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的影响及建议分析

时间:2022-08-06 01:03:17

“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的影响及建议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梳理“双自由人”规则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剖析了“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利弊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双自由人” 排球运动 影响 建议分析

一、“双自由人”规则具体内容演变历程分析

(一)“自由人”规则首次出台

1.“自由人”规则的出台背景

由于国际排联考虑到世界排坛,尤其是在男排比赛中,各队进攻水平远远强于防守能力,导致比赛中来回球次数少,可看度不够,使排球运动无法得到广泛地普及。“自由人”规则出台的目的即是为了提高各球队的防守能力,增加排球比赛中防守反击的次数,以及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和对抗程度。于是,国际排联在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首次尝试施行“自由人”规则方案,而此规则试行后的良好效果也得到国际排联的认可,并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国际排球比赛中正式执行。毋庸置疑,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自由人”规则的实行使比赛更加精彩,从排球技战术的角度来看,“自由人”规则的实行保持了比赛双方攻防水平的相对平衡,保证了比赛双方技战术水平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自由人”规则的作用

国际比赛中,自由人往往担当着接发球的职责。由于在排球比赛中,一攻得分往往多于防守后再次进攻得分,并且防守次数越多,再次进攻得分的成功率也越低。因此,自由人接发球的的好坏对一攻的成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进而关系到比赛的输赢。而在后排防守上,自由人可以弥补其他队员地面防守和小球串联的劣势,有利于全队整个防守体系的坚固和完整性。所以说,自由人的合理使用,对一支队伍的一传、防守甚为关键,其作用也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

(二)1.2“双自由人”规则首次出台

随着排球运动朝着越发激烈的方向发展,进攻技术能力的突破和发展往往先于防守能力,攻守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也日趋突出,因此,“双自由人”规则于2009年1月1日孕育而生。所谓“双自由人”即一个球队中,队员人数从12人扩充至14人,其中两人为自由人身份,但这两名自由人不得同时上场。同一场比赛中,第一自由人只能被替换一次,并且一旦被第二自由人替下,就不能再次出场。若第二自由人,在比赛中发生了伤病或其他等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完成比赛,第一自由人也不能返回赛场。

(三)“双自由人”新规则再次出台

2009年,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第一版“双自由人”规则被试用,但由于过多的限制条件,使得双自由人不能同时上场,且除非在主力出现重大伤病情况下更换一次。而这也无形中“浪费”了一名后排替补队员,因此多支球队经过权衡考量,并未选用新规则。

这一现象在反馈后受到国际排联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规则修改工作,第二版本的新设想随即出台,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主要内容为: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可以任意轮替,不过两次更换间隔务必通过完整的比赛过程。场上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只能由被他/她替下场的队员或第二后排自由防守队员替换,而该位置的队员可以替换任何一名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也就是说这三者之间任何两者间的替换都是合法的,两名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之间也可以替换,无须任何理由(如果有两名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话)。

“双自由人”新规则的再次出台,不仅使每支球队中的自由人增加到2名,而且允许两人之间可以自由替换,使得“双自由人”能够更“自由”。

二、 “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的影响

(一)“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员的有利影响

事实上,“双自由人”新规则是把排球比赛中的一传、防守重担转移到这两名自由人身上。这两名自由人既要分工也要协作,既要明确自己管辖的防守区域,也要协调全队的接球、防守战术,不能只是全队的接发球机器,更要是全队防守反击的发起人和协助者。

所以说,这对自由防守队员的一传、防守甚至传球能力要求甚高。这就使得优秀的自由人必须具备卓越的专项爆发力,快速的反应、启动和移动能力,优良的协调性和灵敏性,适应全队攻防转换的调整能力,与另一名自由人分工、合作的互助能力,以及能承受国内、外大赛压力的心理能力等。

