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06 07:37:49

高校体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足球是青少年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学校里参与的学生也很多。近几年,引进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高校越来越多,高校间足球比赛的水平大大提高,比赛的对抗程度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发生的运动损伤有上升趋势。本文针对足球专项的大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07、08、09级共80名足球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损伤发生率

在所调查的80名足球专项运动员中,进入训练阶段后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68人,占总人数的85%;发生2次损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发生3次及以上损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3.75%(表1)。可见,体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的损伤发生率较高。

(二)运动损伤发生部位

发生损伤次数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足部和大腿,分别占总损伤次数的38.75%、23.75%、21.25%和21.25%(表2)。这是由足球比赛的性质决定的,足球运动主要由下肢来完成,现代足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大,对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体力消耗很大,学生需要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动作的幅度比较大,甚至超出了肌肉、关节、韧带的生理结构。当踢球或拼抢时下肢用力过猛、动作幅度过大,而力量或柔韧性不足,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时,则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表2 运动损伤部位的分布表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引起损伤原因的前4位依次为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和场地不良,其造成损伤的比例分别为23.75%、18.75%、15%和11.25%(表3)。因技术动作不正确造成的运动损伤占第一位。为此,高校足球教师必须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使运动员掌握规范、正确的专项技术动作。准备活动不足和不做准备活动是导致足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低年级学生对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了解不够,加之动作不规范,活动内容单调,以小场比赛代替做准备活动。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也引起了较多的损伤,自我保护缺乏主要是指缺乏自我保护知识,不懂得使用保护器具以及在受伤情况下不懂得采用正确动作保护自己。场地不良也是导致足球损伤的原因之一。

表3足球运动损伤原因统计表

(四)运动损伤的治疗情况

学生发生的绝大部分损伤都经过了治疗,但也有少数损伤未经过治疗,未治疗损伤例数占总例数的8.75%,这可能是因为还有少数运动员与教练员对发生损伤的治疗问题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有时容易忽视轻度损伤的治疗,损伤后未痊愈的比例高达42.74%,这可能与损伤处理不当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等原因有关(表4)。

表4运动员损伤治疗情况统计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程度较为严重,损伤发生较多的部位依为踝关节、膝关节、足部和大腿。

2.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和场地不良,在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合理安排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使其学会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防止因动作过大、过猛和劳损等原因造成损伤。

3.少数学生与教师对发生损伤的治疗问题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有时容易忽视轻度损伤的治疗;损伤后未痊愈的比例较高,与损伤处理不当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等原因有关。

(二)建议

1.高度重视体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问题,提高损伤防护意识,学习损伤防护知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教练在教学训练中向学生提出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分析易伤动作和易伤部位,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2.加强技术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基本技术并能熟练运用。教学训练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应着重发展膝、踝关节的稳固性和下肢力量,对易伤的肌群要进行专门性训练。

3.教师要根据足球教学的不同内容、季节气候,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充分而有效。加强运动场地的建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力争每次训练和比赛时为运动员提供合格的场地。

4.提高学校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合理配置治疗设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运动损伤,努力提高损伤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龙军.足球运动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温州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4,25(5): 10-106

[2]杜光宁,赖炳森,叶佳春等.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22(2):94-97

[3]赖炳森,杜光宁,古文东等.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57-58

[4]孙荣辉.足球运动损伤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3):23-25

[5]陆建森.谈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3):74-76

[6]董坤,张葆欣,文安等.中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58-360

[7]张宏智,杨文贤.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 1(4):60-61

[8]耿建华,毛杰,左文清,等.陕西国力、青岛颐中足球队2002-2003赛季运动损伤初步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5):583-585

[9]姚廷军,张荣清,柯敏等.试述正确掌握足球技术动作的关键是抑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5):136-137

[10]李荣源,张智.高水平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35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上一篇:过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探讨 下一篇:基于Pro/E的高职《机械CAD/CAM》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