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时间:2022-08-06 04:49:40

鸦片战争后,伴随的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也在不断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从地主阶级到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也由“学造器物到仿形制度再到研究思想解放”这样一个过程不断深入。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一个过程。本文以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为线索,立足于近几年的考点,精选例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开眼看世界

例1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 《海国图志》详细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政制和风土人情,作者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A选项中“主要”一词不妥,《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材料中的“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外来词汇反映出《海国图志》对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已有涉及,故B选项正确。C选项提出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与魏源的身份不符,故排除。D选项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基础的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故D选项错误。

答案 B

点拨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高考中是常见题型,考查同学们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题目中出现的信息是以前学习过程中未曾见过的,需要经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有时材料中的信息和大家已有的知识储备相联系,需要结合所学,再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在解答时,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联系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对材料的来源出处和作者进行分析,得出材料对所反映史实的态度。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例2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洋务企业”,以及图片中生产的武器可以知道“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虽“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是和外国的技术还存在差距。由此可知①正确,②错误。洋务派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付诸实践,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③正确。但是,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之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经营方式上依然是封建官办的,仅仅局限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学习近代的企业管理制度。故洋务企业的性质不是资本主义的,所以不能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诞生,④错误。因而本题选A项。

答案 A

点拨 本题的题干既包括文字型的史料,又包括图片资料,所提及的“金陵机器制造局”不在书本上所学的洋务派近代军用工业的举例当中。但是,大家通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这是清政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的表现。在解题时,也可以首先肯定组合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选项是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然后通过排除法,将错误选项剔除,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例3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 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

请回答:

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解析 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反映出了早期维新派对洋务派仅学习西方技术的批判与发展。本题中的第二小问相对简单,考查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识记。然后根据这一思想,从材料中找出相应表述是“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和早期维新派全面学习西方的技术与制度相比,洋务派坚持中国的“纲常政教”是比较传统的。而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也具有中西并存和顺应时展潮流的特征。

答案 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点拨 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历史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也作了一些修订,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把“获取和解读信息”放到了第一条,加强了对“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的考查力度。同时,对“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本题为例,同学们在解答时要联系课本中所学有关中体西用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知道两者的差别,并全面、准确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到表格中相关的语句并圈划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语句进行再加工,运用书面化的语言合理作答。

例4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

点拨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及结果的理解。一种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现象或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另外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解答时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并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归因。

1. 19世纪40年代,魏源等人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初步认识,以为是( )

A.军事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滞后

C.政治腐败 D.思想观念陈旧

2.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3. 王韬在《|园文录外编》中记载“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对该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C.主张全面借鉴明治维新

D.反映甲午战前国人观念

4.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5. 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 )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圣人之纲常不可攻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 ACDBC

上一篇:山东农民造变形金刚,废旧汽车成摇钱树 下一篇:哲学引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