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红字》中海斯特的反抗精神

时间:2022-08-06 03:31:40

摘要:《红字》是一部有关反叛女性――海斯特的小说。《红字》通过对女主人公海斯特悲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十七世纪美国清教社会中妇女的处境,展现了海斯特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流露的反抗精神。

关键词:《红字》;海斯特;反叛思想;反抗精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198-02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在作品中,霍桑集中了创作个性与经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红字》成为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红字》以十七世纪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述了清教的残酷和它对故事中女主人公人性的扼杀。小说创造性地演绎了当时社会对海斯特的压迫,但海斯特并没有屈服,她没有屈服于压抑人性的宗教道德,而是以种种勇敢的行为向愚昧的传统挑战,证明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她是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争取真正美好爱情的勇敢典型。

一、《红字》中的海斯特

对海斯特而言,最主要的罪人是罗杰・奇林沃斯,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和他结婚了,但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海斯特・白兰是不合理婚姻的牺牲品,实质上她是社会的牺牲品。她从未从阴沉畸形的奇林沃斯那里得到过爱情,奇林沃斯知道她跟他结婚会害了她,但他并不内疚。在婚姻生活期间,奇林沃斯几乎全身心投入在他的学习中,而对生活没有半点激情。在奇林沃斯近两年音信全无的情况下,海斯特・白兰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早已不在人世。不幸的婚姻加上两年中丈夫奇林沃斯毫无音讯,海斯特才开始与丁梅斯代尔相爱。尽管海斯特成长于清教社会,被灌输着清教法规及其信仰,尽管她清楚地知道通奸罪会受什么样的惩罚,海斯特还是有勇气去触犯这严厉的清教法规,她真诚地爱着丁梅斯代尔,不顾基督教道德原则的束缚,勇敢地打破她和奇林沃斯之间的婚姻关系。然而她却被冠以通奸罪公开受审,成为罪恶深重的人,她不得不在公众面前接受羞辱并终生佩带红字,她的处境是令人同情的。

二、海斯特的反抗思想和行为

海斯特反叛精神的个性通过她的几个生活方式显现出来:面对困境的勇气,发自内心的执着的爱,她的自立意识及母性的特质。海斯特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她敢于反抗清教教规打破社会习俗束缚追求爱情和自由人性的肯定。

(一)海斯特对基督教道德的反抗

殖民地时期的社会在严酷的教权统治下,宗教与法律几乎等同,支配着人思想的不是个人的独立判断,而是教权。教权代替了人们的思考,代替了人们的判断。清教徒力图使社会宗教化,在《红字》中,我们始终会感受到这种来自宗教压力的阴郁之气,也更直观地看到海斯特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怀疑与不满,反抗腐朽的清教统治进行顽强的抗争。

海丝特不以宗教道德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她没有将自己的罪过看成是罪大恶极,她坦然面对严厉惩罚。她的罪过是对宗教教条和社会传统的反抗,同时也显示了她大胆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世俗的法律不是她心灵上的法律”,蔑视教规的海斯特表现出顽强的反叛精神,大胆地面对来自于社会和教会的羞辱和迫害。

她对基督教道德的反抗表现在她对待自己罪行象征红字和珠儿的态度上。尽管海丝特接受惩罚胸前佩带红字,但她并未将红字看作仅是羞辱的象征。当她从狱中迈步到观众面前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她不但没有在“灾难的云雾中黯然失色”,反而闪现出非常美丽的光。她的脸上现出高傲的微笑,她的目光是从容不迫的,她身上的服装是十分华美的,就连那象征耻辱的红字都绣得异常的精美、妙不可言、熠熠生辉。她用那绝妙的技艺绣出这个字母“A”,她的字母被精巧的镶边和迷人的金线环绕,她通过美化字母来否定它的社会意义,因此,海斯特将她的遭遇以及惩罚转变为自我定义的优雅。海斯特之所以精心地绣出字母“A”,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所爱的人――阿瑟・丁梅斯代尔的名字中有这个字母。她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证明了她对阿瑟・丁梅斯代尔深沉的爱。红字“A”是海斯特绣制的工艺品,借此表达了她的反叛精神。

