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个月小儿的游戏

时间:2022-08-05 02:33:58

17―18个月小儿的游戏

小树长高了

目的:训练小儿俯卧、跪立、下蹲、站立的动作,并在改变姿势的过程中,锻炼上肢、下肢、腹背的肌肉,使小儿会改变自己的姿势进行活动。

玩法:游戏前,成人带小儿到公园里去,指给小儿看大小不同的树并告诉孩子,小数苗长起来就变成高大的树。让孩子对小树长高了有感性的认识。

游戏开始时,让小儿俯卧在地毯或铺了席子的地上,两手向前举起伸直,成人拉着小儿的两手说:“小树苗,快长高!”同时拉着小儿的双手向上提,小儿就势从俯卧位改变为跪位。成人接着再说:“小树,小树,快快长高!”并拉着小儿的手再往上提,使其从跪位改变成蹲位。成人重复再说:“小树,小树,快长高,快长高!”并同时拉着小儿的双手再向上提,让小儿站立起来。

提示:刚开始时,成人应握住小儿的手腕部;最后到站起来时,可握着小儿的手部,动作不宜太重。

捉蝴蝶

目的:训练小儿平稳地学跑,活动四肢,眼手协调地追捉蝴蝶。

玩法:游戏前,成人先带小儿去公园观看。成人跑步追捉蝴蝶,让小儿认识蝴蝶。

1.成人用纸做个蝴蝶挂在小棍上,并摇摆着吸引小儿去追捉。开始时,可摇动得慢一些,让小儿有机会捉到。以后逐渐摆动快一些,最后成人慢步四处跑,逗引小儿追随蝴蝶去捕捉。每次故意让他捉到,并及时赞扬他,以提高他的兴趣。

2.成人用纱巾做蝴蝶的翅膀,披在双肩上,用双手拉着纱巾的两端上下摆动,做蝴蝶飞的动作。边跑边对小儿说:“蝴蝶飞来了,宝宝快来捉。”小儿跑着追蝴蝶。跑了数圈后,成人渐渐放慢脚步,故意让小儿追到。

游戏进行数次后,让小儿扮演蝴蝶,练习跑步,成人在后面追,直至捉到蝴蝶为止。

提示:注意小儿跑的速度不要太快。经过多次训练后,在跑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速度。

动物手影

目的:培养小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促进其对动物的认识并使情绪愉快。

玩法:游戏前,先让小儿认识猫、狗、鸟、鸭的实物或图片,并让小儿学这些动物的叫声。

游戏时,成人在阳光或灯光下,借助光的照射,将猫、狗、鸟、鸭的手影反映在墙上,让小儿注意观看影像及动作,并对他说:“宝宝看看墙上什么东西在动?”让小儿猜。若猜不出,就模仿影像动物的叫声启发小儿。若是小儿仍认不出来,就将动物的图片贴在墙上,让他观看,并教他模仿这个动物的叫声。小儿若能跟着模仿叫声,要及时称赞鼓励,以提高他继续进行游戏的积极性。

提示:成人事先应自己学会各种手影表演的动作。

指出部位在哪里

目的:正确地认识眼、耳、鼻、嘴、手、脚的各个部位并能指出,跟着学讲名称。

玩法:事先准备一个娃娃(或一张孩子的全身图片)。

进行游戏时,成人指着娃娃的脸告诉小儿:“这是娃娃的眼睛。”握着小儿的手指去指着娃娃眼睛的部位让小儿认识,同时教他讲“眼睛”,让他模仿发音。然后再分别指耳朵、鼻子、嘴、手、脚等部位并认识,再教发音,让孩子学讲。

经过数次教认及发音后,再问小儿:“娃娃的眼睛在哪儿呢?”启发小儿去指出,并发出这个词的音。同样依次问耳朵、鼻子、嘴、手、脚等部位,让他指出并学发音。小儿指对了及时赞赏表扬,没有指对,再重新教。

提示:此游戏还可变换,请小儿指成人的这些部位,然后让他指自己的这些部位,并说出名称。指他自己的五官时,可以让他照着镜子边看边指。

上一篇:满1岁婴儿毕了业,终于成了幼儿(下) 下一篇:大蜥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