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例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04 06:18:10

132例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患者1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对照组66例中,优良占69.7%;观察组66例中,优良占98.5%。结论 病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获得满足感和舒适感,从而提高了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 of May 2010 to February 2011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132 cases of routine car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pre-dialysis, dialysis, dialysis implementation of comfort care.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66 cases, good 69.7%; observation group of 66 cases, accounting for 98.5% of the fine.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resulting in improved satisfaction.

Keywords: hemodialysis car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84-02

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慢性肾衰竭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病人首次透析的恐惧心情不亚于手术病人[1]。近年来,我们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舒适护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和谐统一,从而减少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患者132例,其中男62例,女70 例,年龄34岁~78岁。将13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病人均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4h-5h,血流量200mL/min~250mL/min。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实施舒适护理。

1.2.1.1透析前护理􀀁①透析室环境:透析室的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做到冬暖夏凉;采用淡紫色的窗帘、被套、床单,在视觉上让病人舒适,消除紧张情绪,营造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②心理舒适: 特别是初次透析病人,给病人讲解透析治疗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增加安全感,取得配合。同时在穿刺时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与不舒适感。③舒适:病人一次透析治疗需4h~5h,肢体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让病人采取舒适,可减轻病人的不舒适感。

1.2.1.2透析中护理􀀁①生理舒适:透析过程中在保护好穿刺肢体情况下,协助病人适当变换,必要时给予按摩。同时给病人提供一些报纸、杂志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册,通过阅读、看电视、听音乐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减轻病人的身体不适。要多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和身体语言,及时发现病人的生活需求,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皮肤瘙痒、饮水等要求及时协助解决,以维持病人良好的舒适状态。②主动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其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主动关心、理解病人,尽可能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③取得家庭、社会支持。血液透析病人常因昂贵的医疗费用认为自己拖累家庭,或某些病人之前担任领导职务,现在脱离工作岗位,社会角色发生改变,难以接受现实。护理人员要注意了解病人思想动态,争取社会及家庭的支持、配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病人关心关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适感。

1.2.1.3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回血操作应熟练,拔针时动作应迅速轻柔,压迫部位、力度、时间要适当。按压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好,嘱病人休息一会儿再缓慢起床,以防头晕等症状的发生。同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协助病人穿好衣服,询问病人有何不适,嘱其有关注意事项及下次透析的时间,确认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无不适后方可让病人离开透析室,让病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2.2评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评价表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20道题,每题有4个选项,分别计1分~4分。内容主要包括透析室环境、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病人心理改善、家庭支持情况等。由专人在病人离开血液透析候诊室前进行。总分为60分,得分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检验,P

2 结果(见表1)

表1 􀀁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优(例、%) 良(例、%) 差(例、%) 优良率(%)

观察组 66 48(72.7) 17(25.8) 1(1.5) 98.5

对照组 66 24(36.4) 22(33.4) 20(30.3) 69.7

􀀁 􀀁 注: 两组优良率比较 P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末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迁延,临床症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大部分病人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血液透析费用昂贵、治疗周期长、依赖性强,再加上血液透析的特殊设备以及疾病本身的原因,病人常常存在郁闷、失望、失眠、食欲减退、口干、便秘等[2]。Kim-mel等[3] 认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的抑郁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本研究在病人血液透析的全程中引进舒适护理,使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和家庭的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不舒适感受,全方位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由表1可见,观察组病人身心舒适,心情轻松愉悦,大部分能够坦然面对透析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大大提高。两组病人的满意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舒适护理由Kolcaba 于1995 年首先提出,是一种整体性、个体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4-5] 。同时又称为“萧氏双C 护理模式”,是台湾萧丰富先生于1998 年提出的,强调护理人员应重点考虑病人的舒适度[6],护理人员除做好日常护理活动之外,还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成果尝试在临床中实践应用,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从而提高满意度。李小琴等[7]将386 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个人舒适度和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通过舒适护理不仅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舒适度,还加强了病人之间、病人与家属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护理质量,让病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获得满足感和舒适感,从而提高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爱清,彭慧,李晓婷,等.影响血液透析病人舒适度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2):21-23.

[2] 付景梅.老年慢性肾衰竭病人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9C):2480-2481.

[3] Kimmel PL,Pet ersonRA,Weihs KL,etal.Psychologic fu nct io􀀁ning,qualityoflifeand behavioralcompliancein patientsbeginn inghemodialysis[J].JAmSoc Nephron,1996,7(10):2152.

[4] 时秋英.舒适护理在老年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 24( 19):1810-1811.

[5] 高月林.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 9( 2A) : 321- 322.

[6] 刘俏俊,朱元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舒适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5-86.

[7] 李小琴,李美秀,刘生娣.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 49(7) : 80- 84.

[8] 刘晓庆,林文.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8,8(1):44-45.

上一篇:慢性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的CT鉴别诊断 下一篇:我院断指再植的临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