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的女性赞歌”

时间:2022-08-04 03:35:12

内容摘要:绿度母是藏传佛教中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形象之一,在有关绿度母题材的唐卡占有极大分量。文章对绿度母进行阐述,对唐卡中的绿度母形象举例分析,旨在探究绿度母唐卡的工艺性与其所呈现出的工艺美。

关键词:绿度母 唐卡 工艺 藏传佛教

一、绿度母概述

唐卡指装裱成卷轴式的佛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修行和学习的工具之一,也是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绿度母唐卡是藏传佛教本尊画唐卡中的一种。

(一)绿度母的起源

目前,关于绿度母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1.据最普遍的起源说,观世音菩萨不忍看到众生痛苦,流下了悲痛的泪水。绿度母便是观音右眼的泪水所化;2.据汉文《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绿度母(梵文tara)是由观世音菩萨的右眼中放大光明而生,能平息众生苦恼。笔者以为,两种说法无论取哪种观点,都表明绿度母是藏民心中充满慈悲、有平等观念、集美丽与智慧于一体的女神。

(二)绿度母的职责

在藏传佛教中,绿度母是所有度母的本源。藏传佛教中所说的救八难度母、二十一度母都是绿度母衍生出的不同个体,这些个体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也就是绿度母社会职责的体现。人民对绿度母的崇拜满足了他们的渴望与心理需求,这也是绿度母崇拜广泛并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绿度母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

在,作为藏传佛教的女佛类型之一,绿度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崇高的佛教地位。由于绿度母能够祛灾消难,积聚功德,使人得到平安吉祥,在藏传佛教中,绿度母与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师一同被奉为“世间三殊胜之神”。藏传佛教徒视文成公主为绿度母的化身,在修建了大大小小的绿度母圣殿,并将绿度母崇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俗。

二、唐卡中的绿度母

(一)柔美的身姿

几乎所有的唐卡中,绿度母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年龄只有16岁的妙龄少女,有着姣好的面容与婀娜的姿态。绿度母向人们呈现出慈悲美丽的形象,浑身通体碧绿如翡翠,身形呈溜肩蜂腰、高乳丰臀,高高的发髻,耳侧有几缕发丝披于肩上,头略左倾,脸型俊秀圆满、朱唇上翘、面露微笑,头戴五智宝冠,颈部、手及腰部都装饰着珠宝、璎珞等,绿度母上身披着红色披肩,下身穿着绸裙,双手各持一朵蓝色的乌巴拉花,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二)饱满的构图

构图饱满、结构严谨、主次有序是绿度母唐卡的构图特色。绿度母唐卡属于本尊画唐卡,在唐卡画面的正中心突出绿度母像的主体,绿度母像四周依次环绕着其他度母或是尊者和上师等,整个画面上下左右构图匀称,以此显示出绿度母的庄严。

以《绿度母》布本设色唐卡为例,在人物构图上可分成三组。

第一组为主体的绿度母,其头戴宝冠,身形婀娜美丽。她的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举于胸前,拈乌巴拉花。左腿弯曲之于身下,右脚向前微伸坐于莲花座上。第二组为画面上方的五方佛,从左到右依次为不动金刚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与大日如来佛。这五方佛是上界佛,象征着绿度母集合了上界神佛的特点于一身。第三组是画面下方的三尊佛像,分别是中间的观音菩萨和左边的金刚手菩萨、右边的吉善金刚。相传,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眼泪的化现,所以在绿度母题材的唐卡中出现观音的形象很常见。吉善金刚属于护法神,是唐卡中常见的形象之一。此外,绿度母的周围装饰有茂密的植物和花朵,构图更加饱满,凸显出绿度母的高贵美丽。

(三)绚烂的色彩

在唐卡绘画中,绿度母题材的唐卡主要以绿色为主调来迎合绿度母本身的颜色。画中辅以鲜艳亮丽的红、黄、蓝三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做工精良的绿度母唐卡更是辅以金线和银线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亮度。画面上各种色彩铺天盖地袭来,给人丰富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神奇地统一在一个色调下,成功地烘托出绿度母慈悲美丽的形象。

(四)象征意义

唐卡中出现的一切形象都不是空洞无内涵的,所有的形象都有独特的象征性。在绿度母题材的唐卡中,绿度母的绿色身代表了生命和希望,是对生命生生不息美好愿景的诉求。绿度母手中的蓝色乌巴拉花(即蓝莲花)花枝上绘有果实和两枚莲花,一朵全开、一朵半开,其中,果实代表以迦叶佛为代表的过去诸佛;全开的花朵代表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半开的花朵代表以弥勒佛为首的未来诸佛,即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象征着绿度母的一切救世做法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依照佛法的意旨进行下去。这些在绿度母唐卡中出现的佛教化形象使得藏传佛教的教义在一幅唐卡中就能悉数表现出来。

