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机制

时间:2022-08-04 08:12:27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机制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机制。方法: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乙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E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依达拉奉;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进展性脑梗死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脑梗死疾病,疾病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不断恶化,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质量[1]。本次研究中,分析依达拉奉患者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样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均为发病48h的住院患者,经脑磁共振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男48例,女40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1±1.1岁,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处理分析。

1.2排除标准

排除心房纤颤,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压高于180/100mmHg,血小板技术低于100×109个/L。

1.3治疗方法

8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与25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一天一次,连续用药治疗2周;乙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30mg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在0.5h内静脉滴注完成,一天2次,连续用药治疗2周。均同时给予两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甘露醇实施对症处理治疗。

1.4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价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ESS、Bar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卒中量表(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由同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量,对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8d情况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6.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具体见表一: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乙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

治疗前,甲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28.98±26.94),乙组为(29.06±23.41),治疗21d甲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44.94±26.58),乙组为(88.52±22.45),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乙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甲组,P

2.3不良反映情况

甲组治疗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乙组治疗后出现1例尿素氮以及肌酐升高,治疗10d后出现1例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主要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表现为局限性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发展,而呈现阶梯性恶化加重,为一种急性脑梗死中预后较差疾病类型。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急性脑梗死主要包括中央坏死区以及周围残血半暗带。急性脑缺血时间多于6h,于不可逆的缺血中心区周围会有缺血半暗带发生。恢复正常血流后,部分缺血半暗带区细胞会出现迟发性死亡,释放出更多的兴奋性氨基酸,氧自由基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出现核酸过氧化、蛋白质以及脂质,导致细胞膜受损[2]。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疾病主要是采用溶栓、抗凝、抑制血小板凝聚以及改善微循环治疗,但研究表明治疗效果不佳。依达拉奉属于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生成前列腺激素,减少生成炎性介质白三烯,减少梗死体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迟神经死亡,起到较好的抗缺血效果[3]。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其中乙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任乃勇,赵康仁,张渭芳.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2):148-149.

[2]王欣.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J]医药导报,2009,28(6):750-751.

[3]李静.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56-57.

上一篇:中医护理路径在痔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一篇:200例宫颈疾病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