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分析

时间:2022-08-04 10:44:25

昌马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分析

摘 要:依据气象站和风电场测风塔10m、30m、50m、70m高度测风数据,通过计算年平均风速、风切变指数、平均风功率密度、风向和风能玫瑰图及湍流强度,对昌马风电场90m高度风能资源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该风电场90m高度年有效风速时数为8006h,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3级,无效风速少,无破坏性风速,风电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

关键词:昌马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分析

引言

已有大量文献[1-6]对国内外拟建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和储量评估进行了研究,因风速的变化是随机的,受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人类活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风能资源评估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风能资源评估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风电场投运后的经济效益和成败,可靠的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微观选址、风机选型的直接依据。因此,在风电场前期选址、论证开发过程中,风能资源评估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玉门镇气象站30年的气数据和昌马风电场10m、30m、50m、70m高度1年的测风数据,利用Wasp软件对昌马风电场的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风向、湍流强度等进行计算,为风电场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昌马区域风资源概况

昌马地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为北山山系,中部为平坦的戈壁荒滩,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处于河西走廊的西段,风能资源丰富。

1.1 多年平均风速

距离昌马风电场最近的气象站为玉门镇气象站,玉门镇气象站为国家基本气象站,于1952年7月设立,观测至今,记录有完整连续的气象资料。根据1980年9月~2010年8月3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玉门镇气象站近30年平均风速3.29m/s,近20年平均风速3.05m/s,近10年平均风速2.96m/s,与测风塔同期的2008年9月~2009年8月的气象站风速为3.06m/s。

1.2 月平均风速

玉门镇气象站月平均风速见图2,由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11月~翌年4月风速较大,7~9月风速较小,即冬春季风大,夏季风小。

1.3 风向玫瑰图

根据玉门镇气象站资料,玉门镇气象站风向玫瑰图见图3,该地区盛行风向为东风、西风。在时间分布上,年盛行风向和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冬季盛行西风,夏季盛行东风。

1.4 风电场测风资料

昌马风电场在设立了一座70高测风塔,为了有效评估本风电场风能资源,对原始测风数据进行了验证,对其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判断,检验出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按照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办法》,采用北京木联能软件公司编制的《风电场测风数据验证和评估软件》2.0版本对测风塔的实测数据分别进行完整性检验、范围检验、相关性检验和风速变化趋势检验,检验后列出所有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数据及对应的时间,对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断,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回归原始数据组。

选取测风塔测风数据较为完整的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时段完整1年测风数据作为风能资源评估依据,该时段有效数据完整率为98.3%,大于90%,满足风电场设计要求。

表2 测风塔实测不同高度月平均风速统计表 (单位:m/s)

1.5 测风数据订正

为得到反映该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风速代表性数据,借用玉门镇气象站长期测风资料对测风塔2008年9月到2009年8月时段测风数据进行订正。

玉门镇气象站与现场测风塔同期的测风时段平均风速为3.06m/s,

比近10年平均风速大3.27%,比近20年平均风速大0.33%,比近30年平均风速小4.25%,测风塔测风数据介于近20年和近30年之间。利用气象站资料对测风塔数据进行10年平均订正,测风塔订正前70m高度平均风速为7.89m/s,订正后平均风速为7.67m/s。

2 风电场风资源计算

2.1 空气密度

根据玉门镇气象站近30年平均气温、气压和水汽压计算空气密度,计算公式如下[7、8]:

式中:t为平均气温(℃);p为平均气压(hPa);e为平均水汽压(hPa)。

计算得出玉门镇气象站空气密度为1.059kg/m3。昌马风电场场址平均海拔高程与玉门镇气象站(1526m)基本相同,且距离较近,故昌马风电场场址空气密度采用1.059kg/m3。

2.2 风能计算

2.2.1 平均风速及风功率密度

90m高度风速由70m高度风速数据推算(切变指数为0.12),风向采用70m高 度风向,测风塔90m高度代表年月平均风速统计见表3。

测风塔9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91m/s,年有效风速(3.0m/s~25.0m/s)时数为8006h,平均风功率密度为495W/m2。

表3 测风塔90m高度代表年各月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统计表

风速:m/s;风功率密度:w/m2

2.2.2 风频曲线及威布尔参数

风频曲线采用威布尔分布,概率分布函数用下式表示:

式中:V为风速;A、K为威布尔参数。

用WASP9.0程序进行威布尔曲线拟合计算,得到测风塔各个高度的A、K、U、P值见表4。

测风塔90m高度平均风速威布尔分布图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测风塔90m高度风速概率分布与威布尔分布曲线拟合情况较好。

