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时间:2022-08-06 04:00:37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摘要: 本文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经验同国家规范要求,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分区节能供水;管井地漏;空调冷凝水管;塑料排水检查井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建设,给排水工程如何满足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已被人们所关注,下面简要探讨下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

一、分区节能供水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涌进城市,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为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楼层都建得很高,在城市的总用水量中,居住建筑用水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节水节能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在满足用水安全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设计中的环保节能问题。

2、由于需要利用压力有限的市政给水管网,一般建筑底层都作为供水低区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但对于100米以内高层建筑的中区和高区给水系统分区选择,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思路的讨论。一是中区和高区各采用一组变频调速泵供水,分区内再采用减压阀局部调压,二是将水一次加压至屋顶水箱,水重力自流入各分区给水管道后再用减压阀局部调压(以下为行文方便,简称“高位水箱分区自流”)。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如今,在国家节能政策的普及下,变频调速泵分区供水的节能效果有目共睹,已经成为目前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的主流。

但在《建筑给水排水规范》GB50015-2003(2009修订版)条文说明3.3.6中提出“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优先采用加压至屋顶水箱(或分区水箱),再自流分区减压供水的方式,也可采用一组调速泵供水”。这引发了对“高位水箱分区自流”给水方式的再次思考。

3、“高位水箱分区自流”给水方式存在下列优点:

(1)、工程造价较小,运行费用较低,这一点与设置一套以上变频水泵相比最为突出,高区给水只需设置一套;

(2)、供水压力稳定变化小,运行时可根据建筑用水高峰和低谷水量变化合理选择给水泵流量,管理方便。高位水箱有一定的调节容积,可以选择在用水低谷时进水,缓解城市用水高峰时的供需矛盾。当市政给水管网停水时,高位水箱还能供给一段时间的用水,可减少停水对住户造成的影响,供水的可靠性较高。

(3)、水箱没有噪音污染,屋顶水箱供水对环境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而水泵运行时振动,并有噪音干扰,对隔振设备有一定要求,同时水泵的振动不仅对工作环境和人身健康有影响,而且对建筑结构、设备仪表的正常工作造成危害。

4、自然,这种给水系统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给水上行下给,先加压后又减压,造成能量的浪费;其次,给水干管减压阀减压值或减压比较大,一旦减压阀失灵对阀后用水存在隐患,管道有严重超压的危险;再次,屋顶生活水池(箱)存在水质污染的威胁。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水池或水箱本身的材料要求较高,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常常需要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玻璃钢才能达到卫生要求。此外,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因为防护网等封闭措施不严造成水质污染。

(2)、水在水池或水箱中停留时间过长。水在水箱中贮存超过24h后余氯为零,水质会严重恶化,为此,在单设水池(箱)的同时,还要考虑在水池中补充加氯或其他消毒方法。

二、管井地漏

目前高层住宅建筑中,生活、消防给水干管以及系统分区减压阀往往都集中安装在管道井。在封闭的公共楼梯间,管道和阀门漏水和检修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还需要试水)。在没有设置排水设施的情况下,一旦管道破损或者阀门失效,漏出的水没有得到及时排出,造成住户、电梯被淹,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给物业维护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在管井面积、投资预算能够允许的情况下,在管井设置地漏及排水立管,预留事故排水,保证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三、塑料排水检查井的应用

1、塑料排水检查井的特性简介

塑料排水检查井以高分子树脂为原料一次注塑成型, 分为污(废 )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污水井一般设有流槽 ,便于污物排放顺畅;雨水井一般设有供泥砂沉淀的沉泥室 ,以方便后期的清理和维护。检查井结构包括防护盖,内盖,井筒井座。内盖置于井筒顶部 ,对于污水井 ,可防止废气外逸 ,确保环境不受污染。防护盖架设在道路上 ,防护盖与内盖之间保留一定空间 ,确保检查井不受路面压力。井筒连接于塑料检查井井座之上 ,可根据井盖高度进行调整。井座内部管顶连接处有光滑的弧面 ,便于清通工具疏通。

2、塑料检查井与传统砖砌检查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材料、能源,绿色环保,占地面积小。住宅小区内所采用的塑料检查井井径常用规格为315~450 mm, 井盖相应较小,而传统砖砌检查井受制作方法局限,井径均在 700 mm以上。塑料检查井主要以高分子树脂为加工原料,可替代烧制砖块所需的粘土。同时由于井体壁薄和材料密度小,材料质量远小于传统检查井。可见,使用塑料检查井可大幅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小占地面积。

(2)、管道水力条件、密封性好。塑料检查井承载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性强;井内壁光滑流畅 ,污物不易滞留 ,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雨污排放率是传统检查井的 1~3倍。组件采用整体预制成型,在管道进出口与井口的密封上性能好,有效防止臭气外逸和接口处渗漏;避免了传统检查井中污水向地下渗漏以及雨水渗入污水管道造成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减小了排污对环境的影响。

(3)、施工时间短,便于维护:塑料检查井的一体成型化制作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搬运安装方便,不需保养期;塑料检查井可全天施工,不受气候条件等影响,缩短了施工周期,在空间狭小的地方,塑料检查井因体积小等优点更便于安置。塑料检查井的转角连接处均采用光滑圆弧连接,可利用专用的机械工具疏通,不需要人工进入井内清掏,节省维修管理费用。

3、塑料检查井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利条件。

(1)、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塑料排水管道有两个类型:一个是内径系列的,一个是外径系列的。对应的检查井生产厂家也以这两个方向对应来制作模具。外径系列比较利于检查井的大面积推广,因为外径尺寸统一,检查井模具比较有固定数值,利于规模生产。

(2)、内径系列的检查井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就是管材的外径尺寸不统一,而检查井的尺寸是一定的,不会随着不同厂家的尺寸随时调整。不同厂家生产的内径系列管道外径不一致,还存在波形、波距差别很大等问题,而管道厂家所带的胶圈都是特制的,不一定能刚好满足与检查井承口之间的间隙密封的要求。使得塑料检查井与管道连接时出现不少困难 ,为此需要要求生产厂家订制各种规格的转换接头 ,不仅能与 PVC 管配套、还可适合FRPP、HDPE等管材连接。

(3)、塑料检查井与建筑排出管连接时不如砖砌检查井灵活。传统检查井当遇到建筑排出管道较多,标高较复杂的情况时,可通过适当加大井径,调整接管标高来满足管道接入的施工要求。而塑料检查井每个井座所能接入的排出管根数有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查井的数量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相关技术也在日益更新。工程技术措施变革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的保障居民工作和生活基本需求。工程设计中能否及时、合理应用新技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和居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只有在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的同时,总结工程中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上一篇:桩锚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注意事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