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温情 紫砂世家

时间:2022-08-04 06:05:57

宜兴丁蜀镇为“陶都之都”,当地紫砂人家众多。曹婉芬一家则堪称当地典范。

曹婉芬是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丈夫范岳林能写能画,邻里尊称其为范先生。全家三代老少同堂,其乐融融,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五好文明家庭、无锡十佳幸福家庭。

曹婉芬16岁进厂学做紫砂壶,现有60个年头。从外公到母亲,再经曹婉芬,直至儿女承师继业。在这个家中,制壶是永远的话题,饭桌上很少有人缺席,“吃饭就是研讨会,聊聊制壶的创意设计,吃起饭来很有劲道。”

曹婉芬是慈母,家务事善决断不偏袒,也十分尊重丈夫及晚辈的意见。在范岳林看来,父母要做孩子的老师,起到表率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女婿女儿都成了孝敬长辈、事业互助、举案齐眉的幸福伉俪。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孙辈也都勤奋向上。孙子范逸斐、外孙陆超飞分别毕业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苏州大学两所高等学府。为继承紫砂事业,外孙后来又考取了清华美院的研究生。

一家八口人中,就有一位国家级艺术大师、两位研究员级高工、两位高工。他们始终以弘扬宜兴紫砂文化为己任,千年陶火也正因有了这样的家庭而生生不息。

2011年,在曹婉芬夫妇的鼓励下,女儿与女婿创办了紫砂艺术传习班,前后培训了50余名青年才俊。其中已有8名学生获得了工艺美术员职称。这里成了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后备生源基地。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曹婉芬一家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大爱。

2006年5月20日,全国第十六个助残日,在紫砂厂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收徒仪式。徒弟名叫葛知,因车祸造成伤残,高位截肢。严重的身体痛苦、精神压力使他产生了自绝于世的念头。为了激发他自强不息,曹婉芬决定在古稀之年无偿无私地教授他。

曹婉芬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全家齐动手,为葛知制作紫砂成型的各种专用工具30余件。不论炎暑寒冬,曹婉芬都耐心地手把手指导葛知。如今的葛知不但能独立完成紫砂作品,在经济上也能为家庭挑起大梁。把一个已失去生活信心的残疾青年,培养成充满活力的青年陶艺家,对曹婉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宽慰。

2007年,宜兴市西渚村有一对孪生姐妹分别考取了东南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但因父母双亡,无力就读。曹婉芬夫妻得知后,立即赶到宜兴市民政局慈善会,要求帮助这对姐妹,并承诺每年资助她们8000元,直至完成学业。

儿子儿媳紧跟父母,同年资助一名单亲女孩上大学。这个女孩现已就业,服务于社会。同时,全家人还捐资扶助陕西省永寿县贫困学生13名,每年捐资金额达6万余元。

经历了这么多,曹婉芬一家人都懂得:幸福很简单,就是用心照顾彼此,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

(江苏省妇联宣传部 供稿)

上一篇:镜头里的流浪爸爸 下一篇:可以做,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