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8-04 06:14:14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88-02

【关键词】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意愿意,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基本原因,糖尿患者的脚特别容易发生血管和神经病变,她们相互影响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病脚,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1 相关因素

1.1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因素

血管神经感染障碍,糖尿患者神经外膜滋养神经的微血管硬化及舒张功能障碍等导致神经纤维功能异常,引起神经病变,发生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摩擦等刺激出现胼胝,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由于感觉障碍导致烫伤,关节运动反射障碍,有些关节负荷过度失去了对多次重复创作的保护作用,使关节及关节面变得很不规则,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和半脱位,特别是跖趾关节,使足部造成损伤,出现感染。

代谢障碍,高血糖状态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损伤轴浆流动,肌酶缺乏引起神经能量代谢异常,扰乱神经内膜循环,影响神经再生,脂类代谢异常可导致第二信使IP 3下降,β-内啡肽样物质减少,引起代谢性神经病变。

免疫因素,免疫活性物质、维生素、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均在某种程度上诱发神经病变,阻碍病变神经的修复,自身免疫物质引起神经组织损伤,微小的创伤也可引起感染,而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病变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导致伤口迅速扩展。

1.2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足部缺血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引起足部缺血,特别是足趾的小血管病变,使足趾血压下降到全身血压的一半或更低,常出现行走疼痛,严重时患者可有休息时疼痛,尤其是在夜间在床上抬高下肢,使症状更加明显。

1.3 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索

神经病变及缺血容易引起局部创伤,继发严重感染,在轻微的创伤,如足底的压疮、趾甲修剪的过短、足癣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继发感染,在足底压力负荷部位皮肤及皮下纤维组织均可增厚,一旦足跟有了感染,可迅速向四周扩散,韧带创伤可使感染扩散,引起跖骨骨髓炎。根据缺血的程度,而发生湿性、干性或混合性坏疽。

2 护理干预

2.1 对有发生糖尿病足潜在危险者

首先从做好宣传工作,给予健康指导,使患者从思想上对糖尿病足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防患于未然。控制糖代谢,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用好胰岛素,控制血脂。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洗脚,洗脚前用手测试水温,不能用过热的水泡脚,一般用38~40℃以免烫伤,洗脚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造成皮肤擦伤。修整好趾甲,并把边缘磨光滑,保持足部皮肤柔软,如有干裂,可涂凡士林。每天检查足部,有无裂口、破溃、擦伤和水泡,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医师处理,足部破裂不贴胶布,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换袜子,鞋子也要根据情况及时更换,以保证谢内干燥。不穿高跟鞋,不穿脚趾或脚足暴漏的凉鞋,穿新鞋时要及时检查足部情况,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沙粒,钉子等外物,以免造成破溃。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电褥子等保温物以免足部烫伤。改变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选择合适体育锻炼项目,控制体重,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两叉于膝盖上而坐,不盘腿而坐,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将损伤的基本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2.2 对已发生破溃感染者

对于已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要做全面评估,做好医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要限制活动抬高患肢,清除局部坏死组织(用盐水冲洗后,渗出物质时用吸收能力强的藻酸盐敷料覆盖,直至无渗出时用生长因子敷料覆盖)。使用血管扩张药物静脉给药,以改善足部循环,营养神经,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血糖,戒烟。尽早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便选用更有效的抗菌素,此外还需加用厌氧菌药。减轻原发病变造成的压力,可以通过特殊的改变压力的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来达到改变足压力。还可有采取高压厌氧治疗,紫外线照射,中药治疗等方法。对于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实行血管重建术(如血管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等)。

3 结论

在确认糖尿病后,首先要积极控制糖尿病,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发生糖尿病足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90%的神经性病变也是可以治愈的,缺血性病变,早发现早治疗,也可以使患者的足部病变发展的慢一点,轻一点,少一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截肢和足部病变得恶化,因此做好足部的保健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 下一篇:结肠癌误诊为剖宫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