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学地理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04 10:51:39

广西中学地理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广西 中学地理教师 现状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11-03

为了解广西地理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们于2012年5月至8月对广西各个市县的地理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男性18人,女性20人。调查对象所在地分别是:钦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桂平市、玉林市,一共调查了18所中学。下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广西中学地理教师自然现状

(一)学历状况

所调查教师100%为在编教师,高级占21.1%,一级占47.3%,二级占31.6%。共调查高中地理教师28名,其中本科学历25人,研究生2人,占所调查高中地理教师总数的96.4%;大学专科学历1人,占所调查高中地理教师总数的3.6%。据教师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方可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所以广西高中地理教师合格率为96.4%,还有3.6%的高中地理教师学历不合格。本次调查初中地理教师共10名,其中,本科学历6人(地理专业2人,其他专业4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60%;大学专科学历2人(地理专业毕业的0人,其他专业2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20%;专科以下2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20%。有些学校是由工作量不饱满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地理课教学任务。

从统计数据分析(见表1),按照国家教师资格管理规定,广西高中地理教师学历合格率较高,而初中地理教师有20%学历不合格,学历合格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地理专业。

(二)年龄、教龄结构

所调查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年龄绝大多数在45岁以下,占所调查人数的92.1%;50岁以上的仅2人,占所调查人数的5.26%。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占60.5%,5年以下的占15.8%,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应聘地理教师的大学毕业生产生就业压力,因为大多数学校想聘用教龄高且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您在本校工作的时间”的调查中,5年以下的有48.6%,而10年以上的也有40.5%,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想留在本校继续工作。

(三)从业态度

关于中学地理教师的从业态度(是否热爱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仅有1人(占调查人数的2.7%)表示不感兴趣,但“非常感兴趣”的也只有21.6%,这表明地理教师从业态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由月收入表和图(表2、图1)可知,月收入1000~1500元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3.6%,大部分在玉林地区,月收入2500元以上教师的占总人数的5.3%。这说明各个城市的教师工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问及是否想换工作时,“非常想”的占21.1%,“一般想”的占28.9%,“不想”的占50%。大多数教师认为地理教师的工资偏低,待遇不如其他学科好,学校有偏科等现象。而因个人兴趣想换工作的教师很少。

(四)师资力量

超过一半的地理教师每周所教课时数达到12学时以上。而在所调查教师中,有50%的地理教师任教年级为高三,这与课时数多相符合。这样安排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地理学科上能拿到高分,同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复习备考。由于某些学校师资紧张,有些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每周课时数也在12课时以上。

二、广西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效果分析

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体现出来。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较满意自己的教学效果。有18.4%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很满意,73.7%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较满意,7.9%的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一般。

(一)对目前教学条件的满意度

教学条件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由表3可知,有44.7%的教师认为现行地理教材有待改进,只有18.4%的教师认为现行地理教材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水平。可见,大部分教师对现行地理教材不太满意。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教材与教学条件不符合,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符合等。65.8%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在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条件一般,28.9%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只有5.3%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非常好。目前,广西的教学条件还较落后,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镇,大部分乡镇中学还采用传统教学工具,即“课本、粉笔、黑板”。而配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校,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利用率也不高,原因之一是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老教师不熟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操作;只有少数县城、重点中学能够把传统教学工具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在调查中,高达89.5%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很需要使用电脑或多媒体教学,这跟较落后的教学条件相矛盾,使得教师的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知,目前广西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在教学条件方面受到一定的阻碍,使得教学水平和质量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见表3)。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由表4可知,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平分秋色,而能够把传统教学工具和现代化教学工具结合起来的教师仅占2.1%。可见,广西中学的地理教学方式两极分化严重。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引导式的参与型,占接受调查的人数的61.0%,感染性的激情型占26.8%,命令式的权威型占9.8%,100%的教师都认为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不同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调查表明,63.1%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发言机会,55.3%的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经常给学生预留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发言、自主思考和讨论,从不给学生思考、讨论时间的教师占2.6%,给学生发言机会较少的教师占5.3%。由此可见,目前广西地理教师的教学还有所欠缺,有的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却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发表观点的机会。各学校应该对这一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使其改变教学方法。

目前,广西中学的地理教学还仅限于理论教学,50.0%的教师只布置笔头作业,38.9%的教师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但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现阶段,中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这种情况的产生,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表现出来,有51.9%的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要单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

在调查中,教师们还提供了几种他们觉得比较好的增加地理知识的方法,例如上课、上网、看电视、看报纸等。

(三)教师的教学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教师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上课,有55.3%的教师完全按照,44.7%的教师部分按照。由此可见,广西的地理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深层次的了解,能比较系统地讲解知识点。这也可以从教师的备课情况中体现出来:76.3%的教师认为备课一般,不算困难;21.1%的教师认为备课容易;只有2.6%的教师认为备课困难。能够没有困难地备课,更加充分说明了这些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大部分地理教师都没有在课外带补习班,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准备、课程创新和学生教育等方面,保证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见表5)

三、外部教学环境分析

外部教学环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热情、工作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主要靠继续教育来实现。当今时代,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教师职业尤其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到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需要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调查中发现,有34.2%的教师近年来没有外出进修学习,34.2%的教师只外出进修过1次,31.6%的教师外出进修学习2次以上。总的来说,68.4%的教师外出学习进修非常少甚至没有。可见,这些地区的地理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还亟待提高。调查显示,学校提供全部培训经费的占11.9%,部分提供培训经费的占76.2%,全部自费的占11.9%。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地理教师的外出进修热情,如果学校能多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相信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二)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

人际环境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工作中,除学生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一起共事的其他教师。调查结果显示,86.8%的地理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关系融洽。可见,绝大部分的地理教师可以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工作。和谐的人际环境可以给人好的心情,而浓厚的相互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63.2%的地理教师每个学期有10次以上的听课次数,平均两周1次。92.1%的地理教师经常与其他地理教师探讨有关地理教学的问题。可见,大部分的地理教师能积极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兴趣程度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有关。调查发现,进行师生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31.6%的教师经常进行师生交流,师生交流甚少的教师占到18.4%。

四、对策

(一)改善教学条件

改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学水平,选取不同的教材,充分做到因材施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电脑、多媒体教学工具,改善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改变只使用传统教学工具的教学方式。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电脑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习培训,让教师懂得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配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校应尽可能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通过组织学校教师培训,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课程教学方法,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促使教师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思维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打好基础,掌握知识点。

第三,进行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科学文化修养,更新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在职教师的实际出发设置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促使教师既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资助。

注:王月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编 雷 靖)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浅谈农村村级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