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高效的开展数学教学

时间:2022-08-06 11:12:54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高效的开展数学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此,笔者试图以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为依据,从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几个方面,就如何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进行初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在长期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通常是单方面的讲题解题,使得数学课堂气氛紧张且结构凌乱,学生也是倍感迷糊和压抑,结果事倍功半,成效不高。因而要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就得重视教学设计、优化组织教学课堂的结构、从数学思维数学思想上进行数学教学。现代教学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否有效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优化教学设计

1、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手段的利用、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实践证明: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从而为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时,教师把本课的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为演绎有效、精彩的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创设情境化的知识结构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教学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小学4年级数学的课本里有一道题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hm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面积约72hm2。40hm2和72hm2到底有多大?这个概念学生很模糊,笔者给了一个参照物,让他们自己动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算出其面积约48m2,然后让他们把教室的面积与天安门广场、故宫的面积做比较。当同学们算出天安门广场面积约是教室面积的8333倍、故宫面积约是教室面积的15000倍时,教室里一下子群情激昂起来。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将日常生活中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上升成为系统的数学知识。

3、用图示化进行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总结,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构建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步骤等勾画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其画龙点睛、深化目标、点拨校正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立体图形”总复习一课时,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所产生的相关的“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用线连起来,再用“底面积×高=体积”这一公式对前三个立体图形作出高度概括。既沟通了两大板块的知识,也帮助学生在大脑中主动构建“立体图形”的网络,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1、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的意识

在低年级不直接点明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是通过精心预设,渗透数学思维的痕迹,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识。

如人教版第三册表内乘法,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实际,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自主列出乘法算式,经过整理形成有序的式组并编拟乘法口诀。在寻找算式排列的特点、借助规律记口诀的过程中渗透函数思想方法。

又如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画面,呈现了生活当中的角,在学生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逐步抽象出“角”,在教学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无限延长,这里既有符号思想,又有极限思想,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事物的意识。

2、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小学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逐步地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色彩,让学生初步地理解,并能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甚至能够初步判断在某一具体内容的学习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

在小学中高年级,应逐步引导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情景,正确地选择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解决,并在运用数学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性、简洁性和灵活性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统计和可能性6的教学中有位老师设计重复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六次,让学生观察每次出现的面,并记下结果。现在我们先投掷三次得到如下三种结果:(1)正反正反反正;(2)反反反正正正;(3)正反反反反反。在交流反馈时,有学生认为结果(1)是随机的,而结果(2)、(3)是不随机的,甚至有学生认为(3)的下一次可能正面的几率会大,这里涉及不确定性的度,即概率的确定。

结束语:

总之,高效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务必要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思想来学生数学,并在实践中用数学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数学高效教学,才能有效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剑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之我见[N].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1)

[2]张茹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

上一篇:乐听善思,求疵臻美 下一篇:浅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