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对岗位培训应用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8-06 01:56:02

“双元制”对岗位培训应用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在岗位培训方面,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先进的职业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德国推行的是“双元制”的培训模式,采取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形式,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共同完成岗前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对于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的培训模式,以岗位要求为目标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

一、“双元制”的由来及背景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化培训教育是德国教育的“第二支柱”,享有良好的声誉,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因此,他们的技术工人的素质高,技能水平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力先机。

(一)“双元制”的含义

所谓“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工商协会负责质量监控的一种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它的最大特点是,整个职业教育学习过程是在企业(3天在企业实习)和职业学校(2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条线上交叉进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中的实践密切结合,各级州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工商协会对整过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评估,企业实习由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在德国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学生在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由企业作为义务来完成,企业接受培训要签订合同,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培训方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双元制”的背景

德国“双元制”是国家立法的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均把职业岗位培训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习;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等等,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培训机制健全、完善,使整个培训体系得以顺利的开展。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

(三)实施“双元制”的特点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精髓是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监督部门依据法律对学校、企业进行考核监督,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学校和企业。可以说,“双元制”职业培训教育,往前渗透到基础教育,往后延伸到继续教育。整个终生教育体系中,明显看出职业培训教育贯穿始终,从而达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从中“双元制”培训方式的以下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1、联邦法律规定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将企业的培训责任纳入法律条款,企业提供给学生实习位置并不是无偿的,联邦政府有相关减免税等政策。

2、职业教育法对职业培训教育的规定非常细,职业培训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是由政府提出,由培训学校各专业推荐教学计划。比如,什么职业学什么,怎么考试,学习时间,对专业教师的要求等。

3、培训由企业和培训学校两个承担者负责。学生大部分的学习不在学校里,而是在企业中,受培训者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

二、现阶段岗位培训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技工荒”的情况,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随着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大学的连年扩招,年轻劳动力投入市场步伐放慢。为应对“技工荒”问题,国家加大了对职业培训教育的力度。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就业人员77480万万人,其中,600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81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900万农村劳动者参加了技能培训。有1337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1132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上年增长14%。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38.1万人,比上年增长19%。这些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技工荒”问题。但从我国近几年持续出现技工荒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市场技工紧缺情况并未见明显好转,原因如下:

首先,缺乏合适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近年来,技工总体上待遇仍然偏低。虽然薪水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缺乏社会保障;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基本上无法参与企业决策;企业对技工技能比较看重,但又缺乏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激励制度。

其次,技工岗位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培训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往往是为培训而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发展因素,未能很好地与员工的本身需求相结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而是社会上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乏针对性。技工岗位培训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再次,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结构上不合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训。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技工培训质量。如培训监督、评估管理不科学,大多数培训机构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缺乏有效评估监督,缺少合格的职业培训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因此,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我国目前的技工紧缺状况。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技工紧缺状况仍将持续存在。

三、“双元制”对现阶段岗位培训的适应性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差。一方面,企业缺乏各类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种“两难”的窘境,源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教育理念以及岗位培训体系。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并改革现行培训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德两国的国情不同,但是“双元制”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以下几点可以说明“双元制”,在我国也同样有可再生的土壤。

(一)市场竞争环境多元化的需求

现代企业扁平的组织架构特点更是要求企业内的个人及团体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不断变化的职业要求而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能满足特定岗位现在的要求,也能不断自我提高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要求。这种能力需通过有组织的指导和相应的培训学习过程来培养。这种过程不能单只是通过学科体系的教学完成,而是在结合就业能力的前提下,强调培训的实践应用性。这恰是“双元制”的培训模式能做到的。

(二)职业培训教育及教育环境的变化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培训教育自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IT行业,其职业标准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对学员有较高的要求,为双元制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其次,社会专业水准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对学校远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职业实践经验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双元制被认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条途径,因为双元制一方面将实践纳入到职业岗位培训的学习当中,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使学校的教育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效果。

(三)培训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共同的呼声

对于学校来说,通过提供“双元制”学习模式,可赢得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从而增加学校的竞争力。对企业而言,通过参加“双元制”课程的合作,可获得量身定做的员工,这些员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及更清楚的学习目标,可在企业的生产与研发间起到桥梁作用。

(四)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迫切渴求

“双元制”培训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包括:学习期间可在其选择的企业里获得大量的实践与企业经验;熟悉企业结构、工作方式与流程;关键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期间有稳定的收入,经济上可不再依赖父母;学习结束后就业有保障,学习与就业过渡平稳等。通过实践,学生可准确了解知识的相关性及局限性,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

四、现阶段实施“双元制”培训模式的思考

“双元制”中,大中专院校密切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践培训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训练,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技术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职业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组合课程模块,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训练以智力技能为主,以模仿性的操作技能为辅。建立新的考评体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以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理论学习实践训练有效的技能培养,构筑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

(一)建立“双师型”培训教育队伍

只有建设一支集业务、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既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又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水平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在引进中要突出“应用技能”这一重点,要注重从企业、生产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骨干。另一方面要选派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脱产外出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在职或业余学习,以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和改善师资的结构。

(二)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社会需求原则、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实践培训,提高实践教学的知识、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因材施教,追求实效。

(三)加大培训场地和教学条件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地方和各级培训院校都要加强对培训场地的建设,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接收一些社会企业来参与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来弥补培训场地和条件不足的现状。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将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企业要将岗位培训机制,纳入目标管理,为职工创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生产技术技能的良好环境。通过强化岗位培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实现“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

(五)政府加大协调强化校企合作

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必须共同努力,构建积极的氛围和制度环境。学校需强化市场意识,主动到市场寻找合作者;企业必须了解教育,成为与学校的自觉合作者;政府则要加大参与和协调的力度,着力优化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推进校企合作,关键在于出台、建立鼓励和规范企业参与的措施和制度。应加快立法进程,把对企业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要求写进法律文件,利用法律约束力提高企业、学校开展合作的自觉性。要建立行业与学校合作办教的协调统筹机构,组织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设计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标准,设计课程、建立评价体系等,制定和实施相关奖励政策,对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校企合作项目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士相互兼职,并对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在专业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方面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可见,政府的协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侯志军.德国高等教育的奠基石――职业教育[M].高教观察,2007(1).

2、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2009-01-13.

3、熊火金.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就业训练中心)

上一篇:从金融危机反思企业社会责任 下一篇: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