的语言描写就是代表。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人老实,心地善良,可是又不失为英雄豪杰的形象。

关键词:水浒传;语言;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09-02

小说的开头就写到林冲正在闲走,碰见了在东京时曾搭救过的一个酒店小伙计李小二。当李小二问他如何到这里时,林冲便指着脸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不想今日见到你。”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林冲并没有恶了太尉,若说恶了高太尉的原因,只是因为林冲的妻子张氏长得太漂亮。而且高俅为了能够让他的儿子高衙内得到张氏,可以说一计又一计的陷害林冲。先是买刀给林冲,接着让林冲持刀误入白虎节堂,又将其发配沧州,一路受到公人董超和薛霸的折磨。野猪林里,二位公差又要杀死林冲,可是林冲却一路忍下。在鲁智深要杀死董超和薛霸时,林冲还说都是高太尉的指使。可见林冲心地善良,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儒家思想“一日三省吾身”,凡事看自己做得是否合情合理,做得是否能够尽人意,凡事要与人为善。这和林冲的思想有关,在林冲的思想当中,就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国家需要时,便要效命疆场,凭自己的真本领博得功名,将来好弄得“封妻荫子”。林冲这种性格的形成,也与林冲的生活有关。林冲当时做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一个中级军官,家中妻子美丽贤惠,家境虽不富有,但也算殷实。故而才能使之满足这种生活。因此凡事忍隐,又不与他人争强好胜。在他心目中“忍”字心头一把刀,只要忍过去,就能风平浪静。

当我们谈《水浒传》时,读林冲这一人物时,作为读者的我们都感到林冲窝囊。一个连普通人都忍受不了的,可林冲却忍受了,为何不起来反抗,空有一身武艺,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得上一个男人吗?而这也是施耐庵先生在这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设计的高明之处。先把一个好人上梁山的经历写出来,激起人们的气愤,从而突出一个“逼"字。从而后文写其他梁山好汉时,尽管他们有些人也是滥杀无辜,他们有些人也危害百姓,可是读者能够理解并谅解他们,这都与小说的情节,即林冲的遭遇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连林冲这样的好人都被逼上梁山,而那些滥杀无辜,危害百姓的人,也是被社会逼迫所致。

林冲不仅凡事都从自身考虑,而且林冲也总是为别人考虑。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李小二邀请林冲到家时,林冲还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们夫妻”。可是李小二并不在意,还说:“谁不知恩人的大名?休恁地说,但只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后林冲见李小二两个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小说到此,林冲的性格已趋完美。

我们可见林冲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是一个天真的人,是一个严于律己,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的人。但是林冲毕竟是一个英雄,所以当被逼太甚无路可走时,他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当他听到陆谦和富安到沧州时,便勃然大怒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叫他骨肉为泥。”于是到街头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大街小巷团团寻了三五日。不见消息也自心慢了下来。由此可见,此时林冲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出现了,这个现象的出现,使林冲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但也不难看出林冲冲动过后便趋平静,其本来面目并没有完全改变。小说到此似乎峰回路转,人们都暗暗为林冲庆幸时,一件意外的事又降到林冲的头上,让林冲接管一个好差事,看管草料场。但此时的林冲已不是原来那个天真的,对未来充满无穷幻想的林冲。虽然他还是逆来顺受,但听到这件事时,林冲只说了一句“小人便去”,但和李小二谈话时便流露出忧虑与不解。林冲对店小二道:“却不害我,到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林冲由一个天真的对未来抱有幻想的,对官府充满信任,认为人世间,好人居多,而坏人居少,官府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坏,凡人都能感化的林冲已变成对官府官吏有了怀疑的态度,有了一定认识的人。所以林冲常常带着狐疑上路,接管草料场。林冲的这种狐疑标志着林冲的思想走向了成熟。

尽管林冲带着狐疑而来,但是其本性依然未变。当他看到草料场的老军住的小屋,四下里崩坏,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时,林冲便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反映出林冲无论做什么,都尽职尽责,凡事都有个长远打算。也说明林冲随遇而安,不图富贵,只图平安,只等流放期一过或高太尉良心发现,他便可回东京与家人团聚,去过自己的温馨生活,由此可见林冲的天真。当他回来看到房屋已被大雪压塌,他首先想到的是火。所以伸手,摸到火已灭,才放心的找出一条被子,离开草料场。

到了神庙,林冲的衣服已经湿了五分,他脱了衣服把被扯来盖了下半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的吃,就将怀中的牛肉下酒。此时虽然林冲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但读到此处,我想读者就有不忍卒读之感,然读者的同情心已升至到了极限。我想每个读者都会认为其窝囊。而小说中的林冲这时也没有了埋怨和愤怒,只有忍耐。小说到此已将林冲的善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等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感受,即这样的好人被逼到如此境地,北宋王朝的官贪吏虐可见一斑。小说就是通过这种描写的方式用主人公林冲的语言来激起读者的共鸣。即便后来梁山泊中的李逵在江州狂杀滥砍,接父亲时无菜下酒,吃李鬼的肉,也能让读者理解。因为有林冲这样的好人作为小说的开篇部分,使读者都有一种感受:对待坏人怎么都不过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结尾部分,也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当林冲看到外边火起,拿起花枪准备救火时,却听得外边有人说话,林冲便没有急着往外冲,而是伏在门边偷听。当他听到差拨、陆虞侯、富安的谈话后,终于将心中的怒火激起,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一句“泼贼哪里去?”将林冲的反抗性格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却有这种感觉,当人过于激动时往往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一两句呐喊,而林冲恰恰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当他将陆谦放倒在地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接着林冲又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为友,今日倒来害我,怎不事,且吃我一刀。”当他回头看时,差拨已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拽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地歹毒,且吃我一刀”。最后将陆谦、富安、差拨三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来都摆在供桌上。小说到此,对林冲的性格刻画已经完成。林冲虽然是一个武夫,可他却从不口吐脏字。在以前的那些章节中还没有像这样破口大骂,可是到了结尾,林冲的两句“泼贼”,却将林冲的所有怒气都表现了出来,也写出了林冲虽然软弱、忍耐、甚至有些迂腐,可是他毕竟是一个英雄,将这样一个好人变成了杀人犯,变成了一个与北宋王朝为敌的,造反英雄,都是由当时的社会逼迫所致。从而让读者对北宋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总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林冲的语言并不多,总共才有十几句话。但却深刻表现出林冲的性格与为人。让读者读后觉得林冲确实是一个老实厚道、不善言辞而只知实干的好人。可就这样一个好人却被“逼“上梁山,走上了造反之路。作者这样使用语言,更能激起读者对林冲的同情,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让我们每位读者不能不钦佩施耐庵用语之妙、设计之巧。

上一篇:融合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现代景观设计 下一篇:群众文化不等于山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