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外语”学习向“应用外语”学习转变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04 08:34:36

“应试外语”学习向“应用外语”学习转变问题的探讨

摘要:进人大学应如何学习外语,与以往的学习方式有何不同?这是所有进入大学以后的学生,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困惑的问题。由于高中时代应试学习的影响依然残留,既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局限了我们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宗旨。本文深入而系统地总结了高中阶段“应试”外语学习方法的弊端,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由工作岗位重返大学的成教生等,对于应用外语学习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如何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提出了三步目标以及相应的方法,以供外语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应试外语;应用外语;新形势;专业性

一、应试外语学习的弊端

大学之前我们大都经历过十几年的外语学习,回想起来似乎收获甚少,甚至除了感到疲惫不堪、恐惧之外,几乎没有快乐可言。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一)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是很多人认为学习外语的唯一方法,从单词、句型到课文,再到语法,一概背下来。学习外语要不要背?记忆是肯定的,因为它毕竟不同于母语的掌握,所以记忆单词、句型的结构是必需的,但不能是死记硬背,脱离应用,脱离上下文单纯去背是很容易忘掉的。而且这种死记硬背法大多是老师无休止地考试造成的,每天上课前不是考单词就是考背课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定式。

(二)题海战术

练习题是考核语法、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方法之一,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由于还是以笔试为主,听力与口试为辅,所以适当地做相关练习题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果演变为题海战术,就有点令人担忧了。高考前夕各个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找到全国各地名校的测试卷,我曾在车上听一位高中生说写作业到半夜一点多了但还有13张英语卷子没有做。这样做题有效果吗?而且我发现进入大学后,按理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应该是相当强了吧,但其实完全不是。问他们高中时候不是经常做卷子吗?回答令我吃惊,卷子做多了阅读都不用读了,只看答案就知道选哪个,至于作文,当时背了很多资料,很久不用就忘了。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分低能吧。

(三)无规律时间

雅思考试创始人、语言学家KeithTaylor教授曾在福州大学做过一场题为“英语学习方法”的报告,其中有一条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说:“只要每天花17分钟,你就可以学好英语。”这17分钟是如何计算的呢?睡前15分钟,加上洗澡时朗读2分钟,这听起来再简单不过了。睡前15分钟是因为人入睡后大脑还在继续工作,记忆深刻,而洗澡时的2分钟是因为他认为人在快乐的时候学习最有效果,这一点我们稍后还会论述。17分钟我认为稍短,如果我们每天坚持利用半个小时,其实并不会造成很大负担,但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我要强调“坚持”,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成效,但一旦显现出效果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突飞猛进的进步。而我们的中学生,学习没有规律时间,往往是上课前搞突击,下课即忘掉。放了假就彻底放弃一个月,开学前再突击,其实学习外语最忌讳这样没有规律。

(四)心理压力过大

上文提到KeithTaylor教授建议大家在浴室里学习2分钟,其实并非浴室有什么特殊功能,而是浴室是一个令人很惬意的地方,你也许就有这样的经历,洗着澡却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说明学习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KeithTaylor教授也说:“人在快乐的时候,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工作也是最有效率的。”尤其是外语的学习,专家曾做过测试,对于外语的学习,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更易掌握。而我们的中学生,尤其高中生,面临的压力过大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由于中考、高考心理压力过大而有心理疾病甚至过激行为的学生逐年增多。家长、社会带给他们的是与日俱增的期望、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如何能快乐地学呢?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使情况更加糟糕。

二、新形势下应用外语学习的必要性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吗?当然不是,这里只是想提醒我们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应该视作另一种学习的起点。大学应是学校和社会的连接,学习效果、成绩直接关系到今后进入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前途。更有一些从工作岗位再次返回校园的“成人学生”更应首先探讨这个问题。他们需要的已不再是应试,取而代之的是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更重要的是启发大学的外语教师,新形势来临之时应该如何应对,我们不是传授外语的录音机,应该是学生们通往光明大路的领路人。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这是进入大学之后务必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面对当今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人才的概念恐怕要重新定义了。又红又专的时代已过,现在我们培养人才要的是“多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就拿外语专业来说,延续高中的外语学习行不行得通呢?背单词、背课文、做语法题…可能会顺利毕业。但走向工作岗位后面I临的将是什么,能与外国人交流吗,会不会发传真,打电话?如果你从汽车行业改行到食品业,你能应付吗?所以要培养学生一种能力和认识,培养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大学生必须从高考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尽快适应大学的外语学习。

三、如何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

从高中的应试型学习到大学的实用型学习,不但是学习目的和方法的转变,更是学生们对于外语的认识的转变,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把它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功;第二阶段:知识面;第三阶段:专业性

实用型外语人才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教学、研究、翻译等,无论何种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听、说、读、写、译样样要精通。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基本功五样,听、说在前,读、写其后,所以要让学生更注重或首先学会听、说,掌握了大量的语言后再学习书写规则就简单多了。我是一名日语老师,我以日语为例,我觉得比英语更有说服力。大家都知道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即便你完全没有学过日语,也许都能猜出一些句子的含义。因为这些汉字词{[的大多数与汉语意义相同。我想说明的是学习语言不能靠“视觉”记忆,不看单词就不理解。要首先听、说。中国的学生学习聋哑式外语的人并不在少数,口语和听力永远是令人头痛的。听、说训练不一定让学生完全听懂,但要让他们听出说的是什么,还要能说得出来。天长日久能力培养出来了,等接触到那个词汇时马上就能记住,比起死记硬背来要愉快得多。语感培养出来了,高年级学习写作和翻译,也会比较得心应手。

外语本身只是一种媒介和手段,只有将外语学习同其他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使外语学习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培养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进入大学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多阅读,拓宽知识面,外语的学习不要简单地看作是语言,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不单是语言还有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也就是说你要了解那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理历史等,这都需要大量地阅读来获取,如果你孤立地学习语言就不可能掌握地道的用语。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学里这主要通过选修课来完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等对其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大学教育虽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但大学教育中应包含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针对职业方向相对定位清晰的学生而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将其成功推向社会的重要保证。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在学好语言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今后社会接纳你、承认你的标尺。

学习是苦涩的,学习外语更是艰难的,能够掌握一门流利、地道的外语是人人都羡慕的,但成功的背后也许隐藏着辛酸、泪水,训练的艰苦、苦读的寂寞、……但同时也是快乐的,你听懂第一个单词时的喜悦,说出第一句问候时的惊诧,这些也许是别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把它当作快乐的事,轻轻松松地、循序渐进地去学,终有一日你会体会它带给你的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研究 下一篇: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督导体系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