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13 12:01:37

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临床研究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点杀手之一,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本文结合病例,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进行了临床研究。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40-01

近半个世纪以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它疾病,现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可靠性、重复性、能进行动态系列观察,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基石。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5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危险因素、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来揭示,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和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改变四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确诊血管直径狭窄=50%的病变患者共351例(包括1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8例患者进行了三维超声波检查,男性271例,女性80例。

2结果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2.1冠状动脉血管分布类型右优势型222例(63%),左优势型31例(9%),均衡型98例(28%)。

2.2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狭窄=50%以上血管病变共722支,其中左前降支303支(42%),右冠状动脉219支(30%)、左回旋支200支(28%)。

2.3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①1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101例(29%), 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103例(29%),3支冠脉血管病变147例(42%)。②1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中,前降支病变78例(77%),右冠状动脉病变13例(13%),回旋支病变10例(10%)。③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中,前降支+右冠脉病变52例(50%),前降支+回旋支病变41例(40%),回旋支+右冠脉病变10例(10%)。

3讨论

3.11支2支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与冠脉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狭窄程度越重,心肌梗死及发生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而轻或中等度冠脉血管狭窄病变引起的危险性较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并造成冠脉血管闭塞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这些环节中的始动因素。易损斑块(vulnerability)为易导致血栓形成或能快速发展为犯罪病变的斑块。研究发现ACS患者破裂斑块局部及体循环血液中炎症因子,诸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C反应蛋白、核转录因子NF-KB,中性粒细胞髓过氧物酶、oxLDL和hsC-RP等水平明显升高。因此,近年来提出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本组资料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调查研究发现:①1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28%;②2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发生率47%;③3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发生率63%;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心肌梗死发生率越高。

3.21支2支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与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关系现已证实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基础上,血管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多为LAD血管闭塞引起,下壁心肌梗死多为RCA或部分LCX闭塞引起,说明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与LAD, RCA及LCX血7病变支数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对本组资料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调查发现:1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22%、下壁5%,有统计一学差异;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为21%、下壁18%,无统计学差异;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为17%、下壁33%,有统计学差异;本组资料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20%、下壁21%,无统计学差异。表明1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前壁梗死发生率高于下壁;2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无差异;3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下壁梗死发生率高于前壁;本组资料患者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无差异。表明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多支冠脉血管病变,与前壁心肌梗死相比下壁心肌梗死提示有多支冠脉血管病变。

参考文献

[1]方宏,冯义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常见心血管疾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01)

[2]邢俊杰,张湘兰.冠心病人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RP的变化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01)

上一篇: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68例 下一篇:二甲双胍在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