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撒尼人的三弦舞

时间:2022-08-06 12:51:35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

摘 要 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县份,聚居最多的要数彝族支系之一的撒尼人,在这片红土大地上,撒尼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超群的智慧编制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同时借助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上的自然景观―石林,更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奠定了一个深厚的积淀。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撒尼人载歌载舞,其中最有特色的娱乐活动要数撒尼人的大三弦,居住在这个地方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的民族,对这种娱乐方式都是非常熟知的,随着欢快的旋律彝族人民翩翩起舞,同时也将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跳进”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下,这也是作为一个石林人应该为之自豪的。这一彝族舞蹈在每年的“火把节”都是人们狂欢的节目,除了“火把节”之外,农闲之时的摔跤运动、斗牛运动还有农村春节联欢晚会等都将这一活动作为开幕式节目。同时,这一活动收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请当地的彝族老师将撒尼人的大三弦编成课间操,这一民族操首先在民族中学试行,这一表现充分体现了撒尼人的大三弦是当地人民群众最喜欢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 石林县 撒尼人 大三弦 群众体育

一、撒尼人的大三弦作为一项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体育运动保健的认知也随之提高。这样一来,广场舞蹈、太极拳、太极剑、秧歌等体育活动在云南省的各个地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石林县的全民健身也离不开这些体育活动,但是这一大多只出现在县级及其以上的城市,对于乡级、村级呢?它们也是我们云南省人口聚居众多的地带,我们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数据更有说服力,而石林县撒尼人聚居的地带开展的体育活动最多的也就是它们世代相传的大三弦。据我个人的了解,还有本人长期生活在石林县的原因,可以得知,在石林县的很多彝族自然村,每天晚上晚饭过后的主要娱乐活动主要是大三弦,这一活动的参与性可以说是非常之强,男女老少,他们分成不同的组,这种分组是根据年龄的不同各分的。其中开展的最好的乡镇要数圭山镇和长湖镇,这两个乡镇都是撒尼人聚居比较多的乡镇,其中圭山镇的大三弦跳每天晚上都要持续四五个小时,开展的地点就在平时赶集的地方,周边各个村子的都可以来参与,不分年龄和性别,而自然村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在村子的学校球场或者是老年活动中心,天冷的时候大家就在舞队的中间生一堆篝火,而前来参加的人群就围着篝火一起跳舞。围着篝火跳舞也是每年石林“火把节”的一个主要狂欢节目。

二、石林“火把节”的狂欢活动―撒尼人的大三弦舞

对于石林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撒尼人的三弦舞可以说是当地彝族人民的一个标志,撒尼三弦舞是石林撒尼人表达欢快乐观,热情奔放,自弹自跳的民间传统集体舞蹈,大三弦是石林彝族撒尼人的传统民族乐器,是撒尼人一种标志性乐器。每逢“火把节”,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火把犹如繁星降地,又似火龙飞舞,令人眼花缭乱;整个节日人山人海,气氛异常热烈欢快。“火把节”这天夜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在白天看完精彩的斗牛比赛后,留给他们最享受的要数晚上的狂欢之夜,而在这个狂欢夜里,大三弦是最吸引人的,在文艺展演过后,狂欢正式开始,在斗牛场的四周燃放起起了篝火,然后开始放三弦舞的音乐,游客们便开始手拉手,跟着当地的彝族姑娘和小伙一起跳起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是:每一年的“火把节”这天都会下雨,尽管如此,场内还是人山人海,跟着欢快的旋律尽情狂欢,直到篝火慢慢燃尽,然后便是最为浓重色彩的“染黑脸”,以表当地的风俗。这是为“火把节”专门设立的场地内的精彩节目,那么乡村里呢?依然是热情不减,这里的三弦舞更加迷人,更加动听,动作更加热情奔放,更能体现彝族人民勇敢的民族个性。每个到过石林参加过“火把节”游客无不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这里的风景醉人,这里的民族娱乐更让人们产生心灵的共振,这就是三弦舞的独特魅力。

三、三弦舞走进学校

三弦舞作为石林的一种群众参与性比较广泛,色彩比较鲜明的一种活动,并伴有优美的音乐旋律而被纳入了民族中学的课间操,民族中学规定:一周五天课间操的活动内容里面,至少有两天早上的课间操是跳撒尼三弦舞。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学校对这一体育活动的关注,同时民族中学的传统中还有专门对课间操(广播体操和三弦舞)进行班级比赛的活动,在比赛中,广播操结束后紧跟着就是撒尼人的三弦舞,还有专门的评委打分,这些都纳入了学校的规程中,也是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体育活动。

四、小结

2006年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间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已经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阿诗玛》口传叙事长诗、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撒尼刺绣,目前石林县已经有三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国之瑰宝,为石林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石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弘扬石林民族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撒尼三弦舞跟随着大三弦进入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这就说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保护力度时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一行动还说明了撒尼人的大三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那么如何将这一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呢?就靠我们人民群众的参与,同时学校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上一篇:气功的起源 下一篇:让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