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06 12:33:53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38例(82.61%),对照组总有效26例(56.52%),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巴曲酶注射液;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中图分类号] R764.4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068-03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batroxob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for treating sudden deafness

LONG Zhi-qi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to Xiangnan University of Hunan Province,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troxob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4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6 cases),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were used to both groups,while batroxobin injection and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were add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The effectivenes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61% (38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56.52% (2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Sudden deafness;Batroxobin injection;Intratympanic;Dexamethasone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间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至少有2个相连频率听力下降>20 dB,临床表现主要有单侧听力下降,可伴耳鸣、耳堵塞感、恶心等症状[1]。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终生性听力损失,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相关研究验证,巴曲酶注射液是一种安全的溶栓药物,可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而且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3]。本文选取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23~65岁,病程1~30 d。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关于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经临床检查、颅脑CT或MRI影像学检查,无中耳炎、药物性耳聋、耳外伤、噪声性耳聋、听神经瘤等疾病,且耳镜检查、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无异常[4]。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23~62岁,病程1~30 d;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5~65岁,病程1~30 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708)40 mg+辅酶A(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09)100 U+维生素2.0 g+250 ml 5%葡萄糖水,1次/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1075)20 ml+250 ml 5%葡萄糖水,1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B1(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238)100 mg+维生素B12(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63)500 μg,1次/d;行高压氧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

治疗前,研究组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患者各项指标正常,且无出血倾向,可进行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加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4)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3)治疗,治疗第1天缓慢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91),之后隔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5 BU+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连续4次为1个疗程。同时隔日1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注射3次为1个疗程。注射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注射时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用75%乙醇对外耳道进行消毒,消毒后在耳内镜下穿刺鼓膜前下象限,缓慢注入地塞米松,注射结束后叮嘱患者保持30 min患耳朝上位,严禁吞咽动作,尽可能使药液在鼓室内保持较长时间。若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进行对症治疗,其中伴糖尿病者可在葡萄糖水中加胰岛素(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976),两者比例为4∶1。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复查纯音测听。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痊愈:治疗后,患者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听力曲线回升至正常范围,耳鸣消失或减轻;显效: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提高>30 dB,耳鸣明显减轻;有效: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提高15~30 dB,耳鸣有所减轻;无效: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无改善或加重[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研究组总有效38例(82.61%),对照组总有效26例(56.52%),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病程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PTA)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TA的比较(dB)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2.3 不良反应情况

个别患者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时出现轻微皮下淤斑、皮肤瘙痒,及时处理后,均未对继续治疗造成影响。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发作性眩晕、短暂性眩晕等不良反应,无一例出现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情况,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显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时产生的穿刺针孔均完全愈合,无一例患者鼓室发生感染。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多种致病因素可导致该病,主要有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被认为重要的因素是病毒感染和内耳供血障碍[6]。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单一末梢且无侧支循环的迷路动脉,当迷路动脉出现血管痉挛、血栓、血液凝固等血流障碍时,会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降低代谢功能和内耳供氧量,从而损害耳蜗,引发缺血性耳聋[7]。

目前,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公认治疗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不能取得疗效[8]。巴曲酶注射液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管阻力等作用,可有效避免内耳小血管形成微小血栓或出现血流障碍,进而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及内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等情况,应用该药还能保护神经细胞和耳蜗毛细胞,避免受损、变性和坏死,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和听觉功能恢复[9]。为免用药后出现出血或止血延缓现象,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检查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集情况,同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相关研究验证,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通过血-迷路屏障进入外淋巴和内淋巴,药物浓度高于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方式,可充分发挥药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10-12]。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说明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以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在常规系统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采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改善患者听力,在临床观察中,该联合药安全性好,病程

[参考文献]

[1]范爱英.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其治疗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10):71-72.

[2]李慧,余永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及MR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5):863-865.

[3]王萍,骆文龙.突发性耳聋治疗进展[J].吉林医学,2012, 33(19):4179-4181.

[4]黄广涛,徐淑文,邢朝晖,等.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18.

[5]张胜,黄加云.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5):17-19.

[6]孙亮.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预后因素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3,24(13):1967-1969.

[7]金光裕,袁浩展,蒋虹,等.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5):449-451.

[8]张春生.经鼓室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45-447.

[9]黄新辉,彭江涛.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69.

[10]杨波.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

[11]廖智萍,方文旭,蔡志福.鼓室内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17.

[12]余朝阳,钱学贞.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54-56.

(收稿日期:2014-03-12本文编辑:郭静娟)

[作者简介] 龙志清(1978-),男,汉族,湖南衡南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耳科及鼻科

上一篇: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工艺处方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少儿武术长拳基本手法训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