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接过“当家”接力棒

时间:2022-08-06 02:50:42

男性接过“当家”接力棒

在物质较为贫乏的年代,如何节流是每个“当家人”最需要费心的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开销,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就几十元、几百元,有些生活用品还需要凭票购买,一家人如何省吃俭用度过每个月,是当家人最头疼的问题。每一餐花费几斤米面、几两肉票,是20世纪70年代当家人的主要功课。

细细记下家中每天的开销账,自己家中率先拥有“自行车、缝纫机和电视机”这三大件,年底小有节余还能买点国库券,是20世纪80年代“优秀当家人”的典型评价标准。

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市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每家每户日常的生活用度已经基本不用发愁,每个月能节余下上千元、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今,丈夫要去买个数码产品,妻子要去做个美容,已经基本不需要“报批再审核通过”,“房子、汽车和保险”成了家庭“新三大件”。

“当家”,这个数千年前就已经存在的名词,已经悄然从简单的记流水账、把握家庭开支,慢慢演变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

时至今日,“当家”的含义有了变化,对“当家好手”的要求也逐渐有了变化。

传统上,女性当家的比例较高,因为中国人都认为女性心思细腻,而且仿佛天生有一种量入为出的本领,通常善于安排家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管理模式长期成为一种主流。但是,女性优柔寡断的天性,却让她们在家庭大的投资决断中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她们对于国家大趋势的不敏感也容易让她们错失一些投资机会。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放开,债券、股票、基金、人民币理财、外汇理财、黄金、收藏等投资品种、理财手段丰富多样,这对当家人的投资理财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乎,大量男性纷纷接过“当家”这根接力棒,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掌管家庭理财大权。他们可能对宏观经济更加容易把握,对经济、金融知识更容易接受并善于钻研,在投资理财上他们往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自《理财周刊》 图/游飞扬)

上一篇: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大剂量丙种蛋白治疗的效果... 下一篇:29年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