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科技创新擦亮“中国银都”

时间:2022-08-04 02:00:12

永兴:科技创新擦亮“中国银都”

今年元旦前夕,郴州市永兴县收到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新年礼物。永兴县承担的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综合得分在已通过的国内试点城市中位居第一。

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稀贵金属再生利用技术转型以来,被称为“中国银都”的永兴县好事连连。

2013年,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新增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4年1月,湖南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利用冶炼熔渣、CRT玻璃生产微晶玻璃板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在利用有色冶炼熔渣制备微晶玻璃板材关键技术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4年2月,郴州雄风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低品位物料稀贵金属清洁高效回收”项目一举夺得郴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历史悠久,然而,该县境内并没有含金银原矿资源,所需原料全部来自从全国各地收购的工业“三废”和电子废弃物,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从中提炼出稀贵金属。凭着变废为宝的本事,永兴县域经济驶上发展快车道,永兴人在经历了产业转型升级阵痛后也从中悟出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并赋予其独特的诠释。

近年来,永兴县通过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大力发展以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稀贵金属产业。“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小冶炼污染大户搬进了统一规划的工业园区,逐渐摆脱了粗放式资源利用模式,走上了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道路。永兴县每年从工业“三废”中综合回收金、银、铂、铟、铋、硒、碲等稀贵金属20余万吨,年处理工业废弃物上百万吨,成为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典范。

2004年,永兴县以常年白银产量占全国白银总产量四分之一的优势,在当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缔造了一个“没有银矿的银都”神话。

然而,传统的家族式生产、经营和管理,严重制约了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做大做强。截至2010年末,全县环评规模以上的金银企业129家,年产白银2650吨,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20家。由于产业分散,永兴县的优势资源无法体现出价值,在市场上只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每每遇到市场行情大起大落都难逃一劫,甚至原料不足时互相抬价、销售不好时互相压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另一面,则是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当时,永兴县白银深加工主要还停留在用物理工艺改变白银外观的层面,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与银粉银浆、银铋化合物等含银新产品相比,算不上真正的精深加工。传统的冶炼技术已不能满足“变废为宝、吃干榨尽”的需求。

面对危机,永兴县深刻认识到,金银冶炼产业的发展、提质、转型和升级已迫在眉睫。近些年,永兴县按照集约、集群、集聚发展理念,构建了稀有金属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区、新材料新能源等“两区四园”,先后吸纳百余家金银冶炼企业入园进区发展。对金银冶炼企业进行大规模整治,已关闭取缔园区外企业82家,计划于2015年底将现有企业整合至30家。整合后的冶炼企业按照现代化企业标准,在企业入园条件、生产工艺先进性、厂区布局、危险废物贮存场建设、环保设施建设图审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打造股份制、公司化管理的现代化大企业。

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近年来,永兴县通过与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成30余家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成功转化各类科技成果22项,对冶炼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进行回收再生利用,真正实现了对废旧二次资源的“吃干榨尽”。

意水集团所属永兴意水铅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金属粗铅,因环保需要,公司将烟囱粉尘进行了统一收集、集中掩埋,虽避免了粉尘的大量外排,但并未有效地回收利用。2009年,中南大学的博士调研团为公司拟订了详尽的贵金属回收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又回收利用了金、铋、铟等贵金属,仅此一项就为公司每年新增产值近千万元。之后,意水集团总裁杨国辉又邀请博士调研团针对永兴县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本集团的生产实践,专门拟订了涉及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的分析检测方法,为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完备的分析检测手段,并斥资近500万元建立了企业分析检测中心。

在科技的魔棒下,工业废渣摇身一变成为高新技术产品。2011年,湖南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了“利用冶炼熔渣、CRT玻璃生产微晶玻璃板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技术攻关。经过两年试验研究,开发了一种微晶玻璃生产新工艺,建立了国内首条利用冶炼熔渣制备微晶玻璃板材生产线,达到了将废渣“变废为宝”的预期目标。据了解,采用该工艺每年可处理有色冶炼熔渣20多万吨,且能极大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能耗。公司生产的微晶玻璃板材具有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被誉为“人造玉石”,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工业废水同样获得“重生”。在永兴县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一罐罐黑色的废液被注入“高浓度废液处理系统”后,即可提炼出铜 、铬、锢、砷等有价资源。这其实是“永兴县高浓度冶炼废水集中处理”项目的一部分。通过实施该项目,公司与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发出“高压脉冲电凝+改进电絮凝处理技术”等4项新工艺,在含氰化物、砷、氟和难降解有机物等高浓度多金属废液处理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建成了日处理180吨冶炼废水的示范工程,综合回收率达85%以上,节约生产成本30%以上,实现了冶炼废水的有价金属资源回收。

