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当与人相随

时间:2022-08-05 01:09:50

思考当与人相随

眼前总是浮现那一幕:

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利用晚上一点空闲和参加一个会议的贫困县代表座谈,想了解基层扶贫工作的一些关键问题。座谈的有分管扶贫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和县扶贫办主任,十几个代表得到了发言机会。发言中,过半的人讲的过半的话是套话,预定的两小时座谈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不发言的呢?有的出去打电话,有的出去上厕所,有的出去抽支烟,进进出出不断。晚上,哪那么多电话?两小时,就那么憋不住?

我便一直在想,这么好的反映问题、交流思想的机会,为什么或说套话或心不在焉?原因恐怕主要还是没有思考、没有思路,所以谈自己的事无内容,听人家的话无感触。

因此,便想说说养成思考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优秀是一种习惯”,这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先天的自然与后天的习惯是美德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前者为德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简言之,就是“生于天性,成于习惯”。

聪明来自学习,智慧源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有新的发现与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扶贫干部应该具备这样的习惯。

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这番话包含扶贫工作的多个关键词,其中之一是“艰巨”。

艰巨意味着困难、困境、困惑,而解困首先需要思考。

举一例,为什么在全国贫困人口总量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比较突出的原因,一是计划生育问题。现在全国人口因为计划生育降得很快,而民族地区出生率很高,加上本身发展速度又没人家快,资源的平均份额就大幅度降低了。再就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特别是语言的问题,虽然现在开始重视双语了,但实际上就在几年前,双语在民族地区还是推不开的。如果不解决双语的问题,不解决能够走出来的问题,受到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他们就被隔绝在大环境外了。

还有,产业扶贫往往离不开能人带动,能人往往是富人,而富人带穷人最大利益总是落到富人手里。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少是很尖锐的,看在眼里而不思考,问题就会一直难以解决。

应该说,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勤于思考。有些工作,按部就班影响不大,但有些工作,比如扶贫这类容易滋生诸多议论,有很多现实问题必须逐步解决的工作,就必须勤于思考。我们不一定要每个人都写出《国家思考录》这样的兼具广度、深度和难度的鸿篇巨制,但一个扶贫工作者,经常性地不同程度地写点扶贫思考录,意义不言而喻,效果当可预见。

诚然,每个人的天分不同,但天分的差别不是最后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只是让一些人先走了几步,而这几步和到达终点所需要走的距离相比,实在是少到可以忽略。习惯思考的人,会出现很大的加速度,哪怕初速度再小,随着努力和思考的叠加,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变化时时发生,问题常常滋生,难题每每出现。足思方能多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习惯性地去思考如何解决,是没有多少难关跨不过的。

上一篇:提高生物学科阅读素养 促进学生学科发展 下一篇:特色产业扶贫造就“青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