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博爱:《亲子日记》唤回问题儿

时间:2022-08-05 03:53:45

以爱博爱:《亲子日记》唤回问题儿

心痛难抚,除了流泪她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2003年10月的一天傍晚,王得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不久,儿子的班主任周老师打来电话,要她无论如何马上到学校去一趟。周老师的语气十分生硬,王得英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难道儿子张奇又在学校犯什么事了?放下电话,她急匆匆赶往儿子所在的中学。

今年41岁的王得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同是四川绵阳一家工厂的工人。1993年,随着丈夫下海经商在外有了新欢,家里从此硝烟不断。1994年,王得英悲愤地提出了离婚,她没向丈夫要一分钱,只带着5岁的儿子净身出户。1997年,由于工厂效益不好,王得英下岗了,无一技之长的她只好靠打短工挣钱与儿子相依为命。让她备感欣慰的是,儿子一向聪明、听话,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儿子上初中后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经常旷课、逃学,成绩一落千丈,让她伤透了脑筋。

在校长办公室里,班主任老师告诉王得英:儿子张奇期中考试科科亮红灯,三番五次在下晚自习后翻出围墙到学校附近的网吧通宵达旦地上网打游戏;就在昨天晚上,他把一个小个子男生堵在楼梯里抢走了50元钱……

王得英气得一阵眩晕,脚下差点站不稳。而在一旁的张奇似乎根本没在意她的到来,旁若无人地颠着脚,一会儿耷拉着脑袋看着脚尖,一会儿扭头翻眼望望天花板。望着儿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王得英真恨不能上前抽他两巴掌!

回到家,王得英喝令张奇跪在地上,用鸡毛掸子狠狠地抽他,“你为什么不争气不学好?这些年妈妈一个人容易吗,既要挣钱又要操心你。你这样能考上大学,今后能有出息吗?你能不能体谅一下妈妈,为妈妈争口气啊!”张奇仍无动于衷,恨恨地咬牙挺着。突然,他一把夺过鸡毛掸,瞪着双眼冲王得英吼道:“大学!大学!你嘴里除了学习学习,还有什么?你有出息,怎么连爸爸也守不住,给我一个残缺的家!”王得英愣住了,举在半空中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望着儿子头也不回地冲进卧室“嘭”地一声关上门,她瘫坐在凳子上,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

第二天,气愤的王得英把张奇锁在家中让他反省。中午,她回到家推开儿子的房间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地上一片狼藉,儿子坐在床沿上,脸色苍白,左手腕流着血,已经染红了一大片床单。王得英赶紧撕下一条床单用力扎住伤口,背起儿子心急火燎地往医院跑。幸好抢救及时,张奇保住了性命。

儿子的自戕,让王得英在震惊之余开始反思:小学时,儿子品学兼优,为什么一到中学就变成今天这样?是自己太相信他已长大懂事,监管不力?还是自己只顾挣钱,给他的关爱太少?

一周后,见儿子在家呆不下去想回学校,王得英领着他来到学校承认了错误并向班主任老师保证今后一定痛改前非。为了让儿子感受到关心与呵护,王得英省吃俭用买回鸡蛋和牛奶,每天早上,她六点钟就起床给儿子煮好鸡蛋热好牛奶,守着他吃完,然后一路护送他到学校,在校门口再三叮咛:一定要守纪律,把学习搞上去。晚上7点,哪怕自己再累也要准时到校门口接儿子回家。

张奇虽然对此极为反感,但没再干违反纪律的事,这让王得英心里多少感到一丝慰藉。她相信只要多一些关爱,儿子终究会走上正道的。可不久后的一件事,让王得英刚建立起的信心丧失殆尽。

2004年1月的一天,因为加班王得英赶回家时已经是晚上9点,奇怪的是儿子并没在家。12点,当她找遍儿子所有同学的家后,终于在一家网吧里发现了他。昏暗拥挤的网吧里,儿子神情专注地坐在电脑前,叼着烟,全然没在意母亲就站在他的旁边。老板告诉王得英,张奇已经在网吧里玩了整整一天了!