如同红字一样,小珠儿也是海斯特罪恶的象征,但也是她的无价之宝。为了争取作为一个母亲的权利,当贝灵汉的官员间接地表明如果她要保护这个小孩子将会进一步证明她的叛逆性,可是她拒绝抛弃珍珠。当统治者的魔爪伸向她的女儿小珠儿时,海斯特・白兰不顾一切地公开反抗,据理力争,终于没有使母女分离。作者为海斯特对小珠儿狂野的天性感到焦虑,同时也使她对自己的罪恶进行反思。为了这个让她受尽苦头的孩子,她情愿放弃一切。她会费尽心思地为小珠儿做出奢华的袍服,将她打扮得更加活泼动人。海斯特通过她对自己胸口红字和小珠儿的态度表现了她对基督教道德的反抗。

(二)海斯特积极的生活态度

海斯特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面对现实。她从监禁中被释放出来之后,并没有出走以逃避自己的罪恶,相反她却在远离镇上的一间小茅屋中住了下来。她能坚强地克服冷酷的环境,以精美的针线活使她和珠儿得以生存下去。海斯特用她自己的行为表明了她反抗清教社会压制的坚定决心。尽管她们生活得很艰苦,海斯特将很多的积蓄都用在救济他人上面。她会给穷人送去食物和衣服,在别人遇到灾难时她会第一个提供帮助;在瘟疫流行时,她更是像一位天使将温暖舒适带给他人。她的善行将她的“通奸”标志转变成了 “天使”。 日复一日这种偏见也已被转化,海斯特成功地改变了社区的思想体系。海斯特通过她的品行去改变字母“A”的含义,从而反抗清教社会。

(三)海斯特乐观、自由的思考

海斯特乐观、勇敢、能够自由思考,海斯特可以用自由的精神思考自己的生活。当她为自己和所爱的人做出选择时,她都听从于内心的声音。海斯特相信她爱丁梅斯代尔的直觉,她脑海中的道德观使她拒绝承认她与丁梅斯代尔的相遇是罪孽,也使她能够勇敢地追随自己独特的本性去保卫她所爱的人,去抵制世俗的谴责。

海斯特思考的问题是普通妇女所无法企及的,而且她不以社会准则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她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她居住在城镇的边缘靠近森林的地方,在这个人类文明和法律触及不到的平静环境中,她能自由地思考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海丝特重新审视一切事物,通过自由思考的方式她创造出自己全新的生活方式。她采取了一种思想自由的态度去思考全人类的女性,她心里时常会涌现出一个沉重的问题――就连女性中最幸福的人,她的生活果真是有意义的吗?海斯特心中有令男性统治者恐慌的设想:“首先,整个社会制度要彻底并予以重建。其次,男人的本性,或者说由于世代的习惯而变得像是本性的东西,应该从本质上加以改变,然后妇女才可能取得似是公平合理的地位。最后,即使排除掉一切其他困难,妇女也必须先进行一番自身的更有利的变化,才能享有这些初步改革的成果。”海斯特的反抗精神充分地呈现了出来,作为女权主义的先行者她所想的不是她自己的命运而是所有妇女的命运。

三、结语

在霍桑的笔下,海斯特是一位既有女性特有的天性和气质,又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与腐朽的清教统治进行顽强的抗争,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表现出令人赞叹的勇敢和坚强。她通过自己不懈的斗争,更赢得了经济上、思想上和肉体上的自由,成为众多女性的典范。她的反抗人生给广大女性,尤其是不幸女性以很多启示。她告诉女性应该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如何赢得自身应该享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霍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李秀艳.《红字》的一种解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 黄盛.霍桑的女性主义思想在《红字》中的体现[J].电影文学,2008,(24).

Analysis of the Hester's spirit of resistance in the Scarlet Letter

LI Ye-xia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college,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 “The Scarlet Letter” is about a rebellious female - heist novel. “The Scarlet Letter” by the tragic life of the heroine Hester description, reproduction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the situation of women in Puritan society, displaying the heist with the fate of the struggle in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are revealed.

Key words: Scarlet Letter; Hester; rebelled idea and spirit of resistance

上一篇: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汉语汉字的韵与日语假名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