如果把产学研合作比作能为企业解决迫在眉睫问题的“外来医生”,那么要根治深藏于企业内部的痼疾,真正“调养”企业“身体”,就需要能够探本溯源的“家庭医生”。2007年,永兴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向工业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活动,给企业请来了“家庭医生”。

为保证科技特派员“下得去、待得住、上得来”,提高他们想事、谋事、做事的激情,科技特派员在选派期间按“级别不降、关系不转、基本工资不减”的原则赴企业挂职,解除了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此外,他们与原单位的工作完全脱钩,专为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咨询、推广等提供服务。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调动了选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引进科技人才、破解发展难题,为民营企业做出了突出成绩。

科技特派员刘启辉从事基层行政工作多年,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他挂职意水集团副总裁后,着重完善内部管理,加大融资力度,优化内部结构,使企业驶向了高速发展轨道。几年下来,不仅总裁杨国辉视他为左右手,公司员工也对他赞不绝口:“原来公司上午决定的下午就改了,今天说好的明天就了。而刘总来了之后,帮助企业健全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发展规划。他还善于挖掘人才,原来公司科技人才紧缺,他一来就为企业引进了数十名高科技人才,还招聘培养乡土人才600余人。”

此外,永兴县委还在2012年公开引进了35名高学历和紧缺性专业技术人才,其中17名被派驻企业服务。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这17名引进人才享有科技特派员的同等待遇,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卜京丞是华东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这次公选的驻企业服务人才之一。在数十个可供选择的企业中,他主动申请到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驻洞口工业园的厂区工作,担任设备部主任。卜京丞上岗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引进生产线。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考察和前期调研,最终与江西赣州的一家设备厂商达成协议,为公司量身定做了一条铜电解生产线。2014年正式投产后,公司一个月即可处理1000吨含铜废液,年销售利润增加2000万。之后,他又为公司申请了15项专利,包括2个发明专利;申报了“富氧侧吹炉熔炼含铜镍废物综合回收”等5个省级项目,为公司争取了上千万的项目资金,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长久以来,永兴的金银冶炼产业停留在白银提纯的初级阶段,银企的老板们常常调侃自己赚的是“扫把钱”,即依靠从工业“三废”中提炼金银再转手卖出,收益跟扫地工差不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企业与政府联手,下定决心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

历经十年,富康银业从家庭式的冶炼小作坊发展成一家现代化的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企业。相比传统的干锅冶炼法一天200余斤废渣的消耗量,经过改进的真空炉电解法一天即可处理上百吨废渣,年产初铅15000吨,提纯白银近200吨。不仅如此,综合回收率也大大提高,经过数次综合回收,可从初铅中提炼出金、银、铋、锑、锡等近10种有价金属,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公司综合生产效益。

通过不断突破稀贵金属再生回收和深加工关键技术,目前,永兴县可从“三废”中提炼金、银、铋、钯、硒、碲等20多种稀贵金属,形成了年产银基材料、铋基材料、银粉银浆等1000余吨的生产规模,传统的金银冶炼企业正步入以稀贵金属为基础的新材料高新技术领域。

在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永兴县还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以晶讯光电、拓鑫电子、昱炫高科等骨干企业为带动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为确保项目引进一个,建成一个,永兴县实行项目洽谈、落户、开工、建设、验收全程 “保姆式”跟踪服务,完全兑现供地、税费、用工、服务等优惠政策。如郴州晶讯光电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永兴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企业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厂房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三条“高端TN-LCD生产线”依次投产,形成了年产3.6亿片的生产规模,实现年产值2亿元,税收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在企业为永兴纳税增收的同时,从2012年起,政府连续三年200万/年的财政补贴也已全部到位,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十年前,永兴人用勤劳智慧打造了“中国银都”;十年后,科技创新将这项桂冠擦拭得愈发明亮。永兴县循环经济社会体系正在构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正逐步实现。

上一篇:青春无悔 1期 下一篇:当儿童的“教材”进课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