那一刻,王得英感到心力交瘁。除了流泪,她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无声唤儿,

单亲妈妈泣血补写《亲子日记》

张奇又回到了老样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经常逃课溜进网吧玩得昏天黑地,只有没钱的时候才想起回家,想起她这个妈妈。看着儿子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王得英痛心不已却又毫无办法。

带着最后一线希望,王得英来到学校求助于儿子的班主任周老师。在了解王得英的具体情况后,周老师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期望值太高和由此而生的唠叨。

王得英回头想想,的确如老师所说。从上幼儿园开始,儿子身上就被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她希望儿子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出类拔萃,长大后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她没少在他耳边唠叨: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讲的全都听懂了吗?考试排名第几?时刻教育他从小要有远大的理想,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才是最优秀的……

周老师分析道,王得英过高的期望值给儿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她喋喋不休的唠叨开始厌烦,以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处处和她对着干。周老师告诉王得英: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她能化有声的唠叨为无声的教育,让儿子张奇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个单亲妈妈辛酸的爱,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怎样才能使儿子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王得英想到了和丈夫离婚十几年来,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她一个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呀,而这些恰恰又是儿子最不了解的。自己何不把这些以《亲子日记》的形式写下来,用无声的亲情去教育、感化儿子?

2004年2月起,王得英开始了她艰巨的工程。每天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强打起精神坐在灯下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的记事本,她一边翻看,一边流着泪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逐渐记录下和儿子在一起的无数个充满甜蜜与幸福、辛酸与心痛的日子:

1989年7月5日

橘红色的灯光映着你粉嘟嘟的小脸蛋,儿子,望着你熟睡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躺在手术台上的情形。那时,妈妈浑身失去了知觉,心里担心极了,生怕你生下来缺鼻子少眼的。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声,妈妈看见了你的模样:湿漉漉的头发,眯着的眼睛,张着小嘴哇哇直哭……医生告诉我你是个健康漂亮的宝宝时,那一刻,妈妈流泪了,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幸福!

1990年5月2日

儿子,今天是你学会走路的日子。开始,你挪动着小脚摇摇晃晃不时跌倒在地,妈妈不停地上前扶你。最后,看到你不要搀扶就能成功地走完一大段路时,妈妈由衷地为你高兴。儿子你要记住:人生开始的关键几步你一定要走好,如果不小心跌倒了也没关系,因为有妈妈扶着你,但妈妈不能永远扶着你,最终的路还得你自己去走。

1991年8月21日

望着你高烧昏迷不醒的样子,妈妈的心都要碎了,都怪妈妈太大意!医生在你的手上每扎一针,妈妈的心就要痛一下,那一针就像扎在妈妈身上,因为你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呀!从晚上到天亮,妈妈一直守在你的身边,流着泪不停地呼唤:“儿子,醒来吧!”

1995年4月6日

天下着倾盆大雨,妈妈一手撑伞一手抱你向郊外的一间破民房走去,分不清脸上淌着的是泪水还是雨水。儿子,从今天开始,这间破旧的小屋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母子俩将在此相依为命。因为,爸爸不要妈妈了。当爸爸要把你从妈妈身边夺走时,妈妈死活不同意,因为妈妈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再说,你那狠心的爸爸对这个家都不负责,他还会对你负责吗,会对你好吗?妈妈宁可抛弃一切,也不愿丢下你!

1995年11月2日

几天前,好心的邻居给妈妈介绍了一位叔叔。叔叔很喜欢妈妈,妈妈也喜欢他,但妈妈却拒绝了。妈妈看得出,他对你的态度不冷不热,不会像爱亲生儿子那样爱你。所以,妈妈决定把所有的爱都给你,就是孤独一辈子,也无怨无悔!

1997年8月3日

妈妈终于找到了下岗以来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私人塑料袋厂清理垃圾袋,很脏,很累,高高的烟囱里冒出刺鼻的浓烟,呛得妈妈气都喘不过来了。

1998年4月3日

妈妈又失业了。说干了口水,终于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搅拌沙浆的活,每天要干10来个小时。第一天,妈妈的手就起了血泡。晚上,你问妈妈累不累,我说一点都不累。其实,哪有不累的呀,一天下来,妈妈全身的骨头快散架了。但为了你,妈妈吃再多的苦都愿意!

1999年6月1日

儿子,今天是你的节日,也是妈妈最自豪的一天,因为你被光荣地评为了“三好学生”。和你站在领奖台上面对台下热烈的掌声,妈妈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妈妈吃的苦受的累值得,你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妈妈为你骄傲!

2002年5月23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你变了。变得任性、固执、叛逆、不思进取,不再听我的话。那天晚上,我问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你什么都没说,看了我一眼就转身进了卧室。你可知道,你那冷漠敌视的眼神凉透了妈妈的心?

