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力:开弓没有回头箭

时间:2022-08-04 01:47:38

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只要走了第一步,就跟当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从此再也回不了头。

金融是系统性的,不可能仅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的同时,周边很多相关环节都会被牵扯到;

据媒体从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获悉,温州市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民间金融阳光化和规范化;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和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

另据报道,《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即可分步实施。

这几乎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金融演绎版。

张一力认为,此次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只要走了第一步,就跟当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样,从此再也回不了头。

有先有后,允许试错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4月10日赴温州了解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时表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要点和重点在于“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支持实体经济,配套协调,安全稳定”;对于那些基本具备条件的改革任务,成熟一项,就要启动一项。据与会人士透露,周小川在上述座谈会中直言,温州金融改革是自下而上且允许试错的。

这令张一力感到乐观,认为周小川的讲话将促使温州“放开手脚”。所谓“非禁即入”,其实质便在于,只要没有禁止,就应该全力支持。

据张一力回忆,2002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赴温州考察时,也曾提出在此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但方案报上去后,一直没有动静。2011年10月以后,因为吴英案,推进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进程突然加快了。

吴英案在中国引发了一场罕见的讨论,舆论集中在当前中国正试图突破但困难重重的金融体制改革上。表现到台面上,“倒逼”改革的民间呼声非常明显。

为什么一定要“倒逼”改革?因为对于金融改革,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张一力说。包括浙江省,很多地方的做法就是,“先看看有哪些别的地方做过了——上海做过,好好,我们也做;浙江做过,行行,我们也做。但如果大家都没做过,除非当地官员具备相当的金融素质或者理论知识,否则会因为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见别人做过,让他做也不敢放手去做”。温州当地一些官员如果还像过去怕这怕那,就不会支持创新,因为“宁肯保守一些,但不会有问题”。

利率市场化目前不可放开

周小川日前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也正在设计论证之中。其中,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

温州,能否本着“有先有后、允许试错”的原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一直对温州金改持审慎乐观态度,张一力却并不认为放开利率市场化会是个“重大利好”。

“这是留给温州将来的(改革方向)。国家现在还不能开放的(政策措施)”,张一力认为。因为骤然开放利率水平,很可能令已习惯于固定利率的人无法适应新的变化,同时,新变化会引发新矛盾,在未做好充分调查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很难预料;利率一旦开放,可能会成为吸引外面资金的“吸水口”,一旦热钱全面进入,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包括通货膨胀。

不过,利率市场化确实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方向,张一力对此并不否认,但只是时间问题和先后顺序问题。

最后,话题又回到了原点——放开总比不放开好,放开一部分总比完全不放开好。

“这次能把温州定为金融改革试验区,金融办出了很多力。作为主推机构,很多政策都会由他们去做。从这个角度讲,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对金融办来讲,会是一个机会,对金融办的主管领导来讲,更会是一个机会。如果做得好,无论对个人,还是对部门,甚至对温州,还有温州的民营企业,都会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张一力字斟句酌地说。

好机会有了,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咱们给他一个时间,比如一年,温州的‘两难两多’(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问题比今年有所缓解,我认为,就可以算是成功了。”张一力说。(据《当代金融家》)

上一篇:少数民族鼓在传统民族乐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探析企业核心档案理念探索及指导意义