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理念

时间:2022-08-04 09:39:11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理念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城市防洪工程总体设计,当前城市防洪特点,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理念的更新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城市防洪 设计 理念

引言:

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居民和城市设施、财产的防洪安全保障,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为防洪工程规划赋予了新的概念,它不仅要满足城市的防洪安全,同时要使工程本身融合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去,构筑成集生态、环保、现代景观于一体的城市规划设计观念,增强防洪工程的人性化,在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使之更贴近自然、生态,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程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防洪工程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点缀。“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1]。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在河口三角洲地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倡导历史与现代的水文化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

一、城市防洪工程总体设计

城市防洪不仅是流域防洪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所以总体设计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洪潮水特性和城市具体情况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选择最佳方案。

城市防洪工程的总体设计根据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确定。同时,还要有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的概念,确定防洪标准时分清主次,确保重点[2]。重要城市防洪工程总体设计,对超设计标准洪水应制定对策性措施,减少洪灾损失。

城防工程总体设计应实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根据不同洪水类型,选用各种防洪措施,组成完整的防洪体系。应注意节约用地和开拓建设用地,建筑物选型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应与周边环境及建筑风格密切配合,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使用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提高投资效益。在设计时应保护生态环境,城市范围内的天然湖泊水塘应予保留。要考虑因防洪设施影响造成的内涝状况,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二、当前城市防洪特点

(1)城市防洪体系保护价值巨大

城市通常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重要的部门和基础设施以及大的厂矿企业都设置于市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固定资产都集中到城市,而且人口密集,一旦城市防洪体系出现问题,将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2)城市防洪体系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且集中

城市的人口集中,财富积聚,其保护区域相对较小也很集中。虽然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其所占面积仍然相对较小。所以城市防洪体系可以说是比较集中,这为城市防洪的分区防护提供了可能。对于城市核心区域要保持最高的防洪标准,而对非核心区域可以采取稍低一点的防洪标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3]。

(3)城市防洪标准相对较高

由于城市防洪体系所保护区域的价值巨大,所以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地区其防洪标准要高得多。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规定,非农业人口超过1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大于200年一遇,非农业人口在50万~1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达到100~200年一遇,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的城市防洪标准要达到50~100年一遇。在实际建设中,有部分城市已达到防洪标准,如上海的防洪标准达1000年一遇,沈阳的防洪标准达300年一遇。但我国更多的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防洪标准偏低,到2006年底,全国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尚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防洪标准不达标,成为城市防洪发展的一大难题。

(4)城市防洪受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防洪的传统重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建国以后一直集中精力于大江大河的整治。因而相对而言,城市防洪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城市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多年来,在城市防洪建设问题上,资金缺乏,没有固定的人员进行专项工作,许多城市甚至至今都没有编制过城市防洪规划,也没有专门的城市防洪职能部门,这些均导致我国城市防洪能力普遍偏低[4]。

(5)城市防洪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绝大部分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分为防洪、排涝两部分。两者本应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但目前国内多数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即城市范围河道归水利部门管辖,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有的还归属城建部门,城市范围地表水排放归市政部门的管辖。这很容易使城市的河道管理和排涝对接出现问题。而城市内部防洪排涝设施的日常维护,多头管理现象也比较突出。这种多头管理的现状,在一些职能和管理的交接点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职能不清的情况,对城市防洪的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理念的更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聚集,人居环境遭到破环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心身健康,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让自然与文化、人造的环境与天然的环境、形式优美与生态功能的真正的全面融合。因此,在新阶段的城市防洪工程规划设计中,应该把新的设计理念赋予其中,让防洪工程设计与自然环境去有效适应与融合,对洪水的控制重新认识,全面衡量工程规划设计给环境带来的冲击,不应再单纯的考虑防洪工程本身的效能,更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相一致,结合城市面上景观建设,使之形成统一的整体,在不改变防洪功能的前提下,适应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尊重自然、注重环境,保持现有的原生态环境。城市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规划不应再是分属不同建设领域的基础建设,而是协调统筹考虑,从现代城市建设的整体观念出发,更新规划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5]

作为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就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高境界,对自然、生态应融入更多的情感,环境的营造应具有更高的品位。

(2)突出生态、自然的理念

由单纯的防洪工程向城市防洪、景观建设相结合转变,防洪工程不应只是防御洪水的一道人工屏障,应该延伸原有的设计理念,将自然、生态、环境美学三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根据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通过整体设计使工程能够溶入整个区域的总体景观中,成为区域景观中的点睛之作。

(3)重视文化品位的理念

文化品位是决定一座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说,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采用多样人性化的工程结构型式,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合力,在不影响防洪能力与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样的工程结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尽可能使得行洪区、滞洪区内与城市规划风格相一致,为塑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减少对自然空间环境的剥夺,增添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使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

(4)满足休闲娱乐要求的理念

在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中要以水为核心,充分发挥水面的景观效果,形成具有防洪效能的景观带,拓宽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达到防洪与景观结合的目的。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休闲、娱乐的要求。

总的来说,就是针对地区的洪水特点,因地制宜,防洪、景观、环境相融合.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新型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防洪工程要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元素,从空间、形式与城市规划相适应,景、防合一,用水环境为城市营造个性和文化。

上一篇:探讨城市防洪工程的管理 下一篇:浅议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