2002年10月5日

天灰蒙蒙的,像妈妈此刻的心情。儿子,你怎么能和同学打架呢?在妈妈眼里,你一贯是个听话的孩子呀!更让我痛心的是,你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儿子!你知道吗,班主任周老师告诉我你的这些情况时,妈妈的心痛得就像是被人狠狠刺了一刀。儿子,在你和同学打架、进网吧玩游戏、学习不认真时,你有没有想过,此刻,你的妈妈正顶着烈日或冒着倾盆大雨拼命地干活?

2003年10月28日

妈妈做梦都没想到,你会自杀!看到你的鲜血染红床单,妈妈的心也在滴血。如果你死了,妈妈也不想活了!你脱离危险后,我守在你身旁,反思了整整一夜。是我错了?是我的期望值太高给你的压力太大让你承受不了?如果是这样,你要理解、原谅妈妈的心情……

2004年1月10日

当我得知你已经在网吧里玩了整整一天,我真不知道该是骂你还是打你。当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所有的心血都是白费,妈妈真的要绝望了。多少个夜晚,只要一想起你,妈妈的心就一次次被掏空,泪流到天明……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王得英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写着写着,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打湿了笔记本。多少次,她停下笔在心里呼唤道:“儿子,迷途知返吧!”

以爱博爱,问题儿子正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4个多月过去,三本厚厚的《亲子日记》终于写完了。一个周末的下午,王得英悄悄地把日记放进儿子的书包,希望儿子在学校能看见这些浸透着她泪水的日记,明白她的一番良苦用心。

那天,回到学校上晚自习时,张奇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地打开书包找书,发现里面放着厚厚的三个笔记本。好奇之下,张奇翻开笔记本一看,竟然是妈妈的日记,日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他和妈妈的。看着看着,他的眼泪就无法抑制地流了下来。因为有老师和同学在教室里,他只好咬牙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晚上,其他同学就寝后,他一个人偷偷来到厕所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妈妈写的日记。看完后,他禁不住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莹莹泪光中,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仿佛看到了妈妈风里来雨里去的忙碌身影,看到了妈妈忧伤绝望的眼神……

整整一周时间,张奇的耳边都回荡着妈妈的泣血呼唤:“儿子,迷途知返吧!”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懊悔不已,妈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自己太对不起妈妈了!

周末下午放学后,张奇在粉石厂找到了打工的王得英。粉石厂里响着隆隆的轰鸣声,弥漫着呛人的烟尘。透过烟尘,张奇看到妈妈戴着口罩,正弯腰把一大口袋沉重的碎石头往库房里搬,头发、眉毛上全是粉尘,汗水在清瘦的脸庞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长这么大,他从没有这样端详过妈妈:妈妈老了,瘦了!她全都是为了自己呀!张奇不禁鼻子一阵阵地发酸。晚上回到家,他“扑通”一声跪在妈妈面前,眼泪像山洪暴发一样流淌下来,“妈妈,看了你写的日记我才知道,为了我,你做出了多少牺牲,你的心里有多苦!妈妈,我对不起你!你能原谅我这个不听话的儿子吗?我今后一定改,不再惹你生气……”面对眼前的一幕,王得英如在梦里。看到儿子终于幡然悔悟,她禁不住喜极而泣,紧紧地搂着儿子,就像搂着一个崭新的希望。

从那以后,张奇像变了一个人,他一点点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由于落下的功课太多,每天晚上他都加班加点地自学补习。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心疼妈妈,利用学习休息的间隙干些拖地、洗碗的家务活,为王得英减轻负担。

2004年放暑假,张奇不再像以往那样到处闲逛,而是来到妈妈打工的粉石厂,他要亲身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第一天下来,张奇累得浑身的骨头都快散了架,手上起了豆大的血泡,王得英心疼地劝他不要去了,但张奇一想到妈妈为了自己十几年来每天都是这样辛劳,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早早地起了床不顾妈妈的劝阻来到粉石厂,在弥漫的烟尘和刺耳的轰鸣声中搬着一袋袋沉重的石头。

暑假结束,又黑又瘦的张奇从老板手里接过500元劳动所得时,才真正体会到妈妈挣钱是多么不容易,他想到的头一件事就是用这笔钱为劳累的妈妈买一套衣服,然后用剩下的钱交学费。那天,看见穿上新衣服的妈妈从没像现在这样漂亮,张奇感到无比自豪。王得英也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现在,张奇正为着他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王得英却认为儿子能否上大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正在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知错能改,富有爱心,积极进取。这是一笔比什么都宝贵、重要的人生财富!

上一篇:“三高女”配蓝领 下一篇:我父母的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