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乡镇评估工作意见

时间:2022-08-05 12:33:58

教育强乡镇评估工作意见

一、领导与管理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治教。

2、把教育事业列入镇乡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落实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教育体系完备。

3、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乡镇领导和学校建立联系点,并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司其职、负其责,形成了尊师重教的环境。

4、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村办学的责任落得实,效果好。

5、乡镇布局调整规划落实到位。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依托,川原乡镇全部撤并了300名学生以下规模的完全小学,山区乡镇实现了集中办学目标。

6、镇乡教委(教育组)人员配备齐,职责明确,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管理和服务工作搞得好。

二、条件保障

7、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

8、对中央、省、市转移支付和项目专款管理规范,无挪用现象;积极扶持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收效明显。

9、小学、初中的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达到省颁标准,托幼园所达到省上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校舍全部实现砖木结构化,其中川原楼房化学校达到80%;凡小学服务半径超过3公里以上的学生,初中服务半径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能够住宿,寄宿制学校安装有供暖锅炉。

10、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有一定数量的窗口学校。

11、重视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中心小学部室达到一部十三室(少先队大队部、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乐舞蹈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心理咨询室、读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完全小学达到一部十室(少先队大队部、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音乐舞蹈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读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内设配备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初中内设达省颁一类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内设配备达到省上有关规定的较高标准。

12、按规定镇中心小学建立了足够的劳动实习和勤工俭学基地。

三、干部和教师队伍

13、重视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有干部培训计划,有考核要求和奖惩办法;中小学领导均持证上岗;涌现出一批县级优秀校长。

1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按学科和编制配齐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生全部使用在教育岗位;中小学及托幼园所教师岗位合格率均达省颁标准;有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的措施,效果好;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权益能得到落实和保护;培养和涌现出一批市、县级教学能手和新秀。

15、寄宿制学校配备有素质高,能力强,有爱心的生活指导和管理人员。

四、教育质量和效益

16、所有学校在验收前通过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且优秀率达到80%以上。

17、学校管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成绩显著。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到省颁标准,有控制学生流失的具体措施;实施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措施,有经验、有典型;重视并抓好教育教学改革,镇(乡)中心教研组作用发挥得好;中小学承担县级有关教育教改项目并取得成果,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重视抓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学生无犯罪现象;中小学教育质量在本县处于领先地位;重视抓学前教育,镇(乡)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学前班办得好;弱智儿童和盲、聋、哑儿少能随班就读。

18、教育综合改革,三教统筹工作效果显著,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有专兼职教师,有实习基地或巩固实习场所。

19、重视发展成人教育。镇(乡)政府有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镇(乡)农技校办学规范,内设齐全,在全县属一流水平,村农技校办学面达lOO%,有校舍、教员、教材、教学计划;围绕本地区主要产业搞好农技教育和科技推广,使60%的从业人员受到培训,学有所得,《扫盲工作条例》落得实,15周岁人口中非盲率,青壮年人口中非盲率达到规定标准,有杜绝新文盲产生的具体措施和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措施。

五、程序、办法和表彰奖励

20、教育强镇(乡)的命名表彰每年进行一次。其程序是,各镇(乡)政府对照标准,先行自评,认为达到标准后,以镇(乡)政府名义向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写出自评报告,由县区组织督学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市上提交书面报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终评验收。

21、新评估标准下发后,年以前获得市级教育强乡镇称号的,在三年内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重新评估一次,不合格者取消称号。复评程序为:乡镇自查,县区初评,市上复评。

22、教育强镇(乡)的确定以市级终评为准,由市政府发文表彰,合格乡镇奖励5万元。复评乡镇合格者奖励2万元。

上一篇:为残疾人办实事工作意见 下一篇: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