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培训 第5期

时间:2022-08-04 12:24:24

援外培训 第5期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是由中国政府资助,受国家商务部、国家档案局委托,云南省档案局具体承办的项目。从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档案局馆共承办了三期,先后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五个区域的55个国家,共117名官员参加了培训。

研修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双边班,即只针对一个国家的官员进行培训。如第一期,我们开展的是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培训。参训对象主要是老挝中央办公厅从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有20人。双边班根据受援国需求以专业技术培训为主,除了向他们介绍中国和云南档案事业概况之外,重点讲述中国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保护技术、机关档案工作、照片档案、声像档案、人物档案管理的方法、档案库房管理、破损档案修复技术等等。由国家重点院校、国家档案局的资深专家和云南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以上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和实习指导。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实习、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受训学员基本了解中国档案管理业务基础知识以及中国在计算机管理档案和档案保护技术、管理方面的技能和方法。

另一种形式是多边班,是将多个国家的官员组成一个班进行培训。第二、第三期我们采取的就是多边培训形式,共有54个国家97人。多边班的研修人员主要是各发展中国家的档案及与档案、图书、博物、文秘有关的管理官员。培训内容主要是由我国政府有关部委领导和资深官员,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向他们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所取得的成就和应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具体介绍了中国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国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行政管理知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现代保护技术、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开发利用、云南省档案管理概况、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与抢救、世界档案工作发展现状与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研修期间,也请参训的一些官员介绍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共同探讨发展中国家之间档案部门交流与合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为增强参训官员的感性认识,除了参观云南省档案馆的各项工作流程、展览之外,我们还安排三期研修官员分别到云南省大理市、丽江市、楚雄州档案馆、石林县档案馆、昆明市官房集团档案室、云南大学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辽宁省沈阳市档案馆参观考察,让参训的官员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云南,了解了中国的档案工作。三期培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国家档案局和受援国参训官员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中国档案界广泛参与国际档案理事会等档案组织的活动,积极扩大与世界各国档案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云南省档案局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档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一方面不断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服务大局的视野,把服务眼光从省内扩展到国内、国际,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援外培训项目。

提高了中国档案工作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增强了云南档案工作的知名度

从参训官员的学历来看,有博士、硕士、学士;从他们所学专业来看有史学、法学、政治学、档案学、情报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管理学、数学、工程管理学;从所工作的部门来看有来自各国的国家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国家信息中心、中央办公厅、国家文件中心、外交部、内务部、教育部、计划投资委、财政部、总理办公室、副总统府等等,从官员身份看有国家档案馆馆长、博物馆馆长、中心主任、司局长、档案业务部门主任、一等公使、参赞、律师、副总理秘书、副总统秘书和部分专业技术管理官员;从年龄看,最大的54岁、最小的21岁,30~45岁年龄段的官员居多。

为了解办班质量与效果,我们就研修班的组织工作、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和生活服务对参训官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在反馈材料中给予培训工作高度的赞扬和评价,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他们这样写到:通过研修班的工作,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真诚、和平、友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表示惊讶;对家庭档案、电子档案管理及数字化管理特别感兴趣,对中国的传统修裱技术表示惊叹,希望以后在国际档案援助立项方面能够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计划组织管理都很到位,特别对云南省档案局的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尽心竭力的工作作风、态度和热情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观学习收获很大,以后如果可能,希望能安排中国的首都北京或者更发达的城市如上海作为考察地点;希望中国政府每年都能举办一期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以便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希望以后仅仅邀请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官员参加,这样更能加强档案信息的交流合作;希望准备一些反映中国文化背景的资料,如云南地图、中国地图、英文旅游文化手册等。

斐济国家档案局局长回国后在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这样评价到:如果没有你们扎实的专业管理技术功底作支撑,推动整个培训计划,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培训班是不会成功的。而事实是,这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培训班是对中国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一个成功的检验。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了解中国如何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让我们看到了斐济的档案工作水平在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位置。

积累了经验,加强了交流,锻炼了干部,增强了云南档案工作援外培训的组织能力,加深了中外双方的深厚友情

在三期培训中,参训的官员涉及区域广、国家多、官员级别高,宗教、生活、风俗习惯不同,政治体制见解不一。绝大多数官员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与好奇。在培训工作中,一方面既要保证培训效果,体现中国档案工作的水平和师资的素质,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外国官员在华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声誉,承办难度高。尽管如此,我们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展示中国档案工作水平和档案工作者形象、检验云南档案工作培训组织能力的契机。认真编制各期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全国的师资力量,选派政治素质高、协作精神好、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和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承担研修班的教学、讲座、翻译及各项组织管理工作;为确保援外培训顺利开展,保证发展中国家官员在滇的学习与安全,还特请省政府分管领导出面召集省政府办公厅、省档案局、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公安厅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会,支持完成好研修任务。此外还制定了《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了《官员手册》,对外籍档案管理官员在华须知作了详尽的说明。在研修期间,还举办了联欢活动,在联欢会上官员们开心地尽情展示各自国家的民族歌舞,使研修内容更显丰富多彩,中外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650032)

上一篇:服务江西崛起 提升档案工作 下一篇:解读“青岛档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