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儿武术长拳基本手法训练的研究

时间:2022-07-05 06:09:09

关于少儿武术长拳基本手法训练的研究

摘要:长拳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拳种,它是以套路为主的拳法,既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探明武术长拳基本手法这一技术环节,研究其长拳基本手法的技术动作,对比分析其不同的技术特点,希望给武术运动员一些启示,以便更好的了解、学习和掌握长拳基本手法技术动作。

关键词:武术 ;长拳 ;手法 ;研究前言

长拳对手法的要求是“拳如流星”,要快捷、有力。但不仅仅指拳的挥动要迅速,如迅雷不及掩耳,而且掌法、肩臂、手腕的运动也要如此。在运动过程中有动有静,要突出长拳动静结合、快慢相间的特点。

众所周知,武术套路里面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武术长拳基本手法,不仅如此,武术长拳基本手法在练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武术长拳基本手法是武术初级训练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武术套路的基础功夫,是成为优秀武术运动员所必备的技术条件。新的武术套路竟赛规则中有很多扣分点,其中扣分点就包括基本手法,所以如果做好基本手法训练这块,竞技成绩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少儿武术爱好者。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 专家访问法

1.2.3 逻辑推理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长拳类基本手法的内容和要求

2.1.1拳法

(1)冲拳:左拳从腰间向前推出,当肘关节离开身体一侧时,左前臂内旋并加速用力,力达于拳面,臂伸直高与肩平;同时右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2)劈拳:右拳向左、向上经头上方向右下快速挥落,臂伸直,高与肩平;目视右拳。(3)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反撩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

2.1.2掌法

(1)推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力达掌根。两掌交替进行。先屈肘,掌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3)穿掌: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2.2长拳类少儿武术的基本手法训练

2.2.1教学训练应有少儿特点。教学训练的少儿化是特别针对少儿阶段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少儿学习以重复记忆和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技术性传授,以示范为主,从而充分展示武术技巧的魅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少儿学员的注意力,学员注意力集中了就能保证相应的教学效果。

2.2.2 训练中要注意激发少儿学习兴趣。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应该带动学生对参与本次训练的积极性,少年儿童都好动坐不住、喜欢新鲜的事情,不喜欢对同一件事情的太多重复,所以教学的时候,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避免疲劳现象的产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游戏,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少儿学生有较高的吸引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2.2.3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在武术训练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少儿的心理特点,对其多加鼓励和表扬,让少儿对这项运动的信心大增,和提高对这项运动的喜好程度。经过调查发现,少儿们都喜欢被表扬,表扬之后,对其运动的喜爱程度大幅度提升,同样自信心也大增信,进一步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 。

2.2.4 结合实际情况,让少儿清晰认识自己。既然来进行武术训练,每一个少儿都想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中也想快速的通过自己自己努力,得到武术教练员对自己的肯定。鉴于如此,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应该让少儿快速并且及时的告知训练效果,让少儿知道自己在训练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级数动作哪里对了,哪里错了,错误的技术动作得到纠正,正确的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2.5 训练中多采用重复训练法。在训练长拳手法时,一般都是采用重复训练的方式,主要还是练习动作,从开始时的学习掌握逐渐到成型巩固,期间不断进行纠正错误手法。在训练基本步型的时候,都是根据少儿的实际情况而定,进行合理安排。随着训练的深入,训练水平肯定也得不断提高,负荷量同步增加,同一个动作,重复次数也大大增加。

2.3影响少儿武术长拳基本手法的一些因素。在长拳类武术基本手法训练中,基本手法训练的效果被有些因素严重影响。应当严格遵循少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寻找一个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少儿进行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快速提高其训练成绩。

2.3.1生理特征方面。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他们的骨髓还想对比较柔软,虽然弹性大,但是硬度还是很小的,虽然不容易断,却比较容易弯曲导致变形。而且,少年儿童关节窝位置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以及软组织都比较薄弱松垮,因此少年儿童的关节柔韧性好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大。这样虽然活动性以及柔韧性容易快速发展,但是关节不是特别牢固,在遇到外力情况下容易导致脱位。

所以,我们在武术训练以及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跳跃时不要发力过猛,避免长时间、大负荷的作单一肢体活动,在静止性动作时应该多休息,多尝试变换和着力点,避免脊柱过分弯曲,导致骨盆和肢体畸形。要有计划性的训练小肌群和伸肌的力量,从而促进少儿肌肉发展。学龄儿童不要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身体训练,要关注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2.3.2思想方面。在训练初期,有些孩子就放弃了继续训练的机会。一种情况是因为他的意志力和承受力比较弱,只凭一时心血来潮,随着训练的进行产生了消极、枯燥的情绪。另外一种是孩子本身就对武术没有认知,完全是家长的安排,要培养少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思想教育。

2.3.3训练方法方面。少儿武术训练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去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是艰巨的,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时时处处关心少儿运动员,包括生理心理等特点,根据其特点,建议一套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体系等,有利于提高武术训练的效果,利于少儿身体发育。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作为武术套路里的一份子,都是很重要的。

3.1.2更好地学习运用手法,可以减少手法的扣分点,为手法与难度技术的连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议

3.2.1任何运动,都得有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同样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也不例外,因此要多方面去考察一个少儿的特点,(包括少儿的生理,心里等特点)为其选择一个最正确的方法,逐步提高训练成绩和水平。

3.2.2在学习中,少儿易犯耸肩、屈臂的错误动作,要加强身体的放松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和协调性,改善各协同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谷晓芽.浅析初级长拳套路的教学研究[J].朔州日报,2011.4(7):235-236.

[2]徐亮,张莉.对武术长拳套路教学方法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9-130.

[3]陈家群.武术长拳动作特点探析[J].中国武术研究,2012.(7):76-77.

[4]康兴.普通高校武术长拳类教学方法浅析[J].武术科学,20006.(6):145-146.

上一篇: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 下一篇: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患者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