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网上教育沙龙,为教研活动助力

时间:2022-08-04 06:39:17

每周网上教育沙龙,为教研活动助力

摘 要:目前各地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教研方式也开始进入教师的视野。是否要利用网络搞好教研活动,如何利用网络搞好教研活动,利用网络搞教研活动能否替代原有的教研模式,笔者在工作中做了尝试,包括网络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范围,认为利用网络做教研活动重要的、高效的、可操作的,是当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研效率的好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研;沙龙;主题

中图分类号:TP399

随着IT技术发展,计算机与网络不仅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也走入了我们工作。如何利用好网络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我校依托电子备课教研平台(http:///bk)这一平台,也开始了网上教研的尝试。论坛上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可以使专家、教研员、教师打破时空限制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大家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有好的主意共同享用……网上教研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们享受网上教研带给自己便利地同时,也发现了网上教研出现了一些问题:网上教研开通初期十分热闹,但一段时间后,却逐渐冷清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网络的便利性,使言论自由成为可能,但有的问题提得与教育教学毫不相干,让人迷失方向。有的问题虽然提得不错,却长期没有人去回应。每天发的帖子很多,能引起大家共鸣的精品的帖子却很少。久而久之教师们失去了兴趣,不常来交流,网上教研自然也就冷下来了。

为促进网上教研活动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从网上教研中真正获益,我们创办了“每周教育沙龙”。与平时漫无目的交流不同,我们将沙龙定位于专题节目。其运作形式为:每周固定一个时间,邀请相关的教研员、专家、骨干教师为嘉宾,大家针对某一个热点话题进行集中式的讨论。

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有以下优势:

1 热点话题贴近需求

沙龙开办以来我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些话题: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实效?

如何看待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成长?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如何使用“引入技巧”?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正确的运用奖励机制?

高中会考对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可以看出这些话题或者是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或者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所以很容易吸引教师。由于教师们都有亲身体验,所以在沙龙中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讨论,参与者可以理清思路,学到别人的技术方法,这类话题很受大家欢迎。

2 嘉宾机制做好引领

和其他的帖子一样,沙龙活动中人人都可以发言,具有随意性,这样就容易造成偏离主题。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引入了嘉宾机制。嘉宾大多是来源于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对要讨论的话题一般有自己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在沙龙开始前,他们会梳理自己的工作体验,将话题细化为2-3个小议题,做到有备而来。在沙龙活动中他们和教师共同讨论这些小议题,回答教师们的困惑。这样就使得整个沙龙活动有了组织性和条理性。

3 时间固定,短时高效

我们的教育沙龙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周四晚上,一般进行1个半小时到2小时。由于时间固定,到时不用通知,教师们就自觉到沙龙参与讨论。而时间跨度不长主要是考虑教师们都很忙,实时性的交流不应该占用太多时间。

为了要做到短时高效,每期的沙龙主题都提前,教师可事先有所思考,有问题在沙龙的帖子里。嘉宾提前阅读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解答准备。同时,时间紧凑也避免了漫无边际的调侃,提高了讨论的效率。

当然,在整个沙龙的运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作,我认为要搞好沙龙活动必须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3.1 要做好主题的选取工作

沙龙中有一期信息技术学科的主题是“linux学习心得与经验分享”。我设计这一主题的初衷是:linux软件对从事网络管理的老师很有用,自己曾自学过这个软件,走过许多弯路,也深刻体会自学的困难性,所以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介绍,让老师们在课后的学习能少走弯路。虽然在整个沙龙活动中我和嘉宾讨论得很热烈,但整个结果却令人沮丧。我和嘉宾的讨论帖达到了总帖量的90%,参与活动的老师很少,参与讨论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当然沙龙中大多数主题选取的还是不错的。比如我校正进行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性教学改革时,我们就组织了一期“如何提高规范写好导学案?”的沙龙活动。在各学科老师之间的沟通中,发现各学科老师之间都对当前利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有一些看法,在广泛征集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之上,我们组织了一期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制作导学案规范要求讨论”的沙龙活动。此类的活动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办得都很成功。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要开展好沙龙活动,主题是第一要务。好的主题不是谁能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要选好主题就必须在平时广泛地与教师交流,去发现他们关心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主题,肯定可以吸引多数教师的参与。

3.2 做好嘉宾的沟通工作

嘉宾是沙龙活动的灵魂人物,我们所聘请的嘉宾都是各学科的“带头人”,但是很多人没有做过嘉宾,不知道嘉宾的职责是什么。活动初期我们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个问题,没有和嘉宾进行很好的沟通。嘉宾不知道该提前准备些什么,也不知道沙龙活动中自己该做什么。有的嘉宾干脆一上场就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我知道的就告诉大家,不知道,大家就一起讨论……”这样的嘉宾在交流中是无法起到引领作用的。

为了杜绝这一状况,我们狠抓嘉宾的准备工作。沙龙开始前几周就开始和嘉宾进行沟通,共同探讨,把沙龙主题细化出若干个子问题,要求嘉宾对这些子问题进行案例准备、梳理自己的观点。沙龙开始前几天主持人要对嘉宾的准备进行审核,以确保质量,并就嘉宾在沙龙活动中的职责(提出问题,摆明观点;共同讨论,解答困惑)对其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细致的准备工作,嘉宾的现场表现大大提高,真正起到了灵魂人物的作用,确保了老师们通过每次沙龙活动都有所收获。

3.3 要做好教师参与沙龙活动的组织工作

现在沙龙活动已经聚集了一定的人气,每期都有二十多人参与发言。但是教师参与活动的组织工作仍是我们所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坚持来参加沙龙活动的老师大多是我校的教学骨干,本学科的精英力量。让人感到很遗憾的是:沙龙活动中不多见到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的身影。那些参与沙龙的骨干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尚且需要到沙龙来充电,那么年轻教师呢?实他们更需要参加这样的活动来快速地提升自己。如何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进来呢?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这些骨干教师去做大量地宣传工作,去督促、引领这些年轻老师。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近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有的学校开始有本学科老师集体参加沙龙活动的现象,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

每周教育沙龙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网上教研的一种形式,它的发展离不开你、我、他的关注和扶持,在这里呼吁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相信只要大家能同心协力,我们的沙龙活动就一定会越办越深入,就一定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金敏.基于SOA和Web2.0技术的网络教育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9):154-155.

[2]张国凤.浅谈网络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转变问题[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7):225+227

作者单位:徐州市王杰中学,江苏徐州 221004

上一篇:移动数据库中基于k—匿名的隐私保护模型研究 下一篇:巧用虚拟机维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