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8-05 03:58:4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针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实施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筛选出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而研究组患儿采用口服抗生素,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要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抗生素;口服;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男患儿要多于女患儿,通常在冬春季节比较常见。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但不同的给药途径治疗效果均不相同,笔者针对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筛选出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儿有32例,男患儿为19例,女患儿为13例。年龄范围2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5.12±1.4)岁;发病时间为7至73小时,平均发病时间(31.5±2.8)小时;研究组患儿有32例,男患儿为20例,女患儿为12例。年龄范围3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5.22±1.5)岁;发病时间为6至72小时,平均发病时间(32.2±3.1)小时。两组患儿从病程、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31例患儿采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可选择头孢呋辛钠与头炮他定进行治疗,前者剂量为50至100mg/(kg・d),后者的剂量为30至100mg/(kg・d),并且患儿均实施抗病毒、改善微循环、止痛等常规治疗。研究组31例患儿采用口服抗生药物的形式进行治疗,主要服用头炮克肟分散片,使用剂量: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剂量为1.5至3.0毫克,可以根据患儿的自身病况适当的增减剂量。在治疗时需要结合止痛、抗病毒、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疗程为7至10天。

1.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基本体征均恢复正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之前相比,缩小三分之二以上。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基本体征均恢复正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之前相比,缩小二分之一。进步: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基本体征均有好转,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之前相比,缩小程度未达到一半。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的参照组患儿治疗效果要低于采用口服抗生素药物的研究组患儿,参照组患儿治疗总的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

组别 例数

(n) 痊愈率

(%) 显效率

(%) 进步率

(%) 无效率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31 58.06%(18) 22.58%(7) 16.13%(5) 3.23%(1) 96.77%(30)

参照组 31 51.61%(16) 16.13%(5) 9.68%(3) 22.58%(7) 77.42%(24)

3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直肠区与回肠区发生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通常好发于15岁以下的儿童,是导致腹痛的主要因素。通常认为是链球菌血性感染而发生的,但也与寄生虫与肠道中的炎症有直接关联[2]。近几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被广泛应用,同时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率也呈上升趋势。

肠系膜淋巴结主要是细菌通过患儿的胃肠道中破裂的肠粘膜进入乳糜管,导致患儿的肠系膜的淋巴结炎性增加,由于炎性渗出液对患儿的刺激,从而出现腹痛、发热、腹泻、便秘等临床症状。回肠末端中的肠系膜淋巴结很多,在发生病变时会侵袭患儿的末端回肠,通常患儿会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在临床诊断上,应注意与阑尾炎的区别,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特点为[3]:(1)上呼吸道感染史;(2)腹痛部位容易出现病变;(3)腹痛的程度容易变化。

研究证实,由于小儿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很容易出现上肠道炎症与呼吸道感染,如果长期使用静脉给药患儿会出现耐药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生活质量。我院通过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显著效果,口服抗生素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很高。

【参考文献】

[1]彭及城,陈虹余.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27-28.

[2]金松,李丽,王凤云.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0例的诊疗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3(5):834.

[3]宇文阁.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30-832.

上一篇: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