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04 06:38:07

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摘 要:河北省作为农业经济大省,农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河北经济的腾飞有着重要作用。虽然近几年河北省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主要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产业结构、金融体制、市场、等方面分析分析影响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对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河北;农业;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31-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本物质保障。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始终把农业当作强省富民的战略产业来抓,农业生产取得了好成绩: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不断创新纪录;蔬菜产业不但能实现自给,而且还打入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肉蛋奶已从副食品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必备主食。虽然河北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影响农业经济顺利发展的因素。在发展农业方面,河北省还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现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经济面里的困难,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一、制约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制约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进步是成为保证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近年来,随着教育在农村的广泛普及,河北省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地提高,但是整体文化水平相较于发达省份仍然偏低,据统计: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 80%左右文化程度在初中水平以下,中专文化程度比重较低,这表明农民缺乏农业职业教育,农村缺少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

河北省农业的产业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它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其他省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已经不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在河北省第一产业结构中,农业、牧业占主要部分,林业、渔业、副业占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与农民消费结构严重脱节。较为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民人均生产率远远低于二、三产业,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够,引起农业发展缓慢,进一步削弱农业的主体地位。

3.金融体制发展相对落后

资金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资金作为坚实的后盾。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处于投资的边缘,除政府政策性拨款外,其余资金都很难到达农村,使得农业发展资金严重缺乏。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市、县、乡三级,虽然有乡级信用社直接与农业发展接触,但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服务仍处于缺位状态,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庭贷款难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他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小和收益少的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4.市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连年高速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低度的通货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相对减少了农业的收益,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导致“荒地”现象频出;河北省农业经济主要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农民很难通过农业内部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导致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业产业效益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民总无法根据现期的农作物价格预测日后的农业生产发展趋势,在市场自发调节的影响下,易形成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民的家庭型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在市场缺乏竞争力,只能被动接受价格。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动河北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策略

要想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1.打造农业精品,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开市场局面

首先,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根据河北省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少,标准低,特色不突出的情况。要利用本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发展绿色农业,发(下转55页)(上接31页)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实现生产格局的区域化、专业化,打造富有特色的农副食产品供应基地。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拓宽发展领域,打造具有鲜明河北县域产业特色的全国食品工业基地。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打造在国内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利用农产品推介会,不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农业扶持保护力度,打造农业精品。

2.发展农业科教,实现科技兴农

努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研究创新。同时,要加快应用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和推广,特别是推广优质良种、高效养殖、节水农业、模式化栽培、机械节本增效等技术,以此增加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在接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农民中,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其科技技能。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现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三是推动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共赢,把农业生产带头人送到科研院所深造,在具体项目上与专家教授进行科技合作。四是在经济基础发展较好的地方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已成功范例以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努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依靠政府财政扶持外,还必须依靠金融市场来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引导作用,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投资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商业金融机构进农村,增加资金向农村的流向。不断拓展农民贷款途径,改变以往仅能用存折、房产可以作为抵押的贷款现状,允许农民以土地、住房、农资物品等作为抵押贷款。根据我省农民储蓄率较高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农民把手中的大量剩余资金投向农业,为农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升农民素质

政府要不断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水平。不断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为教师能够扎根农村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更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更好的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服务。针对农村学龄人口逐步减少的情况,在乡镇实现集约化办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根据农村具体情况与自身特点,在农村开展一些针对性的“特殊教育”。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联系农民切实关心的事情,将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再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5.加大政策支持,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业发展资金数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仅靠农业自身的投入是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需求的,政府应当在现有农村建设水平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资金补贴标准。同时对补贴资金要实施专项管理,明确资金流向,细化资金项目,优化资金综合利用水平,禁止各级部门对财政拨款截流,充分做到专款专用。继续贯彻实行“一减三补”政策,加大对农民种粮直补和购买农资、农机补贴,降低农民种粮成本,不断使农民受益。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继续坚持最低粮价收购政策,全面实行种粮补贴,鼓励进行现金补贴,即种粮就由补贴现金,保障在任何情况下农民种粮都会有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的粮食生产安全。

上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