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时间:2022-08-06 12:12:10

塑造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者是人,城市的核心是人,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不仅在物质形体层面上有意义,而且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上同样具有意义。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特别是20世纪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经验,结合长沙市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创造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广场;历史文脉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国内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在国外城市研究中,开放性、市民参与是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特征。国内学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同济大学的余琪城市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文化的趋向指导下提出了具有新内涵的“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概念,文章指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地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1]。学者赵秀敏、葛坚在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公众参与要转变思想观念,从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建立实施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2]。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它是市民进行互动交往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记录和传承者;也是城市地域文化集中展示的舞台。

2.20世纪西方空间发展史的启示

了解20世纪西方空间发展历程对我国现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有很好的借鉴。20世纪的城市空间几乎都与当时建筑界,景观界认同的功能主义运动有关,其盛行的作法是“一切从零开始”, “国际风格”盛行,不管是在苏丹的努比亚沙漠还是在加拿大的北方,建筑都是相同的。包豪斯学派,荷兰风格派,勒·柯布西耶领导的法国城市设计运动等都是功能主义运动思潮的产物。50年代年轻的第二代欧洲现代主义者试图重新定义城市空间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在美国的反现代主义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文丘里,他认为现代主义运动所创造的大多数城市外部空间都是发散的,或是与外在环境隔绝的失落空间,“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对城市整体具有一种特殊责任——其原理必定在或隐含在整体之中,它必须具体表达内在整合的复杂性,而不只是外在的肤浅的罗列。”文丘里认识到现代运动所创造的大多数城市外部空间都是发散的,或是与外在环境完全隔绝的失落空间。由路易斯·沙利文,约翰·鲁特等领导的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现代塔楼建筑中引入了钢结构新技术并配合电梯使用,使得建筑得以不断增高,建筑高层化成为公众追捧的现代化象征,致使城市不再是空间的整合,而成为高层塔楼争奇斗艳的场所。在20世纪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中,设计师追求一种新时代精神,但却也抛弃了历史精华[3]。

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坎皮多利奥广场是历史上杰出空间的典范,在建筑多样化,地形陡峭且形状不规则的地段也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的空间,改善立面,整理现状建筑并和新建筑之间的联系,他利用三角型地段的特点建立了一种“被动透视”的感觉,同时通过椭圆形铺地为广场建立了一个稳定的中心,椭圆形铺地很好的消除了建筑之间夹角而且在方向上形成张力,给广场带来了宁静感。

对历史典范的回顾揭示出成功的硬质空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三维立体构架;(2)二维平面形式;(3)空间中的实体布局。“三维立体构架”确定了空间的边界,围合的程度以及围合界面的特性,空间的穿透性,遮蔽性,开敞度以及表面装饰对空间的特质具有极大的影响。“二维平面形式”指的是地平面的处理和连接方式。“空间的实体”指的是提供气氛或视觉焦点上午雕塑,水景和树木等,是空间值得记忆的要素。最成功的城市空间范例都是由这三个概念有组织地充分混合而构成。

3.公共空间发展现状

3.1 硬质空间——以广场为例

硬质空间主要由人工界面围合,通常在功能上被用作社交活动的聚集。中国传统城市中广场的数量比较少,传统广场尺度和规模都较小,以自发形成为主,缺乏精心设计。

长沙市星沙通程广场位于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目前长沙市面积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东、西、北三面临城市主干道,围合成矩形,广场的功能主要是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星沙通程广场北侧的中央集会区正面面对政府大楼,边界处理采用硬质地面直接与道路连接;广场东侧采取绿篱的方法对广场与城市道路进行分割;南侧为四层高居民住宅楼,并且低矮杂乱的建筑未经植物掩映,暴露在使用者视线中,与广场现代风格极不协调。广场硬地铺装面积很大,没有荫蔽和挡风,故使用率很低,同时整个广场都缺乏开敞的草坪空间,没有为使用者提供休憩场所,生态效益不理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文化在广场小品设计中得到体现,以藤木植物为顶的座椅和以木板搭建的桥都颇具古风古韵。长沙市内还有芙蓉广场,风帆广场等各具特色的广场,总体来看这些广场的设计可圈可点,广场植物配置都很丰富,小品设施富有地方特色,但是空间形式过于单一,趋于同质化,空间尺度也欠缺把握,缺乏边界处理。

3.2 柔质空间

柔质空间指城市内外由自然环境主导的场所。城市柔质空间要充分考虑的要素是:空间尺度,历史文化风貌。我国传统的小城镇中有很好的空间尺度,例如乌镇,阳朔等,然而当今一些城市却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空间尺度,通常建设的道路尺度都很大,造成沿街建筑显得低矮,与周边建筑体量,高度都不相称,使人感到空旷与冷漠。道路不适宜的拓宽,建筑不适宜的增高等一切盲目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的建设都有可能适得其反的形成“失落的空间”。历史文化风貌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许多城市文化遗产丰富,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中突出其地方特色的可识别性,不但能避免“千城一面”,而且能有效营造城市风貌特色。

4.结语

空间发展史告诉设计师一味的追求现代化会造成一些“失落空间”,建筑内的功能得到满足,建筑外的人与人交往的公共空间却遭到忽视,而那些注重三维空间层次,二维表面装饰以及空间中实体布局的设计则得以流芳百世。对城市中那些“失落空间”的改建比创建一个全新的空间更重要,那些存在于建筑,城市片区及邻里之间的残余空间将会随着土地和资源的不断稀缺成为令人期待的地产。

参考文献:

1.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J].城市规划汇刊。1998(06)

2.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01)

3.《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5-117

4.《寻找失落空间》(美)罗杰·特兰西特著 朱子瑜,张播等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6-109

作者姓名:曾钰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上一篇:施工管理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提高输变电可靠性管理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