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有效措施及其实践

时间:2022-08-05 06:02:46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有效措施及其实践

【摘要】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从事业农业生产人口的比例非常重。我国的中部、西部、南部等地区都从事着三大战备粮食物质的种植与生产。农业种植面积大,农业水利灌溉用水量必定会非常大,近年来,农业节水灌溉成为了农业生产行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灌溉;节水思考;思路实践

传统的农业生产耗水量非常大。随着农业灌溉环境日益恶劣,可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农业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已然成为农业灌溉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农业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防力量的建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农业水利灌溉状况不容乐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灌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践行落实农业节水灌溉是当前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节水灌溉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阻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因素太多,且过于复杂。农业水利节水灌溉这一观点在我国的发起时间比较晚,且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多年以来,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对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与理论进行的研究,也算是硕果累累,但是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推广,加之我国农民的职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根本无法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对于地方所推荐的节水灌溉置之不理,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花费资金去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导致节水灌溉的公众参与度普遍较低。部分地区建设了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以后,养护制度制定不完善,养护责任不清晰,使得相关的灌溉设备在投入使用以后遭到严重的破坏,后期的养护力量还很薄弱。

以上这些问题都大大的阻碍了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关于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农业水利节水灌溉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人力投入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持。下文我们将对农业水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展开讨论。

(一)技术支持

1、渠道防渗漏技术。对我国所有的水利工程进行规划重建的难度较大,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同时还会耽搁农业生产。针对我国节水灌溉改造基础薄弱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固原始渠道,修缮灌溉水渠等措施减少渠道中的水源渗漏。在进行防渗漏施工时,首先要根据原始渠道的土质、流量、基础性质等特点设计修缮工程,采用先进的防渗材料,选用合适的防渗工艺进行补漏加固。以青海地区为例,我们们可以选用防渗膜料和沥青原料进行补漏与加固,弥补先天土质的缺陷,提高渠道的稳固性和耐腐蚀性。

2、喷灌技术运用。喷灌技术通过管道架设直接将灌溉点引进农田,再利用加压设备或地理优势对水流加压,使喷头喷出来的水形成雾状,直接散落到农作物上。喷灌设备有固定喷灌与旋转喷灌等类型。固定喷灌的喷嘴只能喷洒固定范围内的作物,灌溉面积比较小,旋转喷头的喷洒面积更加广泛。使用喷灌技术时要对作物生长所需水量进行计算,严格控制喷灌时间与喷灌频率,合理设置喷头间距,防止喷灌区重合或喷灌过度影响农作物生长,浪费水资源。

(二)非工程措施

除了工程建设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开展节水灌溉。例如,在农田加盖遮阳网,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水分蒸发;利用生物技术或人工作业进行松土,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吸收率;选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与抗旱苗种,减少农业水利灌溉。

(三)作物管理

1、把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建立农业气候监测系统,在农作物需要用水的时候才进行灌溉,避免盲目灌溉、经验灌溉,提高农业水利灌溉的准确性。

2、控制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将生长高峰期与用水高峰期错开,避免高峰期水资源争抢。

(四)自动化灌溉与信息监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提供了有利形势。发展节水管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灌溉,智能控制农业灌溉。利用现代的监测科技对灌溉水源、种植土壤等进行监测,根据实时监测的信息调整灌溉作业,始终保持灌溉用水处于平稳状态。

下图是一个自动化的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示意图,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框架建设节水灌溉工程。

(五)政策扶持

发展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政策扶持很重要。政府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帮助地方完成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通过工程招标等手段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投入工程建设,加强区域组织合作,统筹发展辖区内的节水灌溉农业。

三、节水灌溉实践

下文我们将以花生的节水灌溉为例,讲述节水灌溉的具体实践方法。

花生开花下针期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期,此时叶面积大,茎叶生长最快,同时大量花针下针形成荚果。加之这个阶段株体大,气温高,土壤蒸发量大,叶片蒸腾量大,因而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掌握时间,科学浇水,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

1.掌握需水规律。花生全生育期需水的总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花针期处于花生生育中期,是需水最敏感的时期。大粒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每公顷昼夜耗水量达60立方米左右;珍珠型中小粒花生耗水量52.1%~61.4%,每公顷昼夜耗水量为18~30立方米。

2.判断土壤墒情。花生开花下针期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时,花量下降,受精不良,果针下扎和荚果发育也逐渐停止;但是,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土壤间隙被水分所充斥,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受阻,地上部分生长趋缓;若遇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根茎倒伏现象,易拔出或埋压花针和荚果,对产量提高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5厘米土壤水分低于6%,20厘米土壤水分低于10%,应立即进行灌溉。

3.运用灌溉技术。花生浇灌方式有三种:即沟灌、喷灌和滴灌。

沟灌:在花生行间开沟,使水在沟中流动,慢慢渗入到植株根部。这样,水分从沟中渗入土壤中,沟灌不必在花生株间行行开沟,可隔行开沟。花生行距为20厘米的,可隔3行花生开一个沟;行距为40厘米的,可隔两行花生开一个沟;接茬抢播的夏花生,因播前没有耕翻整地,土壤板结严重,可行行起沟,以松动土壤,迎针下扎。

喷灌:这种灌溉方式能节水30%~50%,避免开沟时划断花生根系,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

滴灌: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分布在田间的许多滴头,一滴一滴的慢慢渗入到花生根际周围,这种高科技灌溉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应用。其中滴灌带投资少,滴灌管适用数年,不宜损坏。

结束语:

我们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大力推进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开发创新更多的节水灌溉技术,加紧节水灌溉成果转化,各方面要加强资金投入,建立并壮大农业水利节水灌溉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斌; 郭振凯; 涂斌.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有效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106.

[2]饶来焱.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6:57.

[3]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285.

上一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措施 下一篇:浅谈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服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