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劳动社会保障会讲话

时间:2022-08-06 05:13:17

全省劳动社会保障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总结五年来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努力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刚才,会议传达了姜大明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关于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讲话,隆重表彰了全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姜省长的重要指示,以先进为榜样,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关于今年的具体工作安排,学柏厅长已作了全面部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劳动保障工作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成为十大“民心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政府政务督查范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干事创业、履行职责,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这五年,是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五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达到528.3万人、728万人,年均增加100万人以上;制造业、服务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保持在3.7%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这五年,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定型化、规范化,参保人员增加最多、基金增长最快、待遇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五年。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438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先后5次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

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建立。这五年,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展最快,广大劳动者维权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的五年。以《劳动法》为基础,以《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主干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监察执法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强,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建立。

农民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这五年,是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各地、各部门以办好农民工热切期盼的十件实事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民工工作制度建设,在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搞好就业服务和培训、推进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全社会形成了理解、关心、保护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取得这些成绩,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胸怀大局、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是一支政治靠得住、业务素质强、工作作风硬的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三大支柱,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三次全会上,李建国书记和姜大明省长对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一要充分把握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机遇。省九次党代会要求继续推进工作指导转变,更加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必将带来经济社会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为劳动保障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思路、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这些都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好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事情,集中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台阶。二要积极应对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方面,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挑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任务仍很艰巨,各项社会保险试点改革进展不够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还在扩大,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仍很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加快发展劳动保障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劳动保障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好中求快,使劳动保障事业向“政策更完善、制度更健全、管理更高效、群众受惠更多”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全省今年实现新增就业1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12年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体就业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省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有较大提高,所有参保人员都能够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全省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努力在充分就业上做出新成绩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实践,深刻认识扩大就业规律,科学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要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全面扩大就业规模和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要继续将新增就业人员和控制失业率列入宏观调控指标,特别是要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和就业资金投入绩效考评纳入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完善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各派、工商联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重大产业布局和确定经济发展方式、速度时,都要通盘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积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新时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针。与单位就业相比,创业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就业形式,具有显著的倍增效应。据统计,我省1人创业平均带动3人就业。促进创业,需要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政策,三者缺一不可。这些年我们在促进创业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如推广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开业咨询、小额贷款等扶持,促进了一批创业者成功开业。要进一步重视和培养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形成“崇尚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的社会氛围。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由于前些年大学扩招,目前已进入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切实解决好。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尽快实现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三)继续实施城乡“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一项动态的任务。要进一步强化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完善零就业家庭申报认定制度,规范审核认定程序,不断规范援助方式和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援助。要注重把当前正在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与《就业促进法》对接好,特别是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要长效化、普惠化。要探索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工作机制。省政府要求,从今年起城镇零就业家庭要做到“动态消零”,即出现一户、帮扶一户、就业一户,各级要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好,及时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业促进法》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性质、职能和经费来源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抓紧建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辐射力强、资源共享、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省、市、县、街道(乡镇)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进就业服务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四化”建设,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及时、方便、快捷的服务。要进一步规范发展各类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劳务派遣机构等就业服务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要建立完善失业调控机制,加强对企业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的监督指导,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五)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就业服务平台,是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体两翼”区域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区域人力资源交流与协作,积极鼓励地区间人力资源相互流动,引导城镇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不同地区就业工作的均衡发展。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配套推进的办法,扎实细致地做好农民工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集中力量抓好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关于农民工的各项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好农民工面临的工资待遇、劳动合同、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建立完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畅通农民工劳动争议咨询、投诉渠道,推动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严禁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时查处侵害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行为。要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加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外出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逐步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为农民工铺设一条从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再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三、树立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的思想,努力在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逐步进入定型化、规范化、法制化时期。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福利权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一)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面征缴是社会保险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和单位参保。去年,省政府成立了由13个部门参加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效果非常明显。联席会议要进一步强化对各地扩面征缴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欠费大户的重点监控,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继续实行扩面征缴奖励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更好地调动各地工作的积极性。要按照“保证基金安全完整、实现保值增值、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不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形成内控、行政、专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确保我省社保基金安全完整。

(二)扎实推进社会保险试点工作。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是中央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实个人账户的基础是基金归集。希望各地树立大局观念,积极支持配合省里的工作,将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及时足额归集到省。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此项工作启动4个月以来,进展比较顺利,这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城镇居民的支持,首批6个试点市参保人员已达150万人。目前,其他各市要求提前纳入试点的积极性都很高,省里将根据各地情况通盘考虑,今年扩大到一半以上的市,为2009年在全省全面推开奠定良好基础。已经开展试点的市,要注意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努力使这项惠及广大普通百姓的制度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切实抓好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适时调整社会保险待遇,使广大参保人员及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待遇水平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原则。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我省已初步建立起基本养老金正常发放和调整机制。去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粮食减产,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升,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决定今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时间从7月1日提前到1月1日,确保在春节前把调整后的养老金发到退休人员手中。省政府已研究确定,按照**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1%确定2008年的调整水平,人均月增加116.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次待遇调整力度大,资金需要量大,各级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近期重点工作来抓,确保春节前完成任务。同时,要切实做好今后三年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

(四)稳妥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积极稳妥地做好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以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为重点地区,以建筑、化工、煤炭等高风险行业为重点行业,最大程度地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探索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逐步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的新型农保制度。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做到即征即保,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长远生计问题。在征地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不到位的决不能同意审批土地,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把住这个关口,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四、树立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的思想,努力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上取得新进步

工资收入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合理的收入分配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又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方面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加快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着力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工效挂钩的方法,抑制垄断企业工资过快增长和行业间工资差距扩大,建立企业经营者收入与职工收入挂钩的制度。通过法律措施和优惠引导政策,加快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在企业内部普遍建立工资决定机制。要研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持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工资增长速度、物价上涨幅度的合理比例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要加快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完善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克扣职工工资行为。

(二)加快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在加强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上,要以提升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基础工作和组织建设为重点,推动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在各类企业全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建设。在完善纠纷调处机制上,要进一步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提高劳动仲裁效能。在强化监察执法机制上,大力加强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认真做好有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工作。推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办事,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条根本途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这三部法律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之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法,对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单位出于对某些条款的误读或是恶意规避法律,出现了规模裁员、劝辞员工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各级要采取积极措施,密切关注和监控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理解、准确宣传好法律条文,及时消除目前存在的一些误解和疑虑。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劳动者掌握法律的具体规定,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切实转变用人观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严格依法办事。对个别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进行大规模裁员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介入,妥善纠正和处理,确保社会稳定。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事多、急事多、难事多,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政府领导要切实把劳动保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经常过问,经常检查。劳动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相关责任,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发扬知难而进、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既要立足当前,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又要着眼长远,加强劳动保障工作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创造新办法,建立新机制,切实做到上替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

同志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历史使命。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作指导转变,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劳动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讲话 下一篇:全省人事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