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服用他巴唑 三点需注意

时间:2022-08-05 10:12:41

甲巯咪唑(他巴唑、赛治)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它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降低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使患者的甲亢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以缓解。有的患者在服药1~2周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就认为药物无效,自行停药。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甲巯咪唑可阻止新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但不能对抗甲状腺激素作用,也不能阻止已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此,它的疗效是在患者甲状腺内原已合成的甲状腺素耗竭后才能体现,这一过程需要2~6周。可见,患者不能认为服药1~2周症状无明显改善就是药物无效,而不认真服药甚至自行停药。

此外,目前认为,服用甲巯咪唑的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三点事项:

一、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

甲亢疾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前者程度较轻,后者可导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甚至危及生命。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10×109/升,其中,中性粒细胞2~7.5×109/升。服药前医生通常会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若白细胞及粒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可开始服用甲巯咪唑。服用甲巯咪唑后4~12周是出现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危险阶段,在此阶段,患者需要每周复查血常规。

如果发现白细胞或粒细胞水平有下降趋势,应提高警惕。当白细胞总数

二、服药期间防范肝脏伤害

药物性肝损害也是服用甲巯咪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甲巯咪唑引起的肝损害常在用药后的3个月内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一般程度较轻,停用药物后多能自行恢复。要知道,有时候甲亢本身也可引起转氨酶增高,所以,用药前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基础肝功能,以区别日后出现的肝损伤是否为药物所致。甲巯咪唑引起肝脏受损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但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病,出现黄疸,这些现象在停药后经保肝治疗可以完全恢复。因此,甲亢患者在服药最初3个月内,应至少每2周检查一次肝功能,以及时发现肝脏损害。

甲巯咪唑引起轻度肝损害时患者多无相应症状,仅有肝功能轻度异常,一般不需停药,可减少剂量,加用保肝药物,继续使用甲巯咪唑治疗,但要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如果肝损害显著, 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或患者有厌食、恶心、呕吐伴黄疸等症状时,则应立即停药,及时保肝治疗,肝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三、漏服后应及时补服

根据医嘱,患者应每天分次或顿服(将一天的药量一次服下)甲巯咪唑,避免漏服。因为漏服药物会影响体内的药物浓度而影响疗效,经常漏服会延迟甲亢症状的缓解,还会使已经得到控制的病情出现反复。当患者发现漏服药物时,应该及时补服。如果已到下一次的服药时间,也需要按量补服遗漏的药物,这样才可以维持药物的稳定水平,确保疗效。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甲巯咪唑宜在餐后服用。虽然甲巯咪唑对胃黏膜刺激较小,但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更佳。胃肠道功能不佳的患者,更需要注意服药时间,避免胃黏膜受损,必要时适当加服胃黏膜保护剂,减少服用甲巯咪唑时产生的胃部不适感,提高服药依从性,使甲亢病情得到及时和长久的控制。

总之,甲巯咪唑是治疗甲亢的有效药物,使甲亢所致的消瘦、怕热、多食、大便次数增多、情绪焦躁等高代谢症状得到改善。合理科学地服用甲巯咪唑,定期接受临床医生指导,及时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可以帮助甲亢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Tips 甲巯咪唑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甲巯咪唑适用于Gravse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药物治疗,毒性甲状腺腺瘤、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合并甲亢的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准备,也可用于严重甲亢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前的准备用药。

上一篇:丹棱新旧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下一篇:单光路防爆激光气体分析仪在转炉煤气回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