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对经典物理中波与粒子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22-08-05 02:05:19

波粒二象性对经典物理中波与粒子的继承和发展

量子力学作为近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另一基石为相对论),在人类对于自然定律的认识以及人类活动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对于量子力学中能量量子化、光的粒子性、粒子的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关系等概念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该概念承接了经典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粒子与波,同时也衔接了波的概率解释等新概念。但是,由于高中教材的主体集中于对经典物理的描述上,而在物理图像上,量子力学相对于经典物理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给高中生在该问题的理解上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误解。本文希望通过对经典物理中波粒子这两种物理概念进行梳理以及分析,来帮助高中生形成一个正确而清晰的物理图像。

(一)经典物理中的粒子与波

在经典物理中,一般认为波和粒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在经典物理中,一般认为粒子是在空间中独立离散的存在的物质,并且具有一定大小和质量,比如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31千克,虽然很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间接地测量出来。此外,当粒子在某一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时,该粒子的速度大小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力在此时起到了阻碍或者加速运动的作用,改变了粒子的运动状态。而当两个粒子碰撞时,会产生动量的交换,若是在非弹性碰撞的条件下,还会有动能的损失。

与粒子不同,波是振动的传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要依靠介质而存在的机械波,另一种为不需要介质也可以存在的电磁波,两者都无法在空间中占据一定的体积,因此也没有质量这个概念。由于波是一直运动着的,因此无法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虽然波一直在保持运动,但是其运动状态又与粒子的运动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

(二)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

通过上节的描述和对比,我们发现波和粒子无论在存在形式还是运动状态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是说在经典力学中,波和粒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现象。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在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粒子的特征,在哪些方面又体现了波的特征。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认为一切可承载能量的载体都是粒子,比如说在经典物理范围内的粒子,以及在量子力学中才体现出粒子性来的光子,此时的粒子,已不再要求其必须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由于没有绝对的静止,所以根据德布罗意的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可以推知,一切的粒子都存在着波动,从而经典物理中相对静止的观念不得不被放弃。在量子力学中,一切的粒子的行为具有了波长,频率,但是此时的动量与能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普朗克常量,这是在经典物理中,无论波还是粒子从未存在过的,因为这两个公式将粒子运动独有而波动没有的动量,波动独有的而粒子运动所没有的频率和波长统一了起来。由式子(3)可以看到,由于在经典物理一般处理的是动量比较大的物质,而普朗克常量又是一个很小的数值,因此其波动性没能体现出来。虽然粒子运动时具有了波的行为,会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比如劳厄衍射光栅实验以及戴维逊和汤姆逊利用晶体所做的电子束衍射实验所验证的那样,但是,在受到力或者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时,粒子依然保持着经典物理中粒子的特点,其运动状态(比如说动量和能量)依然会发生改变,比如在康普顿实验中我们知道,经过石墨散射后的X射线的波长会变长,能量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放弃经典物理中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不会改变的法则。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发现波粒二象性既没有完全采用粒子的全部性质,也没有全部采用波的全部性质,在存在形式上保留了粒子离散性的特点,在运动形式上保留了波动的特点,但是在受力或者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时又保留了粒子的特点。除了在两个经典物理概念中各自继承的概念外,还通过公式(3)、(4)等概念,扩展了我们对物理学的认识,公式(3),(4)也是量子力学超越经典物理,并将粒子性质与波动性质统一起来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