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工业设计道路的新倡导

时间:2022-08-06 11:59:51

走“中国特色”工业设计道路的新倡导

摘 要: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水平明显落后,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制产品,山寨成风,然而,工业设计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显然,大力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已刻不容缓。文章就此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工业设计道路的新倡导,并结合中国国情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走好这条道路。

关键词:工业设计 中国特色 中国元素

检 索:.cn

一、教育

所谓科教兴国,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可以培育、挖掘、激发出许多人才,可以让更多地工业设计师问世!我们应扩大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院校范围,培育更多设计人才,提高工业设计水平。除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外,在此强调有两点,其一,重在思维的培养;其二,重在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所有设计学科所具有的共性要求。制造和创造的区别在哪?制造是种再生,而创造才是再生的源泉。它要求设计师有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思想,任何条条框框都有可能成为束缚设计师创意发挥的阻碍,同样,任何人、事、物也有可能成为设计师创造一件产品的灵感源泉。所以,学校对设计专业学生(个人认为,所有专业学生)不要有太多思维上的限制,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其创造的机会,引领其去发现世界和美好,同时,也发现埋藏在自己头脑中的创造性思维。毕竟,创意产业需要创意头脑来打造。另外,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审美艺术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中来,亲身感受“什么是工业设计”,而不只是停留于书本的理论知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再精美的手绘效果图,如果连模型都制造不出来,怎么能成为大众所用的产品?这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使其沦为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包豪斯工艺与美术院校曾经提倡将学校与工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一边在校学习理论课程,一边在工厂进行金工实习。在今看来,这种模式未尝不适用于现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厂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验,也是学生步入社会逐渐成为设计师的一种过渡性体验。动手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不是一朝一日即成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培养。与西方孩子相比,这也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一种能力。只有将这种专业进一步推及开,将设计师这类职业进一步市场化,我们才可能让工业设计师造福于工业产业,推动工业产业的发展。就像一句电影台词――“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产品需要人去打造,产业需要人去铸造。没有优秀设计师,又何来优秀产业?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以及“设计与消费关系”的运用

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和方式,同样,我们可以借此应用于工业设计的促进与提升。

国家应该不断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与研发,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产品生产前曾经可有可无的设计环节,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出满足消费者不断变更需求的产品。设计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设计的提升。对于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国家在必要时可以给与一定的资金援助,使其有充足的勇气和物质保障去投入产品设计,同时国家可制定出一套具体的国家资金补助和企业利益回报关系的政策。在可调试范围内,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工业设计和工业产业共同得到提升。

另外,消费者为了商品而选择消费,厂商为了消费者而生产商品。商品是市场,实际,消费者更是市场。只有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无论消费者,还是厂商,双方才能获益。山寨产品为何能满足低端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外乎其吸引人的外观、特别的功能再加低廉的价格。高端产品为何能让高端消费群体不断掏出兜里的金币?不外乎其卓越的产品设计和质量。那么,为了促进消费,只有大力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才能让企业和厂商获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也让消费者满足自己长久的“享”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消费者对国产货的信赖度,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地位。消费者看到设计的魅力,厂商看到设计的必须,国家在其间似如催化剂般起着引导、鼓励、和扶助的作用,这样,双向促进,实现共赢。

三、奖项及奖励制度的设立

正如上述,国家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原创产品设计而实行资金扶助政策。同样,为了鼓励设计师以及设计爱好者积极投身设计事业,将自己的才能落实于实践、服务社会。国家可以自上而下地设置许多国家级、省级、地级设计类奖项,通过奖项的设置,来提高全民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在日本,国家就为其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专门设立了日本设计最高奖Gmark,以资奖励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只有全民设计意识提高、产品设计师设计能力提高,我国工业产业才会伴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一同得到进步。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我们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同样,我们在合作中得到提升。为此,我国可以组织设计师出国深造,国家企业聘可以聘请国外优秀设计师,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正如国际学校之间的“交流生派遣”活动一样,这是思想、知识和技能彼此接纳与吸收的过程。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显然有些保守,而这与设计的施展是相悖的。尽管思维、思想、思考方式,这类东西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但是,于设计而言,我们需要接纳西方开放式的思想,才能拓宽我们的设计之路。设计受限,很大程度上是思维受限。另外,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每个国家的人情风味和设计理念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其文化特色以为己用;知道自己的文化特色借以发扬。横惯中西,通达古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设计。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打造属于自己本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基本功”打扎实,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业设计也不例外。

五、中国元素的运用

如果说上述几点是在为中国的工业设计打基础的话,那么这点,便是为其戴上一顶具有“中国特色”的帽子。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是造成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原因之一,另一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产业文化,通过工业设计手段来予以表现。怎么讲?无论产品的造型、质地、色彩……都可以表征着中国文化。材料,我们可以尝试用竹子、丝绸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材质为产品加衣;颜色,比如中国红,其作为中国的“国色”,凡是喜庆节日,都善用大红颜色。红色,意味着吉祥。对于制作佳节馈友的产品以及与一些活动项目附注而生的产品,我们都可以尝试着使用红色;造型,马踏飞燕、兵马俑、长城、四大美女、秦币铜钱、中国结、灯笼、旗袍、京剧脸谱、中国汉字……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古老传说,无论民族服饰还是传统习俗,我们都可以借以利用:或将产品造型与这些元素融合;或将这些造型延以拓展以形成新的产品;或将这些元素作为装饰或图案附以产品。这样的元素我举之不尽,岂六个小点胜任代地起?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的同时,也将我国的文化诉之以外,广而告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命运将鲁滨逊孤身至于小岛,“悲惨世界”降临的同时,也铸造了一颗坚强乐观强大的内心。同样,传统不意味着过时,相反我们可以将其发扬。我们只能说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其特色产物、人文气息自然不同。我们也就应该因地制宜,春夏秋冬,哪个更好?――没有好不好,只有各有感觉;松竹梅局,哪个更好?――没有好不好,只有各具精神;美韩日英,哪国设计更出色?――没有谁更出色,只有各具特色!而我们现在,就是利用自己的特色让自己的弱项也变得有特色起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多多尝试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打造中国风系列特色产品。相信,文化产业、工业产业、经济效益是可以同时进步的。

以上以个人浅见谈了如何提高中国工业设计水平、如何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之路。虽是一己之见,但愿引众之心。

最后,在此呼吁――起来!不愿在山寨里种“苹果”的人们!中国产品需要我们去创造,中国品牌需要我们自己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道路漫漫,或许5年,或许10年,甚至更长我国的工业设计才能得到跨越式进展。但是我们有信心,它一定会发展,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让我们在曲折中前进,让我们在期望中等待与发展。

上一篇:潮汕抽纱的萌芽初探 下一篇:汉字图形化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