并且,自由人也和其他位置上的队员一样,状态有起有伏,所以新规则的出台给予了教练员和队员更多的机动性,允许球队在同一场次中交替使用状态更好的自由人,使得球队可以通过自由人更替来改观场上防守局面。

另外,由于“双自由人”新规则的推出,两名自由防守队员只需注重接发球和防守,缓解了其他队员的接发球和防守重担。而进攻队员只需全身心投入于进攻和拦网,这就更加凸显了排球运动员的专向职能,使得场上前、后排队员的职责更加清晰,使得每个位置的队员更加容易展现其专向才能。

(二)“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运动的不利影响

1.表面上这一规定可以稳固及弥补后排防守的不足,实质上减少了排球技战术的使用。因为自由人只参与一传和防守,如果两名自由人替换主攻或副攻在后排,就使得后排队员没人能进行进攻,而只有前排2或3名队员参与进攻,容易被对手判断出进攻点,并且容易被有效拦防。

2.“双自由人”新规则只是增添“每队允许报名的两名自由人都将有机会在比赛中进行相互替换”这一条规定,还是不允许两个自由人同时在场上比赛,再加上自由人一般是全队状态最稳定的一名球员,在比赛中突然受伤或状态起伏不定的情况极少发生,这就意味着“双自由人”规则的制定本身就没有实质意义。

另外,现代排球崇尚前后排相互掩护进攻,且后排进攻的效率和次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大多数欧美球队得分的主要进攻点,因此,世界各队都不愿意把一个宝贵的参赛名额“浪费”在第二名自由人身上,更不愿牺牲掉一个主要得分点。

3.“双自由人”规则不仅不利于后排战术的制度和实施,并且还阻碍了运动员排球技术的全面发展。因为如果有2名自由人参与一传和防守,那么进攻队员的主要作用就是扣球和拦网了,这样越来越多的进攻队员在平时训练中只练习扣球和拦网技术,完全丢弃了一传和防守技术,与当今排球崇尚“运动员攻守平衡”的目标不一致,限制了排球运动的开展。

三、针对“双自由人”新规则弊端的建议分析

其实,早在“双自由人”新规则出台之前,不少球队已经有效运用“双自由人”打法,不同的是,主教练要求一名自由人身穿与其他6名上场队员不同颜色的常规装束,另外一名自由人则身穿与其他队员相统一的服装,并在比赛过程中,替换后排一名高大运动员上场,承担一传、防守职责的重任。如此,两名自由人一个在亮处,一个在暗处坚守后排阵地,共同维护本队的防守体系。

例如,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参赛的俄罗斯队队员人高马大,其首发的七人除了二传和自由人,其他五人的身高均不低于1米90,为了弥补自身地面球的缺陷,该队除了主力自由人14号卡贝绍娃,随队还有一名可以胜任自由人的防守型球员身高1米76的18号斯塔罗杜波娃。比赛中,她本不队时换下后排队员,与卡贝绍娃并肩作战保障本队的防守系统。

因此,这种隐形“双自由人”战术更能提高比赛的技艺性。这种战术可以使教练根据对手进攻或防守的好坏,灵活的制定的技战术。当对手进攻能力不强,发球攻击力也一般的情况下,可以不替换第二自由人上场,使后排队员留在赛场上准备进行后排进攻,丰富了本队的技战术。当对手攻击及发球能力特别突出时,就可以派第二自由人上场,保障后排一传和防守体系稳固,使得前排队员顺利进攻。

参考文献:

[1]任一春,黄依柱.试析2009―2012年排球规则新动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1).

[2]宣启明.2009年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排球竞赛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0(04).

[3]王宁梅,赵晓丹.从规则修改谈“双自由人”规则对世界排坛的影响[J].才智.2009(07).

[4]张.浅谈自由人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作用及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9).

[5]孙静.“双自由人”新规则对排球比赛和训练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6]袁国伟.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自由人”运用的比较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上一篇:论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体育对经济\娱乐\人的发展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