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几种养生方法

时间:2022-08-05 07:06:44

文人的几种养生方法

文人由于终日焚膏继晷(gui)地阅读文献,埋头写作,整天伏案工作,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其中不少人又常以烟酒为伴,生活无规律,且长期缺乏体力活动,所以许多才华横溢者,正处在风华正茂时就得了大病,给人以无限的惋惜。

然而,古今中外的文人中,也有不少都是寿者,他们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养生法,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譬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的一生是在“三日无诗却堪忧”、“六十年间万首诗”的勤奋精神中度过的,他一生中生活坎坷,饱经风霜,却仍然活到86岁的高龄,这是与他养生有术、喜爱体育运动分不开的。他在晚年所写的《春感》一诗,是他一生喜爱体育运动的写照。诗曰:“少年狂走西复东,银鞍骏马驰如风。叉渔浪藉漾水浊,猎虎蹴踢南山空。射堋(peng)命中万人看,球门对植双族红。”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40岁时得了心脏病,“面色铁青,喉咙发出沉重的喘息”。人们都惋惜“这颗巨星要陨落了”。但是,雨果却对自己的身体和事业充满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他积极从事养生健身活动,使身体很快得以康复,重新挥笔立著,他60岁创作世界名著《悲惨世界》,70岁写成长篇小说《九三年》,80岁创作剧本《笃尔克玛》,享年84岁。

我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活到100岁,大文豪郭沫若享年86岁,还有巴金、赵朴初、刘海粟等名士都也得享高寿。他们之所以长寿,是由于他们都各自有一套养生的方法,在他们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积极地去锻炼。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静坐法

宋代大文豪坡主张静坐养生,他曾在儋耳建一“息轩”,并题诗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养生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为15分钟至1个小时。近代大文豪郭沫若也提倡静坐养生法。

二、散步法

散步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男女老少人人皆宜,尤其适合于脑力劳动者。通过散步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机体新陈代谢正常化。轻快的散步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从而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散步还能活跃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德国大诗人歌德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当我散步时出现的。”

三、逸游法

文人在读书写作之暇,抽出一些时间,投身于大自然,旅游揽胜,观赏祖国山河的大好风光,能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典型的旅游诗。

四、闲赏法

在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栽花种草,饲鸟养鱼,观赏书画,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的内容,还可以陶情养性,增添无穷的乐趣。明代诗人高濂曾著《燕闲清赏笺》,把赏鉴清玩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手段。

此外,还有不少文人喜欢打太极拳,练气功,自我按摩,或练习多种保健体操作为强身祛病的手段。

上一篇:禅的启迪 第9期 下一篇:十六字健身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