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字真火

时间:2022-08-06 08:56:50

西西,今天,我不小心弄坏了同桌的玩具,同桌因为这事上火了。

上火?啊?

是的呀,他都气得不跟我讲话了。

哦,哈哈哈哈,你是说你同桌发火了吧?

(挠了挠后脑勺)对,对。西西,你们中国的汉字真难懂,你快跟我讲讲“火”吧!

小朋友,我们的生活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在这本书中,语文现象无处不在,它时刻在考验着小朋友们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就如“火”字,虽然常见,也看似简单,意义却不少,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包含着不同的意义,有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今天的议题

走近“火”

(本期参与讨论的班级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韬奋希望小学三(5)班,指导老师王大华)

王老师:同学们,麦克把生气发火说成了“上火”,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火”字就把麦克搞糊涂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王世宇同学:老师,我知道,麦克说的上火,在生活中我们常把它理解为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等干燥、发炎等症状。

王老师:(惊喜的表情)说得还挺专业的,你这是从医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呵呵,懂的还真多。

汪雨涵同学:“上火”我也知道,我妈平时老是叮嘱我:乖女儿,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要不然很容易上火。(学着妈妈的口吻逗得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麦克的同桌因为玩具被弄坏而发脾气,应该用“发火”。

王琪同学:(迫不及待地)老师,我来说,“火”还指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

陈好同学:(抢过话头)对对,火光、火花、灯火、点火等词语中的“火”都是这个意思。

王老师:(竖起大拇指)归纳得真好。

吴怡同学:我在电视新闻中看过关于走私贩卖军火的报道,这里的“火”可不是一般的“火”,它包含了“枪炮弹药”。比如:火力、枪走火等。

(同学们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汪洪炎同学:我有个问题考考大家,火鸡有同学见过吗?还有火腿大家应该都吃过的吧,为什么起这个带“火”字的名字呢?

陈欣同学:这个问题,我以前问过爸爸,后来我们还一起上网查了资料,这里的“火”是形容红色的。

贾金丽同学:老师,我有和大家不一样的理解,我先来说两个句子:1.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很多,办得很红火;2.阿姨服装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这两句中的“火”就是旺盛、兴隆、热闹的意思。(有条不紊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王老师:你能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火”的意思,真不简单。

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对“火”的理解更全面了,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么“火”字究竟有哪些意义?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读者小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让我们请出语文专家阿新博士来为大家作详细解答吧!

哈哈,同学们能发现生活中的这个语文现象,并认真思考讨论,说明大家很有探索精神。现在就让我来为小朋友们讲一讲这个大家讨论得这么“火”的“火”字吧!

“火”字有如下义项:

1. 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对于这个义项,小朋友们理解起来并不难。如点火、火越烧越旺。

2. 指火气。这个义项有三种理解:①指怒气、暴躁的脾气;②指人体的热量,如:年轻人火气足,不怕冷;③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病状的原因,如:上火。

3. 指枪炮弹药。如:军火、火力、枪走火等。

4. 兴旺,兴隆。如:生意红火。

5. 形容红色。如火鸡、火腿。

6. 比喻紧急。如火速。

阿新博士

最后,请小朋友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下面几个词语中“火”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们填入合适的句子中。

火急 火花 火爆 上火 火灾

1.最近总吃面食,口干舌燥,可能( )了。

2.每到节日的时候,超市的生意就更加( )。

3.情况( ),容不得他耽误一秒钟。

4.放烟花时,四溅的( )很容易引起( )。

阿新博士

麦克,现在你明白“火”字的用法了吗?

明白了,呵呵,同学生气会发火,不吃果蔬会上火,生意越做越红火……哈哈哈哈。

上一篇: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小刺猬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