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高效课

时间:2022-08-04 03:04:59

近日我在学校上了一节汇报课,其中临近课尾的一个环节是小组讨论并汇报。要求如下:收集你喜欢的生活中的数学规律;说出你收集规律的来源;能用字母表示的请用字母表示;推荐你们组最有代表的规律在全班交流。小组讨论后由于时间关系只汇报了两个组就匆匆下课了,由此为我的这节课留下了一个败笔,成了我课后的一个心结。

我很幸运我的一班执着而又聪明的孩子们,是他们的于心不甘成就了我的又一次精彩的高效课堂。课后孩子们叽叽喳喳不甘示弱地说:“老师,我收集的规律其实很好,你能不能让我再汇报一次呀!”“老师,我也是!”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眼睛,我点了点头。

现摘取其中的几朵浪花与同仁们分享吧。

加一减一的规律:栽电线杆(树、摆花盆等)单边要加“1”,因为开头需要栽一根;但是剪毛线和锯木头需要减“1”,因为一刀剪下来是两段。

煎饼的规律:一面一分钟,一次只能煎两个,两面都要煎,三个饼共需要3分钟;6个饼需要6分钟。

摆火柴棒的规律:摆三角形,一个需要3根。两个需要5根,三个需要7跟……n个需要2n+1根;

折纸的规律:对折一次是2层,对折两次是4层,对折3次是8层……

切西瓜的规律:切一刀最多可以切成2块,切两刀最多可以切成4块,切三刀最多可以切成7块,切四刀最多可以切成10块,……

计算交水费和电费的规律:n吨水费是1.15n元;n度电费是0.52n元,而且水费的总量与缴纳的水费成正比例;

有的发现了数学数字美的规律如乘11的规律和乘9的规律……

有的同学甚至找到了勾股定理的规律和平方和与平方差的规律;

可以说这次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几乎涵盖了小学生所能及的范围。他们收集规律的来源包括网络、询问、书中查找资料、向家长老师请教和自己的探索更各个方面,可以说孩子是积极主动的。我更加明白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令我大开眼界。我很庆幸孩子给我一个倾听的机会,让我欣赏到他们的美,幸运地捡拾起高效的课堂。

回顾这节整整加长了一节的汇报课,反思它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孩子的积极参与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收集的对象来看生活中的数学规律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因为这些规律无处不在,并且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得到的结果。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规律就不难发现。比如有的孩子甚至发现了休闲的规律:五元的血流,平和5元,碰碰和10元,门前清30元。我们且不说这个规律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的这一优秀品质就值得我们欣赏。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课堂高效的原因之一。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智慧得到了大家的询问和肯定,有的甚至充当了老师的角色,学生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对他来说学习的效率是高的。另外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一个人的智慧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智慧,一个人的思维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思维,甚至有的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掌握了汇报的全部规律,这样的课堂何忧不高效呢?

二、教师的教育机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从内容的选择到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语言的魅力到和学生的融洽关系都是教师营造高效课堂前必须深思熟虑的。纵观整节课教师从内容的选择上都做了精心的构思。首先,数学规律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而且又是十分有趣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能在探究新的课外的数学规律时能获得收获的快乐,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在复习所学内容的同时有所进步,并且他们也在探究简单的规律时收获快乐,从而保证了学生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收获。其次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和总结规律,让更多的孩子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收获,,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当好引导着与合作者的角色。第三教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既不溺爱和放纵孩子又不让孩子害怕不亲近孩子,这样,学生才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从而不放过每一个获取高效的机会,回顾本节课,如果学生不表达他们的失落的心情,也许就会与高效擦肩而过。

三、课堂教学是高效的主阵地。

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不能依靠教师课外的辅导和反复的机械训练而得到的。课堂是高效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条件。

很幸运能和学生们在一起,让我捡拾起这份迟来的高效课,给我一次反思的机会。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定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一起享受高效课堂的魅力。突然想起汪国真的一句诗:假如真的失之交臂,我将一生不得轻松。愿高效课伴随我们的每时每刻!

上一篇:中国古代服装的精神象征性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作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