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08-04 09:14:17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合作的特点。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 的学习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而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他们的阅读、视野及方法的种种不足,在信息、资料想象方面更需要相互补充。只有同学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近年来,我市大力倡导尝试教学法,积极推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实践使我认识到,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方式,不但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室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的好。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在建立在满足学习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被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创作、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要求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两人扮小孩,一人扮裁判孔子,用文言文进行辩论,由朗读赛到脱离课本。经过演练,从中推选出三组在全班进行辩论赛。一小儿曰:“日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字正腔圆,语气强烈。一小儿曰:“日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节奏明快,针锋相对。孔子曰:“吾不能决也。双方斗为平局,不分胜负。”“哦!”全班发出热烈的喝彩声。我接着说:“孔子当年判平局反映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孔子还活着,当代的孔子会怎么样裁判呢?”学生抢着回答:“仍然是平局。”为什么?“因为两小儿的观点是错误的。两小儿观察事物光凭直觉,被一些表面想象所迷惑。早晨、中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因为太阳大小也相同,只是背景不同罢了。”以辩论的形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学习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一、二)两课前,我首先问学生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有的同学说:“我听奶奶说,农历七月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天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就是被王母娘娘划得银河隔开的。”同学预习课文,分组合作,用表演的方式演课本剧。于是分四组,每组推荐一名组织者,大家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讨论分组合作。一会功夫节目开始了,牛郎、老牛、哥嫂、织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旁白、天兵天将等人先后入场,生动的话语巧妙的加工,既有行象的动作,演员有声有色声泪俱下,达到入情入境,与作者共鸣,及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激发了兴趣。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课文的时间,而后小组合作学习,我作为参与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讨论,是学生的组织者,听到有的用提问题、抓重点词句、有的抓重点段落、有的抓主要内容、有的抓点明中心的语句、还有的抓课题的方法,进行交流、合作,展示自己学习成果,还听到恰当的互补,还有的学生把查阅的资料也溶于了自己的学习理解当中,有的朗读的诗;有的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还有的诵《啊!人民想念你》,有的讲借书,几个人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是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这崇高的人格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合作促进互动,互动升华了人格。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教师进行创造性设计教学的前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就是让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设计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要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首先应有创造性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用多维的、发展的、超乎一般的观点去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在解救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在导读、预习提示及课后思考练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以小组自学合作、教师引导下,组与组合作,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分清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突破重点。小组获得成功的伙伴,倍受鼓舞,唤起求职的欲望。又如《凡卡》一课续写,有的同学说凡卡写给爷爷的信,爷爷是收不到的,即使爷爷收到你的来信,也不会接你回家的,因为沙皇统治的社会太黑暗了,穷苦的凡卡是不会过上好日子的。

总之,能促进互动、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通过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唤起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合作学习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子娟.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职业中学德育教育思路的转变 下一篇:略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