三、绿度母唐卡的工艺之美

从古至今,绿度母都是唐卡画师最常绘制的题材之一,唐卡中的每一笔都是画师万分小心地描画上去的,即使画错一笔,也得重画,这便是人民对藏传佛教的无比虔诚之心。古时,唐卡是贵族和富裕家庭才有能力供奉的礼佛之物,基本属于贵族工艺,因此流传至今的绿度母唐卡都为经典传世之作。

(一)实用之美

在古代,唐卡是具有“实用性”的。绿度母唐卡是藏传佛教徒信仰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绿度母唐卡的存在,就没有了藏传佛教徒对绿度母的修行。藏传佛教徒面对绿度母唐卡,将自己想象成绿度母的过程叫“观想”,他们经过“观想”达到忘我的境界,而代之以“我就是绿度母”的想法,“观想”之后,藏传佛教徒通过咏诵“绿度母咒”来得到绿度母的庇护。因此,每一张绿度母的唐卡都承载着藏民虔诚的信仰,藏民们将自己对消除灾难病痛、对福寿长久、对其过世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祈愿倾注在绿度母唐卡里,这即是绿度母唐卡的深层次实用之美。

(二)信仰之美

每一幅精美的唐卡都积累了唐卡大师代代相传的智慧,这些宝贵的经验流传下来成为了传统,借助这些传统的支持,画师才有了画出精美唐卡的力量。在,画师继承的传统就是他们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对绿度母的信仰,带着这份信仰的力量,画师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绿度母唐卡,绿度母唐卡的美就有了深度。

(三)由“量”作体现出的成品的完美

在参观唐卡作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画师作画时下笔稳重,线条舒展流畅,其技术的熟练程度令人瞠目。即使不看图稿,他们也能准确地将绿度母飘逸的衣带褶皱描绘出来,这一切都是反复作画的成果,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画出如此传神的作品。因此,可想而知,他们对绿度母的身形熟悉到一定程度,不烂熟于心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惊人的效果,也正因为画师大量地画绿度母,才得以让人们看到绿度母成品唐卡的完美。

(四)“公有美”的体现

能被大众接受的工艺器物应该具有“公”的属性,这种“公有性”能够赋予美特别的气质。绿度母受众极广,画师在绘制绿度母唐卡时按照既定的画法将绿度母的形象特征表现出来。首先,绿度母是全藏人民的佛,这首肯了其形象非个人私有化,且深入民心,为所有藏民而用;其次,在任何一张绿度母唐卡中,绿度母绿色身、手持乌巴拉花、头戴宝冠是公认的,是不可改变的,具有一定的绘画程序和形式形象。这些“共”性成就了绿度母唐卡的“公有”之美,绿度母的形象美也就愈发鲜明了。

(五)“秩序”之美

绿度母唐卡和其他题材唐卡一样,从颜料的配制到绘画、装裱成形,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以帮助画师省略不必要的步骤。如绿度母的绘制,画师先在画面上打好经纬线,严格依照其身形定点拉线,确定比例。绿度母的宝冠、头部的倾斜程度,甚至眼角的上挑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角度用尺子连线绘制而成。循环往复,绘制的法则越严,画师笔下的绿度母也就越美。

(六)装饰之美

工艺具有装饰性,如果在绘画中装饰要素比较强烈,就可以说是经历过工艺性过程的绘画。绿度母唐卡没有太多的绘画创作,唐卡中所绘的形象更像一种装饰纹样,具程式性。画师如果想熟练地进行绘画,必须把藏传佛教中的人物形象平面化,将画中的动植物归纳成图案。如笔者所见的有些唐卡,作品上没有任何写实的痕迹,所有的表现都是意象化、装饰化、平均化的。在图中,其绿度母的形象、莲花座、祥云神水,都经过了一定的夸张变形,从而产生了变形的美。这种变形不会影响人们对其的解读,反而能够加深对绿度母唐卡的认识,这种装饰性的画面向人们传达了绿度母的庄严美丽。

结语

在藏传佛教中,绿度母是美丽与慈悲的结合体,是唐卡着重表现的形象之一。唐卡绘画是工艺美术的代表,唐卡中的绿度母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向世人展示着佛教社会中神秘绚烂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吴为山,王月.中国佛教文化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黄春和.藏传佛像艺术鉴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3]隐尘.藏密・唐卡奥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杨辉麟.的雕塑[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5]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曹玉钧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艺术设计系2010级研究生

刘长宜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上一篇:植物装饰风格在鄂伦春狩猎文化中的特殊性 下一篇:中国古代皇帝冕冠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