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图书馆2.0的“催化剂”

时间:2022-08-04 02:16:45

博客:图书馆2.0的“催化剂”

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总结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三个阶段,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随着一种崭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人类文明的进程又被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次,文明演进依然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即互联网2.0技术。诞生的新的文明形式叫做“个性文明”,这一文明最大的贡献是用户成了互联网的参与者而非消极的内容接收者,那些处于“长尾”末端的用户们第一次左右了互联网的内容创造与贡献。

互联网2.0技术以博客、维基、播客、社会网络、社会书签、简易新闻聚合(RSS)为代表,它在很短的几年时间内冲击着整个互联网产业,也影响了那些略显滞后的传统产业与组织。从个人到集体,从企业到公共组织,从互联网的发明人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从全民上网到全民织网,我们正在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我们也正在经历一类新的文明。

互联网2.0概念提出后不久,图书馆界也于2005年10月提出了图书馆2.0的概念。当然,迄今为止这些2.0的概念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最好界定,所以它们本身也体现了2.0的特征,即永远的beta版。同互联网2.0一样,图书馆2.0也依托于博客、维基、博客、社会网络、社会书签以及简易新闻聚合技术等。

图书馆2.0最富于成功的实践首推博客的普及与广泛使用。libdex统计了26个国家的图书馆界博客,但数目明显偏少。根据“the blogging libraries wiki”的统计和归类,公共图书馆博客共252个、学院图书馆博客共264个、学校图书馆博客共45个,专业图书馆博客有42个,图书馆内部博客计26个,图书馆协会博客52个。这些数字中也包含了一个图书馆开设的多个服务性博客。我们虽然不能准确地统计出图书馆界博客到底有多少个,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这个数字是动态的,有的博客消失了,有的博客又注册产生了。

按照笔者的分类,国外图书馆界博客可以分为:图书馆员个人博客、图书馆博客、图书馆学术会议博客以及图书馆协会博客等类型。图书馆员个人博客是最丰富的一群――数量是无法统计的,可以说正是由于个人博客力量的推动才诞生了真正的图书馆2.0。譬如美国的几位著名图林博客Michael Stephens和Michael Casey,他们不仅是博客的书写者,更是图书馆2.0的宣传者,引导者。他们举办图书馆2.0的研讨班和讨论会,通过学术会议和网络不断地宣传图书馆2.0的理念,使图书馆2.0的概念真正走入普通图书馆员的视野。当然,更多的是一些把博客作为交流手段的普通图书馆员们,他们以博客作为书写的媒体,并参与到图书馆领域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中来。图书馆员个人博客可以书写内心感受,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图书馆热点焦点问题、推荐最新的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甚至可以通过写博客而结交同行成为朋友。当然,图书馆员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字去感染周边的朋友和她的阅读者,向他们介绍宣传图书馆。美国一个叫“感觉好棒”的图书馆员博客,她就以自己极富感性的文字记录下她的工作当中的经历,或者在接待用户咨询的时候她的内心活动。譬如她在一次接待残疾的流浪汉咨询时,内心充满了悲悯,后来她将这些感受都记录在博客中。这些温润的文字感动了很多人,也间接地改变了很多人对图书馆员麻木与呆板形象的看法。

图书馆博客,也就是作为一个公共组织开设的博客。通常具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图书馆作为博客提供商,免费为用户提供博客服务;一种以博客作为图书馆的主页;还有一种为在其他免费的博客服务商那里申请的图书馆博客服务。第一种有利于构建用户的网上社区,而更多的则利用后两种服务,即建设基于博客的图书馆站点或者申请的博客服务。Ann Arbor区图书馆便是典型的一例,这个图书馆的主页就是一个博客,并且聚合了各个部门博客最新发表的文章。这个站点由于其互动性强,所以用户的参与热情高,2005年它被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最佳图书馆站点的荣誉。随后,更多的中小图书馆也开始了把博客作为图书馆主页的尝试,如West Long Branch公共图书馆等等。基于博客的图书馆站点最大的好处就是互动性增强了,用户也可以参与到图书馆内容的创建中来,提出建议和批评,开展远距离的咨询服务,评论与图书馆有关的相关事务。当然,最重要的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RSS订阅等方式获取图书馆新闻和服务信息、新书通告、评论等。

图书馆会议博客也是图书馆2.0较为成功的实践。以博客作为会议新闻以及成果的获得了大多数图书馆界同仁的认同,因为通过博客形式的会议报道迅速而及时,交流空间大,向用户推送新闻及时。基于博客的图书馆学学术会议报道有三种形式,即与会个人的博客报道、专门会议博客的报道以及行业协会的博客报道。2006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会议、公共图书馆协会会议、肯塔基图书馆协会会议、学校图书馆协会会议、信息构建峰会、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会议都以博客作为会议的宣传与报道工具。这种新颖的报道方式既简便又没有任何技术方面的障碍,可以说是一种低门槛但社会效果却非常好的会议报道技术形式。在国外图书馆会议博客的影响下,05年上海图书馆2.0会议以及06年的中图学会青年论坛也采取这种形式报道会议,结果受到更多图书馆员以及其他行业者的关注和喜爱。

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协会及其下属也纷纷开设了博客,如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加利福尼亚图书馆协会、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等等。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的博客的使命是:第一,提高公共图书馆协会的主动性;二,带动地方与州图书馆协会也开设博客;第三,让公共图书馆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第四,通过博客提供公共图书馆出版与其他资源信息的聚合。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使命则表述为“讨论学院图书馆的日常事务,努力使每个人思考图书馆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这些图书馆协会博客的使命陈述来看,博客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提供协会的新闻以及活动预告;二是加强馆员之间的交流;三是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博客成为用户了解信息和提供建议与批评的重要渠道;四是会议预告以及会议的文字报道;五是紧跟技术脚步,从博客的利用逐渐扩展到其他技术的采用。

总之,博客技术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博客的评论、新闻定制、引用通告、社会化网络、标签、链接等功能既让用户很随心地使用这项技术,也使用户更加方便地参与到博客的交流中来。图书馆要从1.0的传统环境下过度到2.0的新状态中,博客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迅捷最有效的方式。

上一篇:迈克尔·怀特:传承音乐文化的业余“图书馆人” 下一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