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夏中南部移民搬迁区生态修复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7:46:46

对宁夏中南部移民搬迁区生态修复的思考

摘要 简述了宁夏中南部移民区的概况,以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刘家沟移民迁出区为例,介绍了移民搬迁区生态修复措施,并简要总结了鱼鳞坑整地和反坡带子田整地的技术措施,以为生态移民建设能够更加顺利地实施和全面恢复移民迁出区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宁夏中南部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87-02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麓,地跨东经105°58′~106°57′,北纬35°34′~36°38′。全区总面积2 756 km2,辖7镇4乡5个办事处,153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2万人,占72.4%。地势呈西南高,北部低,海拔1 470~2 100 m。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9.5%。境内全年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积温、无霜期分别为2 527 h、6.5 ℃、2 263 ℃、103~148 d,年均降雨量400 mm(多集中在6—9月),植被在水平带上属于温带草原带,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1-4]。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1.5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9%),其中有林地1.36万hm2(公益林0.83万hm2,商品林0.5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1.9%;疏林地0.1万hm2,占0.9%;灌木林地3.19万hm2,占27.6%;未成林造林地2.64万hm2,占22.9%;无林地4.25万hm2,占36.8%;森林覆盖率为12.7%。

1 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概况

生态移民是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山川互济、具有宁夏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将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35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再用5年时间把宁夏建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1-4]。

原州区计划对中南部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涉及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等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 655个自然村,规划县内、县外分别安置2.84万、5.04万户,安置人数分别为12.11万、22.49万人。规划移民安置区274个,其中分别设生态移民安置区、劳务移民安置区234、40个,分别安置移民5.87万户25.95万人、2.01万户8.65万人[1-4]。“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每年补助3亿元,5年累计补助资金15亿元,用于宁夏中南部地区345万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大大地支持了该区生态移民工作,使生态移民建设能够更加顺利的实施。

2 移民搬迁区生态修复措施

以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刘家沟移民迁出为例进行阐述。刘家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村,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区相接,距固原市区30 km,与滴水崖、黑刺沟、凤凰蛋相连,原有住户62户228人,于2012年已全部搬迁至宁夏引黄灌区红寺堡区弘德一村。该区共有土地面积901.33 hm2,其中耕地面积213.33 hm2,退耕还林8.00 hm2,有林地66.67 hm2,未成林地166.67 hm2,封山育林266.67 hm2,荒山180.00 hm2,耕地213.33 hm2。区域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

为尽快恢复区域内生态环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移民群众参与生态恢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集中整治、综合治理、全面恢复[5-7]。三是在生态移民搬迁时边搬迁边拆除,对搬迁户的院落进行全面彻底的拆除,共拆除房屋62户190间,恢复土地6.33 hm2,并断水断电,收回移民承包土地,切断了移民两头跑的后路,为生态恢复奠定了基础。四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部门联动,乡镇负责具体实施,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苗木供应和技术指导,采取“封、造、育、管”4项措施,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进行大搬迁、大绿化,做到全面治理[8-9],采用鱼鳞坑、反坡带子田共整地399.67 hm2,栽植樟子松、油松、山桃、刺槐等各种苗木超过100万株,使移民迁出区生态得到全面恢复。

3 整地技术措施

3.1 鱼鳞坑整地

要求口径为100 cm×80 cm,在鱼鳞坑中间50 cm处挖宽、深分别为30、40 cm的坑,将挖出的死土进行培埂,活土回填入沟内。深翻30 cm,反坡15°,坑间密度2 m×2 m[1-4],栽培密度为2 505株/hm2,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图1)。鱼磷坑整地方式适宜六盘山土石质山区造林整地及东北部干旱黄土丘陵区25°以上的坡地、地形破碎地段造林整地。

3.2 反坡带子田整地

要求沿水平线挖宽1.2 m反坡带子田,里低外高呈反坡状,带间距为4 m(图2)。此整地方式适宜东北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地形整齐地段及25°以下的坡地地块整地。

目前,成活率达到90%以上,耕地内苗木生长量达25 cm,由于进行了彻底搬迁,没有人为破坏,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在2013年遇到30年来未遇的特大降水量情况下,没有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并且是当年治理当年见效。

4 参考文献

[1] 坚决打赢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战[N].宁夏日报,2011-04-12(8).

[2] 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 韩天芳.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 张久园.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建设规划及预期效益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 薛新乐,柳智平,田国江.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问题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11,36(4):53-54.

[6] 马旭霞.固原市生态移民现状及建议[J].科技资讯,2011(34):220.

[7] 余会军,陆小明,岳晓霞.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81-183.

[8] 余会军,陆小明,岳晓霞,等.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81-183.

[9] 自治区移民局.实施生态移民保障改善民生[N].宁夏日报,2012-10-12(10).

上一篇:温岭市农村林业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山东省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