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时间:2022-08-04 02:02:34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未曾见过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写好想象作文,对于视野的开阔、思维的丰富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教好想象作文呢?

一、捕捉情境,指导想象

想象终究离不开现实,离开了现实,想象也是贫乏的、空洞的。因此笔者经常指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广泛地接触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以此夯实作文素材,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增强。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创设或捕捉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仔细观察、分析与思考,长此以往,笔者发现,学生想象的薪火会越来越旺,那些天方夜谭、奇特怪异的想象,学生可以信手拈来。如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笔者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学校小花园的草坪上,晴朗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迎风摇晃的树枝,自由飞翔的小鸟,竞相开放的花儿都是天然的情景。于是笔者让他们以《我是风姑娘》《假如我是一片云》《我是一只小鸟》等为题展开想象。有情景的衬托,孩子们浮想联翩,把自己与“风”“云”“鸟”一起联想,融为一体,他们情绪高涨,思维特别活跃。再如笔者设计的《我是一棵蒲公英》《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也是指导写想象作文的典型范例。

二、借助课文,拓宽想象

现行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范例,因为这些都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等认真筛选而成的。很多文本,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进行深入地挖掘,一些留下悬念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值得我们去想象。如《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访友不遇的诗人叶绍翁意外地欣赏到出墙红杏的故事,借此来赞美春天。这节课上,笔者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之后设置了一些疑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诗人出访那天的天气怎样?他去寻访园主人的目的是什么?诗人沿路看到了些什么?诗人观赏到的园子里又该是怎样一番热闹的景象?经这么一启发,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兴趣盎然地对诗文进行了扩写、改写。笔者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才深切地感受到借助课文同样可以去拓宽想象,孩子们在课文的余味中同样可以描绘着神奇的色彩。

三、补充空白,延伸想象

有些课文虽已结尾但意犹未尽,那耐人寻味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可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有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补充空白,把原文的终点作为起点,联系课文,再融入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合理的想象,从而将课文的内容延展开来。如笔者教完《三袋麦子》一课,是这样引导孩子的:“土地爷爷把一袋麦子又送给了谁?他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一年之后,他会对土地爷爷吐露什么心声?他又会有何行动?土地爷爷又会做出什么反应?”接着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文本的语言和情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的确,儿童自身就拥有梦想,那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生活富矿,像这样,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引导他们立足文本,乘着文字继续飞翔,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结尾,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启搭建了一个平台,从而为习作教学创造出无穷的契机。

四、丰富读物,支撑想象

想象是以形象为主的,它同样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尤其是在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积累就更显得至关重要。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过:“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进入到文学世界中去。”于是,有读者问他:“那阅读呢?您曾读过的那些书是否也都被带进您的文学世界中去了呢?”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这些阅读使他真正进入文学成为了一种可能。假如没有阅读就无法成就他今天的创作,没有阅读,诸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作品就无法问世,是阅读给了他一道发现生活矿藏的亮光,给了他审美的境界,给了他写作的技巧。可见,阅读与生活的积累同样重要。而笔者发现,很多孩子平时的读物就是作文选,如此单一的读物,是对学生想象作文的水平严重制约。“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但就是不许看作文书”。这是少年作家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女士对女儿的建议。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极端,然而仔细品味,不乏一定的道理。当近似八股的作文选之类的读物塞满了孩子的头脑后,杨红樱、梅子涵、郑渊洁、金波、曹文轩……就会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因此,笔者以为,只有丰富读物,才能给孩子们的想象作文撑开一片天。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想象作文是最佳的一种教学策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师者引导得法,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的想象,指导学生把学和思相统一、相结合是想象作文教学成功的基石。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懂得反思、提升、超越和总结,相信孩子们定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王国里自由翱翔,想象作文也必定会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上一篇:激活生物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古诗排序题应考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