2.2.3 风速、风向特性

测风塔90m高度年风向和风能玫瑰图分别见图5、6,测风塔90m高度全年各扇区风向和风能分布统计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测风塔90m高度主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一致,以西(W)风和东(E)风的风向和风能频率最高。西风向频率占全年的19.32%,风能频率占全年的32.62%,东风向频率占全年的19.73%,风能频率占全年的27.61%。

测风塔90m高度风速主要集中在3.0m/s~12.0m/s,占全年的77.89%,风能占全年的46.16%;13.0m/s~25.0m/s风速段占全年的13.49%,风能占全年的53.83%;而小于3m/s的风速约占全年的8.62%,风能占全年的0.59%。测风塔90m高度风速、风能频率分布统计见表6。

2.2.4 风切变指数

风切变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V2:高度Z2的风速,m/s;V1:高度Z1的风速,m/s

拟合测风塔不同高度及其对应风速相关关系的方程,方程为Y=4.7928X0.1243,相关系数为0.999,相关性较好,切变指数为0.1243。

2.2.5 50年一遇最大风速

根据玉门镇气象站近30年实测年最大风速采用极值I型概率分布统计出50年一遇10m高度最大风速为28.08m/s,极大风速为39.3m/s。50年一遇最大风速计算公式为:

式中:V为风速;u=16.85为分布位置参数;?琢=0.3474为分布尺度参数。

推算至70m、80m、90m和100m高度50年一遇极大风速分别为51.62m/s、52.60m/s、53.47m/s和54.26m/s。

根据风压公式: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γ为重度。标准大气压(1013.3毫巴),常温(15℃)时干空气重度为1.225kg/m3。

风电场空气密度为1.059kg/m3,考虑到空气密度的变化,将风场当地50年一遇极大风速用风压公式订正到标准空气密度条件下。经计算标准空气密度条件下50年一遇极大风速相当于空气密度为1.059kg/m3时的92.98%,即风场70m、80m、90m和100m高度50年一遇极大风速订正到标准空气密度条件下分别应为48.00m/s、48.90 m/s、49.71m/s和50.45m/s,小于52.5m/s。

昌马风电场测风塔70m高度记录的实测风速极大值为50.90m/s,出现在2008年12月21日。测风塔在2008年12月21日极大风速大于40m/s记录32条,在2009年12月24日和25日极大风速大于40m/s记录14条。分析附近测风塔同期资料,附近塔该时段极大值为30m/s左右。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不排除个别区域出现较大阵风的可能。

2.2.6 湍流强度

风速段湍流强度按下式计算:

IT=σ/V

式中:V为14.5m/s

将测风塔70m高度15m/s风速段平均风速和相应风速标准偏差代入上式计算,求出70m高度湍流强度为0.077。低于0.12,湍流强度较小。

3 风能资源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风电场以西(W)风、东(E)风的风向和风能频率最高,盛行风向稳定。风速冬春季大,夏季小。

该风电场90m高度年有效风速(3.0m/s~25.0m/s)时数为8006h,风速频率主要集中在3.0m/s~12.0m/s,3.0m/s以下和25.0m/s以上的无效风速少,无破坏性风速,风速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

用WASP9.0软件推算得到9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06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501W/m2,威布尔参数A=9.1,k=2.1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判定该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3级,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由玉门镇气象站近30年资料推算70m、80m、90和100m高度50年一遇极大风速分别为48.00m/s、48.90m/s、49.71m/s和50.45m/s,小于52.5m/s。15m/s风速段湍流强度为0.077,小于0.12,湍流强度较小。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61400-1(2005)判定该风电场可选用适合IECⅢ及其以上安全等级的风机。

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判定该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已达到3级,说明该风电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光旭,吴文祥,张绪教,等.GIS技术支持下的江苏省可用风能资源评估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0,28(1):109-114.

[2]祁文军,姜超,方建疆,等.大阪城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3,34(5):909-914.

[3]Bao Nengsheng,Liu Junfeng,Ni Weidou,etal. Wind energy resource analysis at Dabancheng wind farm in Xinjiang region[J].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06,27(11):1074-1076.

[4]UnchaiT, Janyalertadun A, Hold A E. Wind energy potential assessment as power generation source in Ubonratchathani province Thailand[J].Wind Engineering,2012,36(2):131-144.

[5]刘志远,彭秀芳,冯莉黎.风电场风能资源储量和技术开发量估算方法[J].中国电力,2015,48(6):45-50.

[6]Mostafaeipour A, Sedaghat A, Dehghan Niri A A, etal. Wind energy feasibility study for city of Shahrbabak in Iran[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1,15:2545-2555.

[7]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S].

[8]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S].

上一篇:铀矿床成矿特点及时空分布特征概要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增长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