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沙坡头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06 10:14:54

中卫市沙坡头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从中卫市沙坡头区沙产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2个方面对当地沙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沙产业;现状调查;发展对策;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7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85-02

中卫市沙坡头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前缘,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7.3~9.5 ℃,年均无霜期159~169 d。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79.6~367.4 mm,年蒸发量1 829.6~1 947.1 mm,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10倍,土壤荒漠化程度严重,特别是腾格里沙漠长期处于“沙逼人退”的困境。20世纪50年代,由于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为保畅通,中科院1955年在中卫市成立了沙漠研究所,通过科研人员艰苦卓越的探索,在1958年发明的独特防沙治沙技术——扎麦草方格技防沙治沙技术,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卫市沙坡头区的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功绩。经过将近60年的努力,沙坡头区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培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沙坡头区在发展沙产业上,也还存在部分问题。为此,对沙坡头区的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针对当地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合理化对策。

1 中卫市沙坡头区沙产业及防沙治沙的发展现状

1.1 取得的成就

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沙坡头区通过防沙治沙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始终把防沙治沙、搞好沙区治理当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沙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及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防沙治沙开发建设,加快了沙坡头区防沙治沙的建设力度,使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1)北部沙区形成的林纸一体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北部沙区中冶美利集团以生产纸浆原料林为主的速生林基地1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每年以1 666.67 hm2的建设面积迅速扩张,目前该基地已发展速生林逾1.73万hm2,产值超过13亿元以上,在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中卫北部腾格里沙漠前缘形成了一道防沙治沙的绿色长城,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林纸一体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1]。

(2)北部沙区和香山北麓形成的林果一体化产业促进了沙区农民的增收。沙坡头区形成了以碱碱湖为核心区的葡萄产业,以香山北麓台阶地为核心区的苹果、红枣及枸杞产业等成为沙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底,经济林产业栽培面积为7.54万hm2,总产量达到30.55万t,总产值达到29.72亿元。

(3)北部沙坡头景区为核心辐射形成的林景一体化产业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大发展。沙坡头区不仅在防风固沙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开发沙漠旅游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沙坡头景区已是国家5A级景区,昔日令人谈之色变的万里黄沙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美景胜地,并以沙坡头旅游景区为龙头,建设了水稍子沙漠旅游区、腾格里金沙岛沙漠湿地森林旅游区、寺口子旅游区等一批沙漠旅游区,沙漠旅游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亿元。

(4)北部沙区工业园区形成的林能一体化产业初具雏形。在北部沙区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沙区光照等自然资源充沛的优势,在沙漠腹地规划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项目1 000 MW,风能发电产业项目已装机247.5 MW,引进新疆广汇和上海申能集团合作规划建设的4 000 MW发电项目,沙区能源产业初具雏形。

(5)横穿北部沙漠的包兰铁路及201省道两侧防沙治沙成果走在世界前沿。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和“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解决了防沙治沙的世界性难题。中卫市沙坡头区这一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1994年沙坡头治沙成果荣获“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

1.2 存在的问题

认真总结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培植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沙治沙建设形势严峻。虽然沙坡头区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沙坡头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又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大面积宜林荒山荒沙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干旱和沙尘暴灾害发生频繁,野生动植物物种较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的建设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2-3]。二是经济回报率低。大多数沙区由于立地条件限制,林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主,因林业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投资沙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三是林业投入不足,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沙坡头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防沙治沙的投入有限,目前防沙治沙建设费用主要依托国家投入的项目资金,而国家项目支持的资金有限,投入不足,使沙产业发展严重存在着配水不足、科技人员服务功能不全、沙产业开发技术服务不到位、整体科技含量低等现象。投入不足和沙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沙产业的快速发展[4]。

2 今后的发展对策

现结合沙坡头区实际,提出促进沙产业发展的对策:一是借国家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林果种植、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提高沙漠林业的综合效益,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以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及广阔的沙漠土地为依托,制订优惠政策,引进资金和企业,鼓励发展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等,促进沙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以中卫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发沙漠旅游,以沙坡头生态旅游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漠旅游景区,并带动发展餐饮、商品零售业,建立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以促进沙产业的快速发展[5]。

3 参考文献

[1] 金正道.我国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林业经济,2011(1):36-39.

[2] 张翠红.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林业产业发展初探[J].宁夏农业科技,2011(9):39.

[3] 任莹,王文略,高立国.西部特色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甘肃科技,2013(3):6-8,26.

[4] 李亚平.中卫市沙地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2.

[5] 杜学明.中卫市沙产业发展的思考[J].宁夏林业通讯,2010(1):34-35.

上一篇: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 下一篇:硝化细菌对氨氮去除作用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