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5 07:23:48

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开创中国电视史同类节目收视率的高峰。如何策划、编排、制作本土版的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满足当地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收看需求?对于地市级电视台来说,在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外台成功的节目样态和形式的同时,结合所在电视台实际有效变通,在突出贴近性、本土化特色的基础上化繁就简、因地制宜,不失为节目创新改版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本土;模仿;突破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74-02

2014年10月咸阳市广播电视台外宣部利用新台址启用的契机,在人手紧张、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联络各方资源,勇于突破现状,在新近改版的《欢乐七彩风》栏目中,连续播出三期《加油!宝贝》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

这三期节目内容定位准确,从前期节目策划和拍摄到后期配乐选择及节目包装、制作等各环节都下了一番功夫,充分体现了主创人员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良苦用心。

《加油!宝贝》每期节目以四、五对父子的生活体验为线索,采用纪实手法记录下两天一夜的时间里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再现了孩子在面对栏目组设置的一系列挑战时表现出的真实、有趣的童真;也让一同陪伴的父亲们从这些游戏环节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体察到自身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了节目寓教于乐的功能。

一、《加油!宝贝》的节目特点

(一)精心选择节目主角,体现节目的本土化色彩

三期节目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4位在四到六岁之间的孩子,作为节目的主角,他们外形可爱、个性迥异。而他们的父亲也是来自咸阳市社会各界的普通80后。他们没有光纤的外表,也没有显赫的声誉,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年轻父亲。这样的选择凸显了节目的贴近性和本土化。尤其是这些孩子在完成节目组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时的种种真实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节目运用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下孩子们在捡拾鸡蛋、买菜、种菜籽等任务环节时真实、生动、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并配以有趣的音乐和多样式的字幕,在笑声迭起的同时让观众不由得会想到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父亲就像是邻家的某某父子俩,一下子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

(二)精心选择拍摄地点,实现外景地经营方和节目双赢

三期节目分别在咸阳市的三处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地袁家村、白村、大石头村拍摄完成。这些拍摄地点都是咸阳市近年来家喻户晓的旅游明星村,也给节目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景拍摄点。这些旅游景点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营销模式能够充分满足节目策划的要求,能够让孩子们在其间参与农事体验、感受大自然情趣,在食、住、行、娱的过程中真实展现童真。

相信随着节目播出后,这些旅游景点也会持续升温。这种双赢的目的也通过节目得以实现,为今后节目的外景选择打好了前站。

(三)灵活运用字幕,让人印象深刻

《加油!宝贝》节目非常注重对于字幕的使用,节目的主旨就是采用纪实手法,真实再现孩子们在各种环节中的稚嫩表现。许多具有价值的提示信息以及烘托气氛的作用都通过字幕的运用再次强化。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四)大量运用配乐,丰富节目的感染力

专题节目中的配乐具有特殊的概括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延伸和深化画面内容和语言内容[1]。这三期节目中精心选用了近30段不同风格的配乐,如:《葫芦娃》《公鸡进行曲》《乡间的小路》《西游记》等耳熟能详的主题乐曲,以及《狐狸叫》《小苹果》《Trouble Maker》等流行乐曲,还有电视剧《天堂餐馆》的配乐《なぞなぞワル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的电视原声《What Is Dancing》等等。大量贴切、恰当的配乐,有效地增强了画面感染力,烘托了节目气氛。

(五)节目中父亲的真情讲述,让同龄人感同身受

节目中年轻的爸爸们通过镜头道出自己的心声:“我希望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和他妈妈更多地去关注他的生活细节,陪他一步一步、一天天地去成长”、 “宝贝,你真的很棒,爸爸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进程中不断地进步更加地坚强”、“看到小孩一步步离我远去,看到了一个背影,就有点心疼,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我就很担心,”、“我这是个男孩,他一转身,我很高兴,觉得他长大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和阅历吧”、“孩子是需要历练的,都有一个从不行到行的过程,如果家长一直护着他,他可能永远长不大”、“我欠孩子的比较多,在今后会带着孩子出去多转转,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这些平实的语言不仅仅是这些爸爸们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独自陪伴孩子的切身感受,也给观众中年轻的父亲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温情的亲子教育课。

特别是节目结尾处的《专家点评》环节,邀请到中国成教协会学前教育培训基地理事晁洁女士,对参与节目的孩子和父亲的种种表现给与了点评,也道出了亲子教育的规律和常识,使得节目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地市级电视台来说,能够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外台成功的节目样态和形式,不失为节目创新改版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受到人员素养、节目经费、技术设备、策划协调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也是困扰地市级电视人的一个瓶颈。仅从这几期节目内容来看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二、节目细节仍需要改进

(一)节目主题不够突出,略显松散

《加油!宝贝》的情节有些平淡和缺少,内容显得有些平淡和拖沓,如果没有画外音的陪衬和说明,观众会觉得没有趣味。

节目的主题是“宝贝”,因此节目应以孩子为主体,以孩子的真实表现为线索,借鉴和采用纪录片的摄制手法和创作理念,对一些过程,比如:孩子捡拾鸡蛋、孩子被爸爸哄睡觉、孩子领早餐(节目中是爸爸领早餐回来和孩子一起吃)等环节真实记录,用镜头说话、用细节突出主题。在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独立能力、挑战自我等环节要多多着墨。

电视专题节目“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看头”。所以,节目主题要突出孩子面对困难的真实表现。但是对于一些孩子的不愿意参与的实情、给爸爸撒娇以及面对困境时的窘迫甚至哭闹的场面,没能用镜头真实展示这些过程(片中仅有孩子喂鸡时被鸡群吓哭、孩子赖床不起等少量镜头),只是一笔带过,很遗憾。

(二)解说词配音过于平稳和频繁,缺乏俏皮劲儿

解说词配音在专题节目中起到的是叙事、交代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期节目的配音过于平稳,对于一些游戏环节以及孩子们出现窘境时,解说词的配音完全可以变得俏皮和活泼,在创造某种情调、气氛的同时,更好地烘托气氛、表现节目主题。也许是受解说词的限制,节目中的配音未能有效实现声画的和谐统一。

(三)主持人功能在节目中未能充分体现

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要能有效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还要适时引导孩子们朝着节目预设的主题努力。对于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状态要能巧妙启发和引导、激励。这样处理,就能带动现场气氛,激发孩子们的信心,在感染观众的同时,使节目频现亮点和看点。

节目伊始,就应该由主持人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地,随后引出节目的具体内容。节目中孩子们在入住自己抽选的房间、喂鸡时被鸡群吓哭、早吃餐、玩吊桥等各个环节主持人都没能积极介入,或鼓动或调侃或助威或安慰,让观众不禁要问“主持人去哪儿了”?

(四)节目素材可以进一步拓宽

这档栏目可以引入“播出季”的概念,针对情侣、老年人策划、推出一系列成人版的《加油!宝贝》。“宝贝”的概念不仅仅指的是孩子,对于热恋中的情侣、白发苍苍的老夫老妻,他们彼此在对方心中都是“宝贝”。而这些“大宝贝”的参与将会使这档栏目的素材不断的延伸、拓宽,从而使节目在每个播出季都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更好的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观众参与和收看节目。

前文已经说到,由于受到人员素养、节目经费、技术设备、策划协调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如果要持续策划、制作、播出这样的节目,难免会陷入种种要素难以为继的困局。因此,地市级电视台在借鉴模仿外台类似节目成功模式的同时,应结合本台实际有效变通,在坚持节目主题不变的情形下,在突出贴近性、本土化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化繁就简、因地制宜,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本地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收看需求。

参考文献:

[1]夏英杰.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2010(8).

上一篇:在不同体裁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 下一篇:广